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因此人类很多文明的延续都可以在中国找到连续性的史料。关于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在古巴比伦、印度、希腊都很类似,而1963年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则最具有代表性。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很多人小时候都问过,当然现在人可以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但在很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都无法回答人类的起源。在强烈的求知欲趋势下,人们就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虚构出了一个合理的人类起源说。
提到伏羲和女娲,大家肯定并不陌生,他们是古代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中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伏羲和女娲同属三皇,传说他们都是人类的祖先,而女娲本是伏羲之妹。
一次,天空中出现了无数裂缝,海水倒灌,倾泻而下,兄妹俩钻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而此时其他的族人都遭遇不幸,最后伏羲和女娲选择成婚,繁衍了人类。
在1963年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图》中,画中左边的女娲头发高高盘起,留着纤细的眉毛,手执圆规;右边的伏羲头戴方巾,手执矩尺,与女娲侧面相觑。
单看上半身,伏羲女娲看起来与人类并无二致,而到了下半身则是两条粗硕的蛇身,相互成螺旋状地缠绕在一起,这样的交尾形态很好理解,即繁衍后代之意。
而至于是蛇身还是龙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蛇身,因为伏羲女娲最初出现在神话故事中时,就是“人首蛇身”的样子,但也有人认为其真正寓意应为一蛇一龙,代表世间阴阳万物。
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因为整个画作确实有很多元素都是对称的:一女一男,一规一矩,太阳在两人肩上,月亮在他们尾下,而且在传说故事中,女娲负责“天”(炼石补天),伏羲负责“地”(制定历法)。
在画中,伏羲女娲的周围布满了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宛若浩瀚宇宙里的点点星辰,有意思的是,在画作的左下角,还有似流星一样的东西出现。
历经千年,仍色彩鲜艳
1963年,当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郊的阿斯塔那古墓发现《伏羲女娲图》时,他们不禁感叹:它竟保存得如此完好!
这幅画虽用麻布纺织而成,但除了麻布的颜色变成了土灰色外,其他地方没有一点腐朽的痕迹,难道先人们有什么独特的保存方式吗?
原来,这是因为新疆吐鲁番的气候干燥,气温很高,《伏羲女娲图》被埋葬在地下后,干燥的气候和沙土使得麻布画迅速脱水,这样就使得它不易受损了。
中国有女娲和伏羲的神话故事,西方有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故事,而这两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人类起源神话都与蛇有关。1963年,我国新疆地区出土了伏羲女娲交尾图,更加印证了一些中国的古老传说。无独有偶,古巴比伦、印度、希腊也都有类似的传说。
所以,新疆古代阿斯塔那人,用中原汉族所崇拜的伏羲和女娲作为题材,纺织出这幅对神仙描摹的图画,不仅反映了阿斯塔那古人对人类生命的崇拜,也是他们吸收汉族文化习俗的真实写照。
后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很多幅类似的伏羲女娲图,他们皆为人首蛇身,交互缠绕,只是每幅画中人物的五官与神态各异,有的高鼻梁、络腮胡,一看就是新疆人的长相。
那么,阿斯塔那先人纺织这样的画作,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伏羲女娲图》麻布画出土时是放在棺材上面的。
在以前中原地区,达官贵人下葬后,都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和丝织品陪葬,但地处西域吐鲁番的阿斯塔那人,生活比较穷困,所以下葬时只能用这么一种由麻布织成的图画来陪葬,那个时代流行夫妇逝后合葬,所以在墓室的墙壁上也有这样的伏羲女娲图。
伏羲与女娲,竟遍布全球?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500年,在他们的泥板文献中也记载了生育女神造人的故事,更神奇的是,两位主角竟然也是“人首蛇身”的兄妹,这与伏羲女娲的传说着实相像。
传说起源于一个叫苏美尔人的部落。苏美尔文明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人于公元前5000年迁移到了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
后来,苏美尔衰落,直到公元前18世纪,著名的汉谟拉比继承了巴比伦城邦的王位,并通过大规模战争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
在苏美尔神话中,宁玛被誉为生育女神,他的哥哥恩基则被称为智慧之神。
兄妹俩在诸神安排的一次宴会上喝得大醉,随后交尾。
宁玛又挖来泥土,捏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恩基给他们提前设定了命运,并赏给他们面包。
此情此景,是否与中国女娲抟土造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古印度】
在公元前2700年印度河文明的神话传说中,也有一对夫妻创世之神——纳迦和纳吉,他们为百姓保护泉水、河流、井水等水源,被认为是印度的守护神。
在印度出土的有关纳迦和纳吉的壁画中,人们发现原来纳迦和纳吉也是“人首蛇身”,并且交尾在一起,它与我国的《伏羲女娲交尾图》麻布画非常相似。
【古希腊】
而到了古希腊神话,“人首蛇身”的夫妻神则变成了伊希斯和塞拉匹斯,伊希斯掌管魔法、生命与婚姻,塞拉匹斯掌管来生与生产力。
这既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通过和不同地域创世神话的对比还可以发现一些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共性,以及文化的共通性。就像人们经常所说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