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9 22:55:18

掷笔毙刺客

唐顺之在扫荡倭寇的战斗中,因为他用兵如神,再加上他武艺超人,他的队伍把倭寇杀得落花流水。倭寇听到唐顺之,就失魂落魄。倭寇的头子对唐顺之也恨之入骨。于是重金聘请刺客谋杀唐顺之。有一天深夜,唐顺之正秉烛挥毫,忽觉桌前烛光一闪,猛一抬头,只见一个浑身穿着黑色紧身短靠,手执利刀的人已站在眼前了。“刺客”,荆川的脑子中念头一闪,“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得小心对付。他微微笑着对黑衣人说:

“你是谁?故深夜前来?” “唐顺之,你不必问我何人,今天就是来取你的性命!” “既然这样,好吧,能否容我把这字写完再就教你呢?”

刺客一看,唐顺之手执笔如龙飞凤舞。心里想:人家都说唐顺之学问好,字写得好,今天亲眼看他写字也算有缘。反正他性命已在我掌握之中了。于是对唐顺之说:

“念你是读书人,就让你多活一刻,把这张字写完了吧!”话虽这样说,刺客的刀刃还对准着他的颈项。

唐顺之神色自若,提着斗笔饱蘸浓墨依然挥毫如飞,正当刺客看得入神时,突然,荆川先生闪电似地将笔往刺客喉间掷去。“哎……”刺客“呀”都来不及出口,身体往后便倒,手中的利刀“当啷”一声坠落在罗砖地上,原来荆川先生把浑身的力气全运到这笔尖上,轻轻一掷有千钧之力。刺客的喉咙怎么能经受得起,鲜血和墨汁混流满地了。唐顺之从容地招呼家人悄悄地把刺客抬到后园空地上埋了,从此他就更为警惕了。

金头玉臂

唐顺之先生自从刺客来行刺后,一直十分警惕,他得知倭寇对他恨之入骨,因此在他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后,更是戒备森严。他五十四那年,正在江北讨贼,旧病复发,愈来愈沉重,自知要客死异乡了,便把儿子鹤征召到床前:“为父看来不久就要离开人世,我估计即使我死后,贼人还要对我进行报复,因此,我的灵柩你要秘藏,切勿让外人知道才好。”“父亲放心,孩儿定当格外当心。”鹤征流着泪答应着。

没几天,唐顺之归天,遗体运回州。鹤征想,父亲生前交友很广,人家前来吊奠总不能拒之门外,但人多杂乱,倘有疏忽,致使父亲遗体受损,那怎么对得起去世的父亲呢?于是想出了一个法子,做了四口同样的棺材,同时在四个地点守灵。放有唐顺之尸体的棺木则放在东下塘自家的小房子里,派得力的家将守护着,自己反而守在另一处假棺旁接待一般宾客。四处同时哀乐齐鸣,准备等服满后分别出丧下葬。

一天清晨,只听门人报:“有远客来吊奠老爷!”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脸容十分哀切,后面一位从人挑着一担祭品进来。鹤征觉得来人面生,开口问道:

“客人尊姓大名?从何而来?” 书生通了姓名后说: “荆川先生是我大恩人,听到噩耗我是连夜备了祭品从丹徒赶来的。”说罢号淘大哭。

鹤征见他情真意切,开口闭口说荆川先生是他大恩人,又见他路远迢迢备了祭品赶到这里,很是过意不去。看上去,这个人书生打扮,举止斯,绝不是歹徒。心想,来人这样诚意,如不让他在父亲灵柩前吊奠,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就吩咐家将带了这两个人到东下塘设灵的房子里去祭奠。自己也随后赶来。

再说那人到了东下塘房子里,一看这里虽然人并不拥挤,却另是一种哀切的气氛,估计是唐顺之遗体的所在。于是一路号淘大哭进去,家人摆好祭品,书生就下跪磕头祭奠。书生一磕头,二磕头,到三磕头,只听得棺木中咔嚓一声巨响。书生立起身来,就同家人拱手告辞。这时鹤征正好赶来,再三挽留不住。书生走后,家人对唐公子说:

“公子,刚才客人磕头祭奠时,听得棺木中‘咔嚓’声,我吓得毛骨悚然,恐怕有些蹊跷。”

鹤征说:“我刚赶到,似乎也听到这个声音,不要出什么问题。”两人走近灵枢一看,只见棺盖上已裂开一条缝,显然出了什么岔子。慌忙抬起棺盖一看,只见荆川先生的头和一条手臂已不知去了。鹤征见此情状,知道来人是歹徒,心想自己悔不该忘了先父遗嘱,致使上当,尸骨不全,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惊动了家属、亲友。大家纷纷猜测定是倭寇派人前来报复。“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为国为民讨贼的唐顺之先生身首异处地安葬!”于是有人提议铸一个黄金的头,雕一只白玉的手臂,装在荆川先生遗体上,让他全尸安葬。这也是表示后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于是金头玉臂的传说就一直流传至今。

后世评价

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唐顺之的文学主张早年曾受前七子影响,标榜秦汉,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中年以后,受慎中影响,察觉七子诗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袭、模拟古人,故作诘屈之语。于是抛弃旧见,公开对七子拟古主义表示不满,提出师法唐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他是明中叶重要散文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

标签: 明朝唐顺之倭寇

更多文章

  • 嘉靖三大家唐顺之简介 唐顺之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赵文华,抗倭英雄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

  • 为什么雍正只在位十三年就死了 这和雍正的哪点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把清朝从一个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等等变成了国富民强,吏治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一个盛况,这期间跟他实行的不少德政有关,雍正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实行政策密度最高的一个朝代了,但是这么多的政策,大部分都是他一个人下达,一个人去监督实行的,可以说是非常的操劳。正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

  • 陈宫被俘之后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宫,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宫被俘之后为何不投降曹操?曹操劝降不成为何执意杀陈宫。陈宫也算是一个一流的谋士,要不是吕布不听他的话,也不会那么轻易被曹操捉住。而且陈宫心里一定是有着逐鹿天下的志向,可是他曾经两次有机会选择曹操而放弃,这是为什么呢?源于他性格深处的一项致命弱点。陈宫素来都

  • 卫子夫为何深受武帝喜爱?一介歌姬是怎么登上后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刘彻,卫子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卫子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平阳公主家一介歌姬,如何一步步走上大汉皇后之位?历史上著名的皇后不多,除了吕后吕雉、窦漪房、王皇后。武则天等人以外,还有一位贤明的皇后值得人们记住,她出身卑微,却又不甘人后,她的夫君文韬武略无所不能,使汉家天子威名扬名

  • 华佗是怎么死的?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佗,汉朝

    你真的了解华佗的真正死因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说,曹操在洛阳自葬关羽后,每夜合眼便见关羽,甚惊惧;又使工苏越伐梨树出血,致使曹操头痛病加重,无人可医。华歆向曹操推荐华佗,问曹操知此人否,曹操曰:“虽闻其名,未知其术。”

  •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他到底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佗,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华佗?史书中对华佗四字评语可谓一针见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据说曹冲死的时候,曹操很后悔:我杀华佗杀早了,要是华佗还在,曹冲就不会少年夭亡了(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但是细看正史,满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即使曹冲病重的时候华佗还活着,曹操也未必去

  • 如果阿桂和刘墉也算不上对手的话 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的真正对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然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实际上当时有资格和能力与和珅对决的一共有四位,阿桂、刘墉、王杰、董诰,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阿桂和刘墉也算不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王杰和董诰两人。阿桂阿桂和刘墉虽然与和珅不对付,

  • 和珅的敌人实力如何 竟然能打压他3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的对手实力有的多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和珅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贪官。腰缠万贯都无法用来形容他的富有,他家中的财产甚至在当时比国库还有多,富可敌国想必就是形容他的吧。而和珅一生中的三大敌人,让人意想不

  • 也遂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她死后为什么葬礼以太后的礼以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也遂皇后,元朝

    公元1202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率大军进攻塔塔儿部,塔塔儿部首领札邻不合服毒自杀。塔塔儿部的另一位首领也客扯连聚集了一些塔塔儿部人与成吉思汗大战。也客扯连不敌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击败,族人基本死光了。也客扯连率残部逃走了,成吉思汗派人搜寻也客扯连。结果没找到,但找到了也客扯连的小女儿也速干。成吉思汗见

  • 张皇后原本贤良淑德,她的下场为什么会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皇后,唐朝

    还不知道唐肃宗妻子张皇后原本贤良淑德,却因追逐权力犯下大错,惨遭杀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762年四月的一天,已经病重的唐肃宗正在皇宫静养,几天前自己的父亲去世的消息让他的病情再次加重,已经危在旦夕。虽然曾经因为小人的挑拨让父子之间的关系有了裂痕,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