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临终前,为什么一定要除掉李勣?

李世民临终前,为什么一定要除掉李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4/3/3 8:19:51

还不知道李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唐天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文化倡进,事业发达,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一代君王李世民在公元649年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临终前,他对儿子李治交代身后的事情。在遗训中,他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勣。

李世民对李治说:''彼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为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也就是说,李勣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对你不信服。我现在先把他降职,让他到外地当一个小官,如果他立刻就动身上任,你以后可以亲自任用他担任仆射这一官职,他如果犹豫不决,就立即杀了他。

原来,李世民对李勣早就心有疑忌。这个李勣就是徐懋功,史料中记载,徐懋功原名徐世绩,后改名李勣。李勣早年是瓦岗寨的将领,后来,李勣投降了大唐,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打下了大唐的江山,后来又打败了突厥和高句丽,是唐朝功劳最大的功臣之一。后来更是被列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曾经征询过众将的意见。结果,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等将领坚定地站在了秦王李世民的一边,而李勣认为,这是皇族的家事,他没有选择站在任何一边。李世民当时对他的圆滑和政治远见也是十分佩服,但是,也就是在那时,李世民对他有了疑心。

李勣当年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的时候,就身怀韬略,可以说是智计百出,每次打了胜仗,立下军功的时候,李勣都会把获得奖励的金银分给下属,因此,李勣也是深得军心。李世民知道,这样的人如果谋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实,李世民对李勣十分了解,李勣对上级的心思也是十分的清楚。当李治任命他为外地小官的时候,他二话没说,立刻就走马上任了。他知道,稍有停留,就立刻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李治登基作了皇帝后,几次升了李勣的官职,李勣也得到了重用。

在李治废除王皇后,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李勣一句: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也同时获得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信任,为他的后世子孙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669年,78岁高龄的徐懋功病死,徐懋功历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出将入相,凭借着低调谨慎,聪明才智,平稳的走完一生。各位网友,你对此怎样看,请留言分享。

标签: 李勣唐朝

更多文章

  • 乾隆最大的错误为什么会是让嘉庆继位 看看嘉庆做的事情就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嘉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上位为什么是一个错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朝乾隆年间,清朝的统治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从那时起,就开始走一条下坡路。站在顶峰上,乾隆非常满意。他写了4万首诗,留下了10大武功。事实上,他知道这是一个好大喜功,附庸风雅的二流皇帝。但他的命运确实眷顾着他。他没有赶

  • 邬思道作为雍正的高级参谋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不找邬先生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邬先生

    对雍正和邬先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的高明之处不在于他有多大技术,而是他是如何使用“人才”,由左右人才帮助皇帝治理天下,所谓“帝王心术”即是用人之术,那可不是求你!为了掩人耳目,邬思道以雍亲王胤禛的王子先生出现在雍亲王王府,实际上就是雍正的高级参谋,在这

  • 他辅佐了清朝的四任皇帝,揭秘范文程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文程,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范文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文程真可谓是个传奇人物,他足足辅佐了清朝的四任皇帝,是清朝的开国重臣。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室都是满族人,而满汉是有极大的民族矛盾的。范文程能够以一个汉人的身份成为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并且被四任皇帝重用礼待,在中国历史上

  • 春秋第一毒士文种,他的伐吴七术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种,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文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文种是春秋末期的一位著名谋略家,他和范蠡同为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他们一起辅佐勾践成功复仇。不过范蠡及时地看清楚越王勾践的面貌:一个人为了复仇,宁愿忍受巨大的屈辱,去给敌人当奴隶,还尝他的粪便,这个人的内心得多拧巴啊。于是

  • 宋末三杰是谁?他们生前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世杰,宋朝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同年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是为宋端

  • 刘备长子刘封临死前说了什么?刘备听后顿时对他没有了愧疚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刘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刘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是汉末军阀之一。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子嗣乃是重要的一环。但与多子多孙的曹操相比,刘备颠沛流离,转战于各地,妻子屡遭俘虏,因此几乎生殖子嗣的安定环境。进入荆州后,刘备已经步入中年,却仍然没有子嗣。无奈之下,刘备只好选择收养一位

  • 刘备知道吕布人品不怎么好 刘备为什么还要接纳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和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吕布有“飞将”的美称,更被认为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勇猛、强悍的武将。虽然三英战吕布等故事是后世小说家、戏剧家的艺术创作,但是吕布转战中原、河北等地,确实有不少英勇作战的事迹,例如调停刘备和袁术两势力时的“辕门射戟”,就是被史书收录的真

  • 朱允炆去了哪里?他真的逃出南京城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真的逃出南京城吗?朱棣的谎言骗了我们六百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明朝都城南京金川门被燕军攻破,燕王朱棣在十余万大军的拥簇下向皇宫进发。谁料皇宫方向突发大火,黑烟腾起,已成瓮中之鳖的建文帝朱允炆走投无路之下,选择“阖宫自焚”,

  • 他是李世民身边的左膀右臂 自己却活生生的把自己作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侯君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侯君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初期曾涌现出很多的名将,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秦琼、尉迟恭,他们在开创唐朝江山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就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说法。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的家族自然成为唐朝初期显赫的家族,但是也有一

  • 曹操逃离董卓后为什么要打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三国

    你们知道曹操逃离董卓身边之后为什么要在房间里打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朝灭亡之后,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分别是魏国、蜀国、吴国,这个时代被称为三国时代,三国时代过程虽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60余年,但是它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时代。不论是以前的戏剧故事,还是现代的网络文章,三国总是能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