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到来,彻底拉开了全国各地的高温序幕。
南北方同时开启焖蒸模式,近日,中国天气网发布“全国十大焖蒸城市”,通过分析1991年至2020年的气象大数据,盘点了全国范围内热到极致的城市。
在图中可以看到,上海大暑期间的桑拿天日数高达8.8天,为“焖蒸”之最,南昌和广州以8.6天和7.9天位列二三位。
为什么湿热比干热更难熬?
人是恒温动物,自身可调节体温,当空气温度高过体温时,体内的热可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降温。
但当空气中温度和湿度均过高时,人体通过出汗散热的效率就会变低。
如果湿球温度达30℃以上,人就会感觉“窒息”般的湿热;达到35℃,人就可能因无法排汗而导致代谢紊乱,造成生病甚至死亡。
美国(NOAA)炎热指数表明,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当气温32℃、相对湿度达到60%时,体感温度就能达到37℃,体感温度还会随湿度升高而升高,相对湿度达到90%时,体感温度甚至能达到49℃。
桑拿天带给身体多重暴击
高温、高湿是一对夏日“双煞”,在它们的互相影响下,人体全身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1. 直接影响身体散热功能,导致户外工作者易发生中暑。
2. 高温积蓄体内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高湿使空气含氧量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人体的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血液黏稠、血氧含量下降、心跳变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心脏泵血负荷,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
3. 增加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情绪中暑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思维紊乱等。
4. 潮湿、不流通的空气容易滋生病菌,另外,空气中增多的过敏原会加重过敏性疾病的负担。
5. 增加儿童患感染性腹泻、孕产妇发生不良孕产结局的概率。
总结一份桑拿天生存攻略
上焖下蒸的天气,我们该如何安然度过?各科专家总结了6个要点。
1、开空调首选除湿模式
空调的制冷模式本身也可以除湿,但与除湿模式有所区别。
制冷模式时,当室内温度接近空调预设温度,机器运转强度就会降低,除湿功能也同时变弱;而除湿模式是在降温功能的基础上,还能维持一定的除湿效果。
2、注意室内外温差
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将空调调至26℃左右更舒适,有脑梗、高血压病史的老人更要注意。
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也别对着空调直吹。
3、少量多次补水
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4、调整运动时间
户外锻炼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在太阳最烈、日照最强的正午锻炼,清晨和傍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5、注意饮食卫生
建议大家尽量别太晚吃饭,以免影响代谢。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发生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心情也要纳凉
心情平静,交感神经张力就会下降,血压、心率、代谢、体温也随之下降。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祖医堂
参考资料:
[1]徐梦莲.“全国十大焖蒸城市”发布,为什么湿热比干热更难熬?.生命时报.20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