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业作为降将虽建立了军功伟业,却死在了“降将”名号上

杨业作为降将虽建立了军功伟业,却死在了“降将”名号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4/1/11 7:22:11

杨家将的掌门人到底被谁所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很多人是听着评书《杨家将》长大的,杨家将忠烈报国的精神激荡人心。当然,《杨家将》是演义故事,虚实皆有,其中一些人物及事迹都是虚构出来的。不过,杨家将的掌门人杨继业在历史上确有人物原型,他就是响当当的北汉、北宋名将杨业

北宋名将杨业

杨业出生于五代时期的一个武将世家,父亲是后汉刺史杨弘信。杨业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习文练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北汉建立后,杨业成为开国君主刘崇的心腹猛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屡立战功,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号称“杨无敌”。应当说,杨业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北汉效力,而北汉是一个由沙陀族人建立的政权。北宋建立后,北汉政权一直勾结辽国,不断侵扰宋朝。杨业成就的无敌之名,有些是建立在与宋军对抗的基础上。但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也不能因此而指责贬低杨业,毕竟他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宋太宗按照先南后北的策略,逐步统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区,最后只剩下了偏安一隅的北汉政权。北汉虽然国小力弱,但背后有辽国撑腰,所以敢跟北宋叫板。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征讨北汉,一路高歌猛进,北汉皇帝刘继元一看打不过,立马举了白旗。但是杨业却死战不降,杀死了很多宋军。最后赵光义让刘继元劝降,杨业才归顺了大宋。

北宋很多将士痛恨杨业,但宋太宗赵光义却认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重赏赐了杨业,任命他为郑州刺史、右领军卫大将军。赵光义此举颇有眼光,毕竟杨业熟悉北汉情况,让他驻守旧地,对巩固边防、抵御辽国入侵大有裨益。杨业也不负皇帝所望,兢兢业业驻守边防。公元980年,辽国发兵十万攻打雁门关,杨业与主帅潘美一起南北夹击,大破辽军,杀死辽军主帅,杨业凭借此功升为云州观察使。

立下大功的杨业被皇帝定成了一个标杆、一个榜样,无比信赖,有人告杨业的状,赵光义就把告状信转交给杨业,以此表达对杨业的信任。但北宋军中很多人就不服气了,说你杨业本是一个降将,曾杀死我们那么多兵士,现在还成了皇帝爱将、军中偶像,实在让人不能接受!军中积攒的怨气在适当时机总要找一个发泄口,而这股怨气的发泄促成了杨业的人生悲剧。

公元986年,也就是杨业降宋后的第七年,太宗赵光义发动北伐,攻打辽国。前期宋军取得大胜,攻占了许多地盘,后来战事不利,赵光义下令撤退,并要求将攻占地区的百姓全部带回宋朝境内,因此,军队行军缓慢,渐渐地被辽军追上。杨业看到辽军气盛,就建议避其锐气,用诱敌之策,将辽军引到陈家谷附近,再前后夹击,应当能够大获全胜。

计策不错,可惜宋军监军王侁不采纳。王侁是名门之后,立有战功,也像军中很多人一样瞧杨业不顺眼。他冷笑着对杨业说:“将军一直号称‘无敌’,现在看到敌人却犹豫不前,难道有别的心思吗?”此话说得扎人心,暗指杨业通敌,军中主将潘美此时也没有为杨业说话,当了旁观者。杨业为证清白,只能含悲忍怒孤军前往迎敌,终因寡不敌众,又等不到援军,最终兵败陈家谷,被辽军擒获。杨业以死报国,绝食三天而亡,他的二儿子杨延玉也一道战死了。可以说,杨业之死,与他的降将身份密切相关,正如他自己对潘美所言,我本是降将,现在大家猜忌我躲避敌人,我就应当舍命杀敌。

赵光义得到杨业的死讯,极为悲痛,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给杨业的家人很多赏赐。又把大将军潘美连降三级,把监军王侁免职流放,算是为杨业洗冤报了仇。客观说,杨业悲剧的罪魁祸首是王侁,是宋朝的监军制度。至于名将潘美,其实也是监军制度的受害者,在监军的淫威重压下,他就是领军主将也没有多少发言权。至于没有帮杨业说话,是不是心中有对杨业的怨气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潘美要是知道以后自己被演义成了大恶人潘仁美,估计在天上也气得睡不着觉!

杨业死后,朝廷感念的他的忠烈,对他的后人比较优待,长子杨延昭(杨延朗)担任了崇仪副使,三子杨延浦、四子杨延训任职供奉官,五子杨延瑰、六子杨延贵、七子杨延彬任职殿直,这与演义中杨家只剩下一群寡妇大相径庭。

杨业死后,他的大儿子杨延昭在宋真宗初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算是杨家将的第二代。不过,从宋真宗年间开始,北宋就与辽国签订了盟约,此后百年都没有战争,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面那些精彩的杨家将故事。

标签: 宋朝杨业

更多文章

  • 纣王是怎么毁掉商朝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纣王,商朝

    商纣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伯昌(即周文王)、九侯、鄂侯在各国诸侯中有很大影响,被商王朝封为“三公”。纣王时,“三公”也一个个“获罪”,使不少诸侯感到自危,与商朝的关系愈来愈疏远了。三公“获罪”是从九侯开始的。原来,九侯有个漂亮的女儿被商纣王看中了,谁知

  • 韩信受冤时为什么没有造反?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汉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韩信的文章。刘邦起于秦末的农民起义,先后有萧何、张良以及韩信的投靠,实力逐渐壮大,最终在各大诸侯中异军突起,从出川之战到统一天下,他仅仅用了四年,就消灭了当时各地的诸侯,标准的以一敌众,先后有秦、赵等国被剿灭,在垓下一战打败项羽,获取了天下,有了四百年正统汉朝

  • 公孙瓒麾下三位猛将是谁?为什么会有两个人都投奔曹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瓒,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公孙瓒麾下三位猛将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朝廷自从民变黄巾起义后就变得一蹶不振,汉灵帝驾崩后,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汉帝国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董卓奉命进京后,依仗所向披靡的西凉大军在都城胡作非为。朝臣们对董卓的跋扈傲慢也是多有怒气,随时准备铲除董卓这个祸国

  • 石奋:屹立不倒的四朝老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奋,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石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历史上凡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人物,无一不是才华惊艳之辈,若是寻常人要想在史书上留下名字,难度实在不小。有意思的是,“万石君”石奋就是这些人中最不为人知的一位,如果不细读《史记》,几乎没人会发现这个西汉早期的官场清流。楚汉

  • 阿巴亥是什么人?诞下3位英雄人物,最后却自缢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阿巴亥,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阿巴亥。在古代,女孩子的命运往往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命运通常由丈夫和家里人来决定。进入贵族的女子,她们的命运更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规律更是成为历史中一种约定俗成的常识。例如史上有名的时期汉朝,在汉朝时期,为了种种战争利益,就频繁的跟其他民族发起和亲,用美

  • 孝庄被皇太极宠爱的真相是什么?只因她做了一件皇太极没能做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孝庄,清朝

    每当一提起孝庄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清初时期,皇太极作为后金的继承人,将后金改为了大清,还将宫殿转移到了沈阳的故宫,可以说是清朝前期贡献最大皇帝,皇太极一生有三个女人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是皇后哲哲,一个是布木布泰(孝庄),一个是海兰珠,孝庄获得的宠爱虽然不及海兰

  • 项羽如果渡过乌江,真的有机会从头再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龙且

    秦朝末年,项羽自己就是一员大将,一般都是自己带兵打仗,但,是再怎么厉害,他也需要帮手,龙且就是其中一人。龙且与项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所以项羽对龙且十分信任。项梁起兵反秦后,项羽与龙且都加入到了起义军的队伍之中,曾打破秦军于东阿。后来项羽建立大楚,龙且成为了项羽无大将之手,是项羽手下的第一武将,位列五

  • 靖难之役李景隆手中握有五十万大军 李景隆为何打不过十几万人的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景隆,朱棣

    对李景隆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编今天要说的是明朝初期最大的庸才,李景隆。我们常说“虎父无犬子”,意思是说父亲要是一个有才能的人,那么他的儿子一定不会太差,这句话在历史上确实得到了印证,比如政治上的司马懿和儿子司马昭、司马师,文学上的苏洵和儿子苏轼、苏

  • 国丈胡美只是进宫看望自己的女儿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岳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岳飞胡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有二十二个老婆,自然也就有二十二个老丈人。今天我们说说其中的一个老丈人胡美,原名叫胡廷瑞,为了避开朱元璋的字(朱元璋,字国瑞),就索性改了胡美这个名字,名字里带个美字,有点得意的味道。审时度势,叛陈投朱胡美这个人很

  • 刘感是什么人?历史上最抠门将军,但是为国家倾尽所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感,唐朝

    刘感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高祖二年,其实还是处于统一大业前夕的战乱中,各地方势力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着最后一次的定夺天下之战。薛仁果就是这些大地方势力中占据大头的其中之一,他经周密计划后携领大部队向泾州攻了过去,当时的泾州正处于唐的控制之下,其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