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孝宗朱祐樘为了消除父亲的偏见,他都做了些什么?

明孝宗朱祐樘为了消除父亲的偏见,他都做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6 更新时间:2024/1/9 15:16:10

为了消除父亲朱见深留下的矛盾和弊政,明孝宗朱祐樘都做了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长子,金枝玉叶,前途光明。但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这一切。这件大事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军队俘虏,国不可一日无主,群臣拥立朱祁镇的皇弟朱祁钰为新皇帝,是为景泰帝,历史上也称为明代宗。而朱见深也作为孙太后(朱祁镇的母亲,朱见深的祖母)同意朱祁钰继位的条件,被提前册立为了皇太子。从朱见深被册立为皇太子时起,他的悲惨童年生活正式开始,后来不但被皇叔朱祁钰废去太子之位,甚至差点连性命都不保。

然而,老天并没有抛弃朱祁镇和朱见深这对不幸的父子。朱祁镇在被瓦剌军队俘虏一年后,被释放回国,朱祁镇回国后便被皇弟朱祁钰软禁起来。七年之后,也就是明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在大将石享、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复位,重新成为皇帝,史称“夺门之变”。夺门之变后,朱见深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被父亲再次册立为皇太子,用“翻身农奴做主人”来形容朱见深,一点也不过分。然而,朱见深悲惨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软弱的性格,也因为他这软弱的性格,使得朱见深后来登基为帝后,对后妃、宦官、佞臣等听之任之,搞得朝政一塌糊涂,给后继之君朱祐樘留下了一个烫手的烂摊子。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弘治中兴"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继位后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很快地收拾好了父亲朱见深留下的烂摊子,改变了当时朝廷政治腐败的状况,使得国家再次强盛起来。因此,他的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弘治中兴”,他在历史上也被赞称为明王朝的“中兴之主”。

除奸佞,罢庸臣,用贤臣,重塑朝纲

由于明宪宗朱见深迷信方术,使得很多奸佞小人以进献秘术的方式攫取朝廷高官厚禄,就连内阁首辅万安也不甘落后,为了取悦朱见深,竟然向朱见深递呈有关房中迷术的折子,简直是荒唐至极,真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后来,朱见深长期不理朝政,不见大臣,使得宦官与术士勾结操纵朝政。再加上宠信万贵妃(大朱见深十七岁的宫女),使得宦官、术士、外戚成为当时朝廷三股最强的势力,他们利用皇帝的名义直接册封官员(朱见深时期“传奉官”制度),完全不把软弱的内阁和朝廷六部放在眼里,当然朝廷摊上万安那样的内阁首辅,也只能成为摆设,做做样子而已。据史书记载,仅由大太监梁芳传旨,利用传奉官制度册封的官员累计就有1000多人,

由此可见当时明朝廷官员任免的混乱程度。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明宪宗朱见深病逝,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将朝廷中有术士背景的官员、干政乱政的宦官、飞扬跋扈的外戚、无所作为的内阁以及大部分传奉官全部罢免治罪。对此,《明史·本纪第十五

》有相关记载,摘抄部分如下:

十一月甲申,妖僧继晓伏诛;丁亥,万安罢;癸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徐溥入阁预机务。十一月癸丑,尹直罢。乙卯,詹事刘健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戊午,下梁芳、李孜省于狱;冬十月丁卯,汰传奉宫,罢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论罪戍斥。

在铲除奸佞,罢免庸臣的同时,朱祐樘先后将贤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调入内阁,组成了弘治朝时期最强的内阁阵容,他们三人齐心协力辅佐朱祐樘,政绩卓著,被后人誉为"天下三贤相",在明朝历史上的名气仅次于著名的"三杨"内阁。朱祐樘还先后任用名臣王恕马文升、刘大夏职掌朝廷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和兵部,这三人能力出众,政绩卓著,后人将这三人赞称为“弘治三君子”。除此之外,朱祐樘弘治朝还有杨一清、戴珊等名臣。因此,在历史上有“弘治朝中多君子”的说法。朱祐樘吸取了父亲朱见深的教训,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改变了当时朝廷吏治腐败的状况。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壮大国力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古代,黄河的治理至关重要。黄河治理的好,沿岸地区就有可能变成鱼米之乡,使得民富国强,如果不治理或治理不好,沿岸地区就有可能成为千里沼泽,进而灾民遍地,进而揭竿而起,进而改朝换代。元朝末年,因为气候原因长期连续性下大雨,导致黄河任意改道,使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地变成了千里沼泽,黄河沿岸几十万百姓沦为难民,最终元朝灭亡。朱祐樘继位后,对于黄河的治理尤为重视,在收到黄河决口或河道淤塞的消息时,总能第一时间派人治理黄河,使得黄河泛滥在弘治朝时期没有造成大的破坏。同时,他还派人在黄河沿岸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黄河沿岸好多地区都变成了鱼米之乡,人民富足了,国家的税收自然就增多了。

因为朱见深在位期间宠信宦官,对宦官们的赏赐也很丰厚,使得好多宦官名下都拥有大量的田地。朱祐樘继位后,他体恤民生,善待百姓,下令收回已故宦官的田地,赏赐给百姓耕种,对此,《明史·本纪第十五

》记载如下:

“二年春正月丁卯,收已故内臣赐田,给百姓。”

同时,他还常常让人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后来,只要地方上有因为受自然灾害请求减免赋税的,他全部都同意。除了减免赋税外,他还常常让地方官给贫困的百姓送去麦种,保障百姓有种可播。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各地藩王、权贵、宦官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农民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国家的经济命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朱祐樘继位后,下令严禁各地藩王、权贵、宦官兼并土地,禁止与民争利。同时,还下诏要求减少皇宫的开支,节省费用,最大程度缓解人民的负担。朱祐樘通过一系列的富民强国政策,使得明朝国力大增。据统计,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时,明朝人口已经由弘治初期的5000多万人增至6000多万人。

广开言论,虚心纳谏,勤于政务

纵观历史,广开言论、虚心纳谏、勤于政务是一代明君必备的技能。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将谏官的权力放大,并且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再加上自己的励精图治,使得大唐王朝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而明宪宗朱见深很显然不是这样的皇帝,在他统治的后期,沉迷方术、宠信太监,长时间不见大臣,导致君臣缺乏沟通,使得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决策,导致朝廷弊政迭出,国家逐渐开始走向下坡。

朱祐樘继位后,吸取了父亲朱见深的教训,他广开言论,虚心纳谏,但凡对国家治理有好处的建议全部采纳,并一一付诸实施。因此,满朝文武纷纷谏言,或痛陈时弊,或进献良策,朝廷上下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可以将当时的情形概括为“朝廷上下一条心,君臣犹如一家人”,明朝万历年间的大臣朱国桢曾评价明孝宗朱祐樘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除了广开言论,虚心纳谏外,朱祐樘也非常勤于政务。他重新恢复了朱见深时期废止的大小经筵制度,大经筵一般由重臣主持,实则为一种礼仪或者仪式再不赘述。小经筵则规定为每日进行,实则为政务讨论,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是朝臣重要的辅政方式。除此之外,朱祐樘还在早朝之外,又设午朝,每天两次上朝,与百官商议国家大事。在朱祐樘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明朝“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

振兴军备,维护国家统一

明朝自从明英宗正统朝开始,军备防务开始逐渐走下坡路。朱祐樘即位后,十分重视国家军备防务,重用刘大夏、马文升等大臣整顿军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改变了边防空虚的状态,为国家赢得了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朱祐樘在位时期,鉴于国家国力尚未恢复,奉行和平政策,没有向先祖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那样劳师远征,发动大规模征战。但他实行和平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他先后派兵三次收复哈密,多次打败蒙古各部的侵袭,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标签: 朱祐樘明朝

更多文章

  • 黄帝的父母是谁?他的姓氏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黄帝

    黄帝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和有蟜氏的儿子,复姓公孙,因为出生在姬水,又改姓姬。因有土德之瑞,被称为黄帝;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因一生的作为,又被人们尊为华夏始祖,人文初祖。传说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

  • 曹皇后是怎么登上后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皇后,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曹皇后的文章。北宋的历史剧《清平乐》里面,宋仁宗就在宰相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废除了自己的原配郭氏郭皇后。但是自己的后宫没有主人这件事可是让他犯了难。所以,他就赶紧又去娶了他的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就是我们都所熟知的曹皇后。在剧中的时候,曹皇后可

  • 同为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和宋徽宗赵佶的结局为何如此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赵佶,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钦宗赵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沦为阶下囚的皇帝虽然不多,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有人可以重回故土,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有人却只能惨死他乡,比如宋钦宗赵佶。世事无常,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今天我们抛开两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因素,单从天时、

  • 窝阔台只是成吉思汗的四子之一 成吉思汗为什么选择他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窝阔台

    对继承人窝阔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蒙古帝国创始人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生留下嗣无数,其中嫡子(正室所生之子)仅有四人。但最终作为承继皇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

  •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的 成吉思汗靠什么征服世界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茫茫的草原,我的故乡,我的家,一首蒙古大草原的歌曲,让人无限的回味,蒙古人是马背上的一个民族,靠着吃羊肉喝马奶一点点长大,所以天生就有一种野性,也非常具备好战的基因,刚开始的时候蒙古族是一盘散杀,但是随着

  • 曾国藩13年的京官生涯中,积累了哪些人脉资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曾国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曾国藩的故事。从1839年授任翰林院检讨,到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曾国藩当了足足13年京官。这13年京官生涯,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因为,曾国藩花了13年时间,来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

  • 历史上真实的纳兰淳雪是什么样的?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淳雪,清朝

    你真的了解纳兰淳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很多人可能不怎么了解历史,但是却是对古装剧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宫廷剧。看过宫廷剧的人们都会觉得电视剧里演的太傻了,有些人傻到有人欺负了她们,她们还好心的给他们开罪!这样的人在小编看来不是善良而是傻,一个人真的想害你的话,不会因为你的好

  • 春申君黄歇是什么人?李代桃僵的一枚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歇,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春申君黄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这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而春申君黄歇更是担任秦相二十多年,深受楚王信任,但是他也参与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李代桃僵的悬案。秦昭王时期,秦国派

  • 杨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是祸国奸臣还是被误解的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杨素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杨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有隋一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逆乱之源。魏征说的更狠,据《隋书》:“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但,魏征在写给李密的墓志铭里,却称颂他是:“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

  • 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是什么样的?北宋最难评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安石,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一句话叫北宋无良臣,南宋无良将。可见在北宋当官是很不容易的,一不小心就能身败名裂。就连我们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曾被当做是大奸臣,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受尽骂名。北宋有各种奸臣,什么五鬼,六贼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