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嵇康之死背后的政治阴谋

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嵇康之死背后的政治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07 更新时间:2024/1/18 13:12:04

嵇康是魏国末期人,嵇康的祖先本来姓奚,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但是他的祖父为了逃避仇家,迁到现在的安徽,而且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嵇康一直和母亲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一家人虽然少了顶梁柱的存在,但是嵇康的母亲含辛茹苦还是打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嵇康小时候就表现出高于常人的聪明才智,他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各种技艺。

嵇康曾经担任过中散大夫一职,这也是嵇康为数不多的为官生涯。他平日里喜欢连连丹药,空的时候也喜欢弹琴吟诗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嵇康十分推崇老子庄子的言论,把两位当作做老师看待,他讲求养生之道,主张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曾经写过《养生论》来阐述自己的养生之道,他赞美古代隐士的生活追求他向往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被禁锢在朝廷中当官。

嵇康经常到山上采些药材用来炼丹药,有时候常常耽误了回家,嵇康就干脆在山上住下,早上上山砍柴的人看到,还以为是神仙下凡。

大将军司马昭想要让嵇康为自己做官,帮着在朝廷中做事,嵇康义正言辞的回绝了,对于和自己同位竹林七贤的山涛,嵇康对他选择做官的事情非常不理解,写了绝交书给山涛,责备山涛视曾经的约定不顾。

在为自己的好友吕安求情的时候,受到小人诬告,自己也被司马昭抓到狱中,并要被嵇康,行刑的当天,三千名太学生集体为嵇康求情,请求统治者放过嵇康但是没有成功。嵇康的死天下人没有不惋惜的,就连司马昭自己也认识到一时的冲动,断送了一个人才。

嵇康的思想

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有代表性,也许正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欢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他用道家思想对现实的黑暗做出了阐述,他认为,我们在做人生的选择时候,要做到超脱,不能被现世的诸多因素束缚。

嵇康的一些阐述自己思想的作品中,洋溢着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强烈批判。这与同一时期的玄学家的思想是不同的,嵇康的“养生论”和对世俗生活的反对都是对当时甚至是后世都有深刻影响的。

玄学是在曹魏年间开始兴起的新学派,嵇康的玄学思想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当时最能被接受的主张,嵇康的玄言诗体现的都是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风格,他认为自然的本性是气规定的。嵇康很多的文学作品不会用浮华的辞藻过度修饰,以自然的真情流露为准。

玄学强调的是对超越自然的道德精神的追求,玄学的兴起和汉朝末期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有关,人们渐渐将情思寄托在宇宙自然中。在玄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不再将为官从政当作最高的理想,而是将自己精神的洒脱放在最高位。

在嵇康的思想中,养生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继承了道家的养生之道,《养身论》是中国养身史上第一篇系统全面介绍养生思想的著作。

嵇康之死

嵇康的死是因为好朋友吕安的事,吕安的哥哥对自己的妻子不敬,吕发要告发哥哥,反倒被恶人先告状,结果吕安的哥哥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自己反而被关到狱中,嵇康看不下去了,他为吕安作证但是被诬陷,把自己也带进去了。随后司马昭下令杀了嵇康。

关于嵇康的死,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竹林七贤中只有嵇康一个是被害死的,其他人都保全了性命,这嵇康的死有太多可疑的地方。

第一,嵇康是曹魏宗亲,在魏国后期,司马氏统治着政权,要是不能被司马家族利用的一切势力,都随时有可能被杀害,中国政治的残酷无情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诸多政治力量此消彼涨的过程。可以说嵇康的老婆是曹氏家族让嵇康被害。

第二,嵇康帮助朋友在常人看来是两肋插刀,但是在政治家眼里就变为了,嵇康早就不问政事,专心做一个铁匠,但是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呢!所以就得出嵇康要谋反这个结论,再加上嵇康声望很高谋反所需的人马、兵器、号召力,嵇康都具备,所以统治者想要尽早除掉嵇康。

第三,嵇康的自身原因让他难免一死,嵇康性格刚烈,有才识过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总有小人想要陷害这些正直的人,而嵇康的成就和洒脱就成了小人嫉妒的理由。

第四,嵇康之所以最后落得被杀的命运,是因为他极力反对司马昭的政治统治,司马昭开始是想要重用嵇康的,但是嵇康不同意,每一次都不同意,那帝王自然不开心,我好心想和你分享我的成果,你多次拒绝是看不起我的意思咯。

第五,嵇康必须死,原因是他呢可怕的号召力,在嵇康死之前三千太学学生一起为他求情,这影响力放到哪个朝代不是对帝王的威胁。

更多文章

  •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由流民拥立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雄

    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流民入蜀后,本想安定下来,从此好好过日子。无奈时任益州刺史的罗尚逼迫在益流民限期出境,官吏又趁机劫掠流民财物,这激起了流民的反抗。网络配图301年,流民领袖、略阳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在绵竹聚众起义。罗尚听闻流民

  • 揭秘朱元璋与妓女不为人知的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妓女是不是也有瓜葛?网络配图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当年一贫如洗,

  • 大明国史:为何说朱元璋“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

  • 曹操为何喜欢抢别人老婆?征服欲和自卑感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不仅仅是一个大奸雄还是一个大色鬼,其更是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在三国时期,更是传曹操建造铜雀台来收拢天下的美女。那么雀台中都有哪些少妇呢?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接收别人的媳妇。当初诸葛亮说服东吴君臣“联刘抗曹”的理由就有这个:你孙权、周瑜的媳妇不是

  • 揭秘:太上皇李渊亲自为武则天父母做媒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

    在李渊的主持下,在李渊女儿桂阳公主的亲自安排下,46岁的武士彟和44岁的杨氏结成了再婚夫妻。并生下了武则在和她的姐姐——武士彟同志绝对是个谦逊、务实的好官,他不仅几度请辞李渊加封的官爵,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甚至小心翼翼。这也不难理解,他是农民出身,虽然跟着李渊成功造反,还进城做了大官,

  • 昏君完颜亮并非只知道淫乐 也有雄才大略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完颜亮

    在南行过程中,由于女真人都不愿南下,许多人逃回了北方。就在这时,完颜雍杀掉完颜亮派去监视他的大将高福存,自立为皇帝,改元大定,后世称为金世宗。网络配图 完颜亮知道这一情况后,明知军心动摇,无力进击南宋的军队,但他有家难归,只得渡江作战,希望能到江南找到一块立足的地盘。于是,他下命令说:“军士亡者杀其

  • 隋炀帝文治武功不逊于唐太宗 见识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唐太宗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网络配图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

  • 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识不破?后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

  • 三国鬼才郭嘉怎么死的 三国郭嘉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嘉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

  • 乃蛮部太阳汗为什么被称为乃蛮汗国亡国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乃蛮部太阳汗

    不管是蒙古历史还是中原历史,对乃蛮部太阳汗的记载都是昏庸无道、刚愎自用,不过对他最统一的评价还是乃蛮汗国亡国君王。不管是对宋元时期感兴趣的历史学家还是普通的兴趣爱好者,在提起乃蛮部太阳汗时,都会有两种心理。具体来说,一方面对他作为乃蛮部族长没有将乃蛮部发展起来反而使乃蛮族被灭族感到愤慨,认为他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