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2/16 8:58:04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中国历史中,春秋末年的时候,韩家、赵家、魏家它们三家一同去瓜分晋国。晋国从献公的时候开始,就有了规定,规定不许设立公子或者公孙当贵族,所以当时晋国的公子公孙们只好都离开了晋国,然后去其他国家展开自己的仕途,然后就是有了后来大家所说的晋国是没有公族的。

三家分晋图

因为晋国的政治制度是排斥公族的,所以导致了异姓人和国姓人之中的卿大夫有了权势,而且国家的政权也渐渐地被他们这些人所掌握和控制。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当时的政治局面已经发展到10几个卿大夫的家族完全控制晋国的政治局面。在经过了不断地吞并和战争博弈,一直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了韩和魏,赵和范,智和中行这6家在当时最大的宗族,一起并称作六卿。这6个代表了新兴发展势力的宗族势力,一起和晋国的旧贵族斗争,斗争异的激烈,斗争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旧贵族慢慢地变得没落。

六卿它们分别采取进行新式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此增加自己的实力。在6卿之中韩家、赵家、魏家的改革就特别的彻底,而且有效。后来赵家又把范氏和中行氏给灭了,以此强迫他们从晋国逃出来。到了春秋末年的时候,智氏的势力是最强的,赵国想办法,它联合了韩家和魏家一同消灭了智氏。由此一来,晋国长时间被卿大夫长期兼并的战争可以说告了一段落了,三家得到了周威烈的册封,成为了诸侯。到了公元前376年的时候,韩家、赵家和魏家废除了晋国历史上最后的君王,也就是晋静公。以此,最终他们三家完成了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其实是新旧势力的相互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春秋时代过渡到战国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在春秋末年的时候,韩家、赵家、魏家三家一同去分权于晋国。晋国从献公的时候,就有一些政治规定,法律规定不许设立公子和公孙当贵族,所以当时晋国的公子和公孙们只好都离开了晋国,去其他国家开展自己的仕途,谋取别的国家的官职。后来大家所说的晋国是没有公族的就是这个原因。

三家分晋图

因为晋国的政治制度上是排斥公族的,这就导致了异姓的卿大夫有了自己的权势,而且国家的政权和财富也渐渐地被他们这些人所掌握和控制。

当时在一些异性的家族之中,智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实力都是最好的,势力处于晋国里面的第一位。但是韩国赵国和魏国他们三国的改革效果比较好,实力也渐渐增强起来,所以他们不满足于被当作人臣,要想有自己的国家。于是他们三家一起联手灭了最强大的智家,使得收回了被夺取的土地。他们三家也把其他两个小姓家族也一同消灭。这样,当时的局面就形成了在晋国韩家赵家和魏家三足鼎立的场面。因为他们三家怕晋氏族人东山再起,重新夺回政权,所以划分了晋国,分成三国。

在公元前403年的时候,韩家、赵家和魏家三家去见周威烈王,要求也可以说是逼迫,把他们这三个家族全部封为了诸侯。因为当时的国力贫困弱小,周威烈王也没有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他们,看到划分晋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就只能顺水推舟,最终把这三家正式册封成为了诸侯。

三家分晋的原因

历史有时候是惊人的相似,有时候也是有巧合的,所以正所谓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战火连天,天下动荡不安,时局不稳。在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国家分立经过几十年之后,最后统一均归于晋国。在公元前403年时候,也就是春秋时期,那个中原地区经称霸多年的晋国已然变得分裂,分成了韩国、赵国、魏国,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家分晋”。

三国分晋图

“三家分晋”在历史上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它是春秋时期从此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在春秋时期,很多弱小的诸侯国都被大的诸侯国兼并。有一些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多的变革,渐渐使这些大权落到了几个关键性的卿大夫的手里。

当时比较强大的晋国,一直到了春秋末期,国王的权力渐渐开始变得衰落,实权是由晋国六家的卿大夫分别把持着。在后来的争权夺势,明争暗斗下有两家卿大夫被其他四家给打败了,逃离了晋国,然后只剩下了智家和赵家,韩家和魏家,其中智家实力最强。分晋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晋侯早就被架空了,代替他作为晋国的权威的一部分势力也被消灭了。这使得赵家魏家韩家三家可以相互制衡,因为无论是哪家,他们都不愿去攻打其他一家,实力相当,而且都不愿意再当晋候的手下,再做他人的臣子。所以,三家分晋国得以实现。

标签: 三家分晋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后人现状如何 李世民的妹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后人,李世民的妹妹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李世民一生共有35个孩子,14个儿子,21个女儿。在他的诸位儿子中,李世民最欣赏的是长子李承乾。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孩子,长孙皇后三十六岁去世,之后唐太宗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他将思念都寄托在李承乾、李泰等身上。李承乾小时候十分乖巧可爱,聪明好学,深得李世民的宠爱。

  • 秦宣太后一生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宣太后

    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芈八子,太后专权也是自芈八子而始。对于这样一位把持秦国朝政41年的女性,《史记》上对她的记载却只有一百多字,极不正常。对于这样一位风云人物,却在历史中被长期淡化,真正的原因是在几千年的男权世界里,无一例外地难以接受她叱咤风云的事实。宣太后芈八子代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换过程当

  • 潘金莲:水浒里最凄惨的女人 死前被扒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金莲

    潘金莲,一个存活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据水浒传记载,潘金莲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淫荡就是她的代名词,除此之外,潘金莲身上还有着诸多女子没有的狠毒,她就像古时大家族的主母,狠毒非常但又没有大家族的底蕴,所有很多人在同情她的同时也觉得她可恨,可是,亲们可知就是这么的一个女子她居然是水浒传中死

  • 秦朝赵高是什么人 秦朝丞相赵高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赵高,秦朝丞相赵高传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赵高本就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而他一手好

  • 美人心计之武则天:后宫死斗 武氏得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美人心计,后宫

    武则天是怎样再度回宫的?也不能是说回就回,她毕竟是太宗的妃嫔侍妾,又出家当了尼姑。原来是唐高宗李治的妻妾大闹矛盾,给了李治接她回宫的大好机会。关于这段情节,正史记述的满详细。其他许多故事类书文的记述虽有渲染和夸张,但事实原本如此,出入多不算太大。高宗的皇后王氏,是以其出身高贵、淑静贤德而被立为皇后的

  • 风流的“首席美女宰相”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

    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追随女皇左右、深受信赖的上官婉儿,尽管没有明确的封号,实际属于手握实权的“女宰相”,翻翻中国历史,这种权倾朝野铁腕女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她资质绝佳,天赋灵犀,具有卓越的学识和文才;另一方面,她玩弄权术,驾驭政治。和其他爬上权力颠峰的人物一样,上官婉儿也曾

  • 商圣范蠡介绍 关于范蠡的故事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圣范蠡,范蠡的故事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而范蠡便是其中一个,本是著名的军事家,学富五车,知晓天文地理等,是为才子,为越王勾践所用,后功成身退,隐居于市,一边耕作荒田,一边白手经商,几度称为富甲一方的人物,且仗义疏财,深受好评。范蠡在成功帮助勾践灭了吴国重振越国后,便向勾践辞官隐退,是一个非常有远

  • 鹤立鸡群的曹营智将——张文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文远

    我最爱的智将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虽然他没有赵云一般的武艺,没有诸葛亮一般的智慧,可是他却具有常人没有的远见卓识,也是集五虎上将的武力,诸葛亮的智慧于一身的大将。而那些所谓英雄呢?“常胜将军”赵云在蜀国的地位并不很高。至少在黄忠之后,赵云是福将,一生未和上将交过手,没领过一万以上的兵马。但他两次

  • 刚毅之士田丰:不应被遗忘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政局迭荡,群雄纷争。其间,不仅各类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演出了一幕幕争霸天下的活剧,而且还出现了众多的谋略之士,他们各为其主,互相斗智,给当时历史增添了奇妙的色彩。其中如荀彧、郭嘉、诸葛亮、鲁肃等,其声名至今仍广为流传。但也有不少杰出的谋士运计虽奇,但所托非人,终致事迹失载,埋没无闻了。这类人

  • 晋文公攻原 历史上的晋文公人品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文公,人品

    晋文公攻打原国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得到齐国楚国和秦国的帮助,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