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杰出相国的曹参无为而治为何能被千古颂扬

汉朝杰出相国的曹参无为而治为何能被千古颂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13 更新时间:2024/1/8 12:22:16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成语“萧规曹随”,这里的“萧”指的是萧何,“曹”指的是曹参,所以后人总是以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用于赞颂他们二人的功绩。

有一本名叫《杰出的军事家韩信》的书籍,其中就提到了萧何这个人物,他是韩信成功之路上的引路人,也是韩信失败的主谋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萧何不仅对韩信的一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西汉初年政治影响深刻。

对于萧何曹参而言,二人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是沛县的官吏,随从汉高祖打仗,之前关系甚好,且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后期,由于曹参战功连连,其地位却比不上萧何,从而导致了二人关系的恶化。尽管如此,萧何依然看重曹参,一直认为他是个治国之才,以至于死前向汉惠帝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陛下的主意一定是正确的,有曹参当丞相,我死也安心!”意思是推荐曹参当宰相。

事实上,汉惠帝对曹参的宰相之位的册封,仅是流于形式,因为萧何是开国的元老级人物,新皇帝也必须表现出对他的尊重,他推荐的人才当然要用。当然,曹参上任以后,也没有辜负众望,他做了三年相国,为老百姓做出了许多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民间曾编了许多歌谣称颂萧何曹参,以表敬意。萧何和曹参识于微时,后来虽然关系不睦,但是萧何能选贤任能,曹参也能不计较个人恩怨“萧规曹随”,可见二人都是心胸开阔,胸怀天下的真宰相之才。

曹参简介

作为汉朝的名将和杰出相国,曹参的名字流伟千古,他在时人的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前任萧何。下面,我们来看看曹参简介,历史上的曹参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要从西汉的建立说起,以便更清楚地展示曹参的平生经历与丰功伟绩。

古代的开国帝王,身边不乏能人异士,而且后来身居高位的大多是“同乡。明代的朱元璋,手下有一大批安徽定远的开国功臣,后来应势力庞大,形成“淮西”党。西汉的刘邦也不例外,号称“沛公”的刘邦手下就聚集了一批沛县贤才,这其中就包括曹参。曹参于公元前209跟从刘邦起义军,向秦王朝发起了攻势。由于刘邦的部下作战英勇,才人辈出,在萧何、韩信、曹参等人的辅助下,终于推翻了秦朝。其中,曹参在楚汉战争、汉初平定战役中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视的,曾经屡建战功。汉高祖刘邦即位后,曹参受封平阳候;汉惠帝刘盈即位后,曹参担任丞相,其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他从不摆架子,对百姓官员十分友好。

曹参管理相国事务时,国家政治安定,倍受百姓爱戴。而他当相国的时间只有三年,但他取得的治国成效却是巨大的,在汉初安定局面的基础上,曹参提倡道家的无为学说,这也是统治者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景之治”;在治理国家方面,曹参还采用了黄老学说,使得社会一直安定。由此可见,曹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明丞相,值得现代人的尊敬与记念。

曹腾 曹参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曹腾和曹操均为曹参的后人。曹腾,字季兴,沛国谯,是东汉的宦臣,曹腾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为人处事大气,心胸宽广,不拘小节,为官清廉,从不公报私仇,喜欢推荐人才,做事也很有手段,曹腾辅佐了四代皇帝,从来没有做过错事,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

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曹腾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太监皇帝,因为曹腾是宦官,地位不凡,对皇帝忠心耿耿,也是太子的侍读,并且曹腾为曹家立下过大功,而魏明帝曹睿是个公私分明的明君,开始即位时,曹睿想搞好天下社稷,所以才把曹腾请进宗祠,并加封他为高皇帝,来彰显自己对曹腾的青睐。

曹参,字敬伯,江苏沛县人,曹参的战绩,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丞相三人,诸侯王两人,名将,大将各一人,还攻下了一百二十个县等等战绩,曹参是刘邦的开国功臣,也是西汉的名将,曹参救过汉惠帝和鲁元公主,所以深受刘邦的信任。

在《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中记载,文中叙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他实施的政策,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也使他受到了天下人的称颂。

曹参做汉朝相国有三年的时间,曹参死之后,被追封为懿侯,曹参的儿子曹窋接替,既平阳侯。之后再怎么传至曹腾却没有记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具悲情色彩的角色: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子

    封建社会的皇太子,又称储君,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和尊贵。然而,皇太子也是一个风险度极高的角色,在被朝中诸臣抬举和追捧的同时,也会因此招来皇帝的担心和猜疑。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亲生儿子,仍有履冰临渊之危,朝不保夕之虑,在权力魔杖面前,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往往变得冰炭难容。网络配图别的

  • 洪秀全族侄曾被封瑛王 太平天国失败后当厨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

    洪秀全还有没有后人?两百年前,洪秀全在花县呱呱坠地,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人物;1864年,天京沦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洪秀全族人成为清兵追杀的重点对象洪氏后人纷纷隐姓埋名,远遁海外。昨日,花都有关部门向媒体介绍,部分洪秀全后人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成功逃亡,据悉,香港地区甚至美国尚有洪

  • 纪晓岚记录奇闻轶事:雪莲见人会躲 壁虎一丈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记录奇闻轶事

    传奇人物纪昀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那就是在1768年到1770年期间曾在新疆任职,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纪晓岚见闻了很多奇闻趣事,这让他大开眼界,也丰富了他的想象,拓宽了他笔下的世界。1771年初,纪晓岚被召回北京,然而,他的心神还时常停留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把这期间所见闻的奇异故事都记在了《阅微

  • 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被俘回朝后反清洗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祁镇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先说年号问题,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 皇太极为何大业未成就抱憾而终:为一女子自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女真叶赫纠合哈达、乌拉、辉发等九部联军三万,向建州进攻。努尔哈赤兵不满万,建州官兵,人心惶惶。报警的探骑,脸色都变了。网络配图 深夜,努尔哈赤听完这个报告后,打着呼噜睡着了。他的福晋富察氏把他推醒后,说:“敌兵压境了,你怎么还睡觉啊?你是方寸乱了还是害怕了?”努尔哈赤说:

  • 为什么康熙皇帝的四个皇后都这么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

    第一个皇后:孝诚仁赫舍里氏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长子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也就是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的侄女。《康熙王朝》中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额图的女儿,这是错误的。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1654年2月3日),崩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儿子(胤仍)被

  • 同样都是五将 为何五子良将比不了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子良将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以雨纹观之,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

  • 宋仁宗为何出尔反尔迟迟不立太子的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曾有过三个儿子:长子杨王赵昉,次子雍王赵昕,三子荆王赵曦,皆早亡。他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没有儿子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不难想象,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宋仁宗肯定着急。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

  • 珍妃受杖:揭露珍妃两次受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珍妃

    清朝光绪皇帝一生最为宠爱的妃子就是珍妃,而珍妃在后宫之中,并未像其他的妃嫔一般争权夺利,但是并未摆脱后宫妃嫔贪图享乐的风气。之后,光绪迫于朝中大臣的言论,以及慈禧太后的逼迫,被逼无奈,惩罚了珍妃和瑾妃。珍妃在光绪皇帝的后宫当中算得上年纪很小,对于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并不参与。光绪皇帝知道之后,就十分的

  • 难以置信!变态君王竟将宠妃肢解做成琵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齐高洋

    提到高洋,那真是一个超级大暴君,杀人如麻,不管是牢狱中的俘虏、囚犯;还是朝中的王公大臣、宗室贵胄,只要他看不顺眼的,说杀就杀,毫不含糊,而且杀起人来还有一套狠毒的招数:抽筋扒皮、剖心挖腹、焚烧、投水、热锅煮人、大锯锯人等等。高洋认为热锅煮人、大锯锯人这两种刑罚别有意思,于是他玩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