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智能驾驶落地,商汤绝影走在量产前端

智能驾驶落地,商汤绝影走在量产前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21世纪商业评论 访问量:3197 更新时间:2023/12/7 23:39:21

记者丨周琦 编辑丨鄢子为

摸爬滚打6年后,商汤智能汽车业务的地位持续提升。

2022年第一季度,商汤成立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担任总裁的是晓刚,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

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领头人,是石建萍,一位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家。

技术创新离不开商业化落地,而这则由琳带队,她拥有十年的商务管理经验,经历了商汤多项原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从零到一”。

高管团队履历丰富,部门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绝影在国内设有3大研发中心和7大工程中心。

未来,绝影还将在德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加速原创技术出海的进度。

从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绝影持续推进产品商用化,收入大幅增长71%,服务客户数20个,同比上升54%,同时单客户收入也提高了11%。

绝影合作的量产车品牌则包括上汽、广汽、东风、比亚迪、蔚来、奇瑞、长城、高合汽车等。

积土成山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绝影亦如此。

商汤初尝“汽车滋味”是在2016年,参与本田L4自动驾驶研发,其提供视觉感知技术、自动驾驶芯片和嵌入式系统。

担任绝影智能驾驶副总裁的石建萍,参与了这次合作。她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于2015年拿到香港中大学博士学位。

左:商汤绝影智能驾驶副总裁石建萍 右:商汤绝影商务副总裁杨琳

“当时,我们大部分工作都聚焦于本田汽车,基于本田的车辆做相应定制功能的研究和开发。”石建萍告诉《21CBR》记者。

服务天使客户时,石建萍同时开始思考,如将商汤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应用在汽车驾驶领域。

“绝影技术团队的核心优势,在感知方向,具体包括感知的丰富度、准确度和落地速度。”石建萍告诉《21CBR》记者。

在感知方面,绝影依托商汤原创 AI 算法和模型积累,具有业内领先的环视感知算法能力,并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此外,绝影的环视感知算法BEVFormer++ 还在2022年全球知名的Waymo挑战赛中,获得感知算法冠军。

在感知丰富度上,绝影原创的自动驾驶通用目标感知体系,帮助建立自动驾驶精细化数据管理体系,能够使目标数据获取的人力成本降低94%,实现低成本的车端模型开发,目前也已投入量产项目应用。

商汤对自身的定位是软件算法供应商,这家to B企业的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 AI 核心供应商。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市场。

王晓刚曾提及,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辆新车面市,每台车几乎都安装了5-10 个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未来摄像头和传感器或达到数亿量级,其中蕴含的视觉等信息价值是巨大的。

石建萍的另一重信心,来自团队对各类型芯片的掌控度。

据石建萍介绍,在落地的过程中,团队适配了多种嵌入式芯片。“团队对嵌入式芯片的掌握和加速优化较为熟练。”

服务本田两年后,商汤开始加速研发智能驾驶。2018年,石建萍带领团队研发自动驾驶系统、L4自动驾驶车。

目前,绝影已先后获得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是陕西首个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道路运营商,也是上海首张自动驾驶小巴示范应用牌照获得者。

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

当前的新挑战是高级别智能驾驶的量产交付。“新技术商用落地,会有很多工程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石建萍介绍道。

早期,团队会选用相对成熟但未量产的原型机做实验,好处是可以将不确定性尽可能降低。

但当真正商业化落地时,需要与整个产业链配合,包括车载域控、各类新传感器的适配等。

“对厂商来说,硬件成熟度、底层软件成熟度,包括稳定性都需要持续提升。”石建萍说。

在技术不断突破性能极限的同时,绝影商务团队亦在探索如何服务客户、拿下合同,把客户从新势力厂商拓展到国内自主品牌厂商,甚至走向海外。

特种兵大队

2016年,商汤在“自动驾驶”领域只有本田一个客户。而转眼至2022年,仅上半年,绝影服务的客户数就达20家,比2021年同期上升54%,单客户收入提高11%。

6年时间,从0到1,绝影内部的商务“特种兵大队”,和石建萍带领的技术团队打配合。

“队长”杨琳,于2017年加入商汤。

杨琳团队善于抓住机会。

2018年,重庆公交发生坠江意外,让公交车、商用车的驾驶安全成为热点。如果车辆安装“安全主动防御系统”,就能提前预警驾驶员危险行为。

人工智能视觉算法能对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这正是商汤的优势所在。

杨琳团队提出想法,前装市场有潜力。

“当初也只是大致看到市场前景,谁也不敢拍胸脯说未来这块一定就有特别的高速增长,我们一开始也是愣撑着给老板报了个数,硬着头皮往前走。”她笑着回忆道。

在这一年,商汤果断推出了DMS(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并受到市场关注。该系统能够感知驾驶员行车状态,对疲劳、分心及危险行为进行预警提示,同时亦可根据驾驶员身份同步完成座椅、后视镜等个性化调节。

“最初是一些新势力车厂找了过来,想要尝试新产品。后来,几乎所有车厂都找到商汤。”杨琳回忆道。

商汤顺势推出了一整套的“智能座舱”功能,并在2019年实现量产。经过几年努力,绝影智能座舱业务已与诸多车企签下前装量产项目。

商汤绝影助力广汽ADiGO SPACE实现多种可玩性与实用性兼备的手势感

座舱市场经过几年时间培育,已变得愈发火热。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标配搭载舱内视觉AI应用上险量为45.05万辆,同比增长117.42%,继续保持高增速,主要应用为Face ID、DMS、OMS及娱乐性交互功能。

而在其公布的“2022年1-6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座舱AI软件供应商标配搭载量”排行榜单中,绝影以7.1万辆搭载上险量、15.76%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一。

“前装座舱AI软件供应商标配搭载量”排行榜

商务团队拿到订单的另一个秘诀,是深度理解客户需求,坚定不移的投入,帮助客户实现价值。

2022年上半年,上海汽车产业链受到冲击。

“当时,车厂都关心保供问题。我们与主机厂共同奋战,就算‘打飞的’,也会把货送到客户仓库里;同时,我们诸多员工也驻扎车企新车研发一线,大家共同奋战,确保客户能按计划推进量产进度。”

另据杨琳透露,在智驾板块,绝影也已经有两个大客户成功实现突破,搭载绝影L2+智驾产品的新车即将与广大用户见面。

商业化落地的核心思路在于如何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

杨琳经与团队分享“取之于势,求责于己”这句话。取之于势,思考哪些资源、规划和布局能带来更大的势能;求责于己,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变,更好的为结果负责。

杨琳表示,从最初组建团队,大家对于AI给行业带来各项突破充满信心,甚至是有一些无畏的,对技术抱有新奇感。

但当真正落地时,才发现很多难点其实很难提前预设。

“我把团队叫AI特种兵大队,其实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无人区,需要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敢打敢拼。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真正完成‘从0到1’无人区的挑战。”

2022年7月,商汤与广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智能驾驶、智能车舱、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AI工具链、超算中心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展开多层次、多样化的全面合作。

商汤与广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我觉得更多其实是时代给我们的一些机会和客户在选择我们。”

杨琳表示,绝影的技术更多是走在无人区,创新类产品需要客户给予机会,最终成就彼此,共同突破汽车智能化的边界。

量产落地

整个绝影智驾团队的重心,始终是量产落地。

用杨琳的话来说,即“一项技术如果真的要发挥更大的价值,普惠大众,就不能只能够顶天立地,一定要持续降本,让技术应用具备铺天盖地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行业去创造价值。”

要知道,目前仅配备L2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电动汽车,芯片使用数量已高达1000至2000颗,再加上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成本直线飙升。

如果单靠传感器来维持可靠性、稳定性,一旦失灵就会严重影响车辆运行。

成本问题阻碍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在降成本上,石建萍团队给出多种方案。

“客户如果选择加装激光雷达去让系统能应对更加丰富的驾驶场景,我们能够提供支持一到三颗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会为客户提供没有激光雷达的方案,控制成本,但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石建萍表示。

绝影团队也积累了一系列工具链优化经验,在做新项目时会更有效率。

“降本”本就是AI圈当下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除了绝影自身的努力,这也是商汤集团整体的核心突破口。

商汤科技从创立之初,一直大力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从系统设计、深度学习框架、算法、行业应用都形成了一整套全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

在此基础上,2021年,商汤推出的SenseCore AI大装置是支撑商汤软件平台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其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价格,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

具体以汽车业务来说,位于上海临港的AIDC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的重要算力基座。

位于上海临港的商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杨琳表示,AIDC为绝影智能汽车的数据存储、标注、脱敏、仿真训练、算法迭代到部署的整个闭环提供强大算力支持,打通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生产全流程,加速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AI模型生产和持续迭代,推动实现规模化量产。

成本持续优化,绝影的商业化亦不断提速。

杨琳表示,随着汽车产业与 AI 行业产生紧密联系,基于商汤底层能力基础,在感知、决策规划控制和 AI 云三大核心能力方面,绝影打造了驾舱云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

驾舱一体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趋势。

作为业内少有同时拥有自动驾驶和智能车舱能力的供应商,商汤绝影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圈的核心玩家。

目前,绝影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累计前装定点数量超过2600万台。

石建萍表示,量产驾驶业务的商业化路径比较明确,拿到订单后,公司的算法、方案会在更多车型实现量产。

“在服务大量的客户后,团队经验也更加丰富,客户一旦提出需求后,就能快速响应。”石建萍表示。

“商汤覆盖的行业非常多,行业之间有联动效应,这也是我们解决方案更有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石建萍表示,商汤过去在手机、互联网娱乐中的研发内容已成功转化到智能座舱中,带来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新功能行业首发,未来我们也还将持续看到更多可能。

中国汽车产业走过电动化上半场,正在进入决胜未来的智能化下半场。

自动驾驶领域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可以挖掘。石建萍相信,汽车将成为人们花费最多时间的第三大空间,仅次于家和办公室。

“头顶星辰大海,但落地过程中该踩的坑也都是一个不少要踩过的,最终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杨琳表示,绝影始终围绕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布局,我们坚定看好并持续布局这个领域。

“非常骄傲的是,绝影产品及品牌已经获得了客户信赖,下一步我们希望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去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

攻下自动驾驶,商汤绝影不留余力。

更多文章

  • 后山:夏癸与商汤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夏癸,商汤,伊尹,伏羲,仲虺,诸侯,后山

    后山:夏癸与商汤的博弈后山:夏癸与商汤的博弈——《先周时期的华夏社会》之七18夏的权柄传到了履癸——癸的手里,夏廷被癸迁回了老祖宗的故都——洛阳斟鄩。现在,考古人员确认,为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夏癸其人,“伸钩索铁,手搏熊虎”。就是说,膂力超人,能把弯曲的铁钩拉直,能赤手空拳跟熊虎搏斗。癸的酒色之欲尤其

  • 港股商汤午后涨超30%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港股

  •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钛媒体APP标签:商汤,吴尚志,ai,sensetime

    商汤上海总部(来源:钛媒体App拍摄)这两天,“人工智能(AI)第一股”商汤有点火,主要原因是233亿股迎来巨量解禁。6月30日,商汤科技(商汤-W,0020.HK)迎来首个解禁日。但早上港股开盘前,商汤科技却发布公告称,管理层自愿延长B类股份禁售期至12月29日,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98%,展示

  • 不惧商汤暴跌:“央企豪门”仍在加注“陕西智多晶”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金融棒棒糖标签:智多晶,商汤,半导体,陕西,半导体公司

    撰文 |张斌编辑 |简佳常读棒棒糖文章的糖豆对西安智多晶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智多晶”)这家西安高新区公司不会陌生,我们曾刊文、、等文章连续记录了先前的多次融资经历。就很快!智多晶的新一轮融资又来了,而且依然是豪门云集。7月底,智多晶宣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投资方为厦门火炬创投、中兵顺景、陕西

  • 商汤大模型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朝歌奕简笔标签:商汤,编程,大模型

    【华安计算机】商汤大模型发布,超市场预期交流亮点:1)商汤目前有2.7万张 AI 专用 GPU 芯片,5000匹算力,可以同步支持20个千亿规模大模型训练。支持稠密5000亿的训练,同时可以做增量训练。2)7000张 GPU 对外服务8家大型客户,实现算力 as a se­r­v­i­ce 。由此体

  • 商汤版ChatGPT来袭,中国激战千亿“大模型”

    历史解密编辑:钛媒体APP标签:商汤,飞轮,算法,盘古,大模型,chatgpt

    商汤上海总部(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带来新一轮人工智能(AI)热潮爆发,继百度、阿里、360之后,又一家大厂推出GPT大模型产品。钛媒体App获悉,4月10日,AI 公司商汤科技正式发布全新“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以及自研的中文语言大模

  • 市值冲击千亿!AI商业化持续落地,商汤前景几何?

    历史解密编辑:杨剑勇标签:商汤,人工智能,方舟,ai,其后

    文/杨剑勇上周五,商汤上涨20%,市值高达900亿港元,一天市值增加150亿。这样大幅度上涨,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与富时罗素一则表态有关。有消息指出,富时罗素日前公布消息称,获美国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确认,商汤目前不受限于美国禁止该国投资者持有其股份的制裁。故此,商汤符合资格候选为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成

  • 商汤股价暴跌45%!千亿市值灰飞烟灭,谁在疯狂抛售?

    历史解密编辑:壹号股权标签:商汤,股价暴跌,a股,股价,持股,软银

    今日股市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莫过于商汤科技股价暴跌,这家AI巨头开盘后股价暴跌45%,市值从2000亿港元跌至1000亿港元,千亿市值瞬间灰飞烟灭,商汤到底遭遇了什么利空消息?从成交量来看,是巨量下跌,截至6月30日下午两点,成交额高达46亿港元,而平时每天的成交额仅有1亿港元左右,这说明是有天量抛

  • 商汤杨帆:大模型并非单纯暴力美学,背后是大量软件工程系统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量子位标签:算法,大模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商汤杨帆,足球竞赛,足球运动员,中国体育联赛,中国职业运动联盟,杨帆(1996年)

    杨净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大模型引领的AI 2.0时代,远比想象来得更加猛烈——它以对话即入口的方式,即将改变着我们生产生活。那么对于上一波技术浪潮涌现的AI1.0公司,到底有何影响?在首届中国AIGC产业峰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在现场给出了最新思考。

  • 今年WAIC,商汤科技打造了AI的“营造法式”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商汤,营造法式,梁思成,佛光寺,waic

    1937年夏,梁思成与林徽因带着几名营造学社的助手,在山西的乡野中发现了被后人称为“亚洲佛光”的佛光寺。这一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关野贞关于“中国大地上已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75年后的今天,商汤科技在上海的黄浦江畔还原了这一场景。2022年9月,商汤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通过AI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