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仓颉造字,为何要挖去贫民的眼睛?

仓颉造字,为何要挖去贫民的眼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杯敬易经一杯敬红楼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4/1/25 8:41:59

图:“民”字甲骨文

有位考古学家说,回首百年挖掘,最大的成绩是发现了甲骨文“民”字。“民”由左眼和尖刀组成,一把利刃正向眼睛里挖去。

远古各部族都将战俘的左眼用尖刀挖去,或用锥子刺瞎,变成奴隶。一是便于管理,视力不好只能在原地劳作,无法逃跑;二是震慑部族,如果其他人不服从,同此下场。遭此酷刑的人,被蔑称为“民”。古时没有“盲”字,“民”就是盲,表示被蒙蔽,被愚弄的一群众人,眼睛不再是雪亮的!

考古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还发现了“卯民”、“卯牛”、“卯羊”。卯,是宰杀之意。说明商周前把奴隶“民”当成牲口杀了祭祖。后来“民”的称呼范围不断扩大,古代凡是被统治、被愚弄、被蒙蔽的群体,都称为民。

在三皇五帝看来,“民”永远与“盲”是同义词。他们手下的酷吏往往这样辱骂百姓:“瞎了你娘的狗眼!睁眼看看爷是谁。”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小民有眼无珠,请老爷饶命。”北方有个脏词儿——盲流,据说诞生于康乾盛世。

“民”除了与“盲”相同,还与“怋”、“氓”相同,都是对百姓的称谓和愚弄。氓,指为非作歹或外来低贱之人;怋,是心盲胆大、头脑简单、行为鲁莽之人。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本是“怋”的通假字。老子的本意是,没有被教化的莽夫,不懂什么是生死,君主若是开明,何必去乱杀他们呢?要及早教育他们才是正道。不是说平民不怕死,他们有父有母、有妻有子有家,哪有不怕死之理?蝼蚁尚知贪生,好死不如恶活,苟延残喘于乱世,所以自古以“蚁民”自称。至于“刁民”、“贱民”、“良民”,都只能任官老爷去贴标签。

官老爷的名言是,“在朝一日,胜过万载为民”。古时顺从国君的百姓是草民;敢于反抗的是刁民。历史的得意之笔,多是帝王史,很少有人为刁民写史立传。

从瞎眼的“民”,到“三民主义”的“民”,古今百姓不知流了多少辛酸泪。从老子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民众意识的觉醒,只是被历代帝王扼杀了而已。《说文解字》记载,“民,众萌也”,“君,独尊也”。民众像萌生的野草一样低贱,古时“民”写作“苠”,意为草民。君王则不同,尊贵无比,至高无上。孟子反其义而论之,颠覆了古文字的定位,所以朱元璋最讨厌孟子。他说,孟子若生在明朝,朕必刮之。[作者:王大路]

标签: 孟子老子草民百姓帝王

更多文章

  • 探寻汉字起源——到“华夏龙都”濮阳聆听“仓颉造字”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黄帝,颛顼,王迪,濮阳市,汉字起源,华夏龙都,仓颉造字

    图为仓颉文化博物馆广场石刻 王迪 摄中新网濮阳2月21日电(王迪)提到汉字的起源,很多人都会想起“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淮南子》《说文解字》等古籍记载中,正是这位“龙颜四目”的黄帝史官创造了最初的汉字,使得华夏文明赓续传承。位于河南省濮阳市的南乐县有着十分兴盛的仓颉文化,这里每年正月举办的仓颉庙会是

  • 关于征集仓颉庙景区“文化旅游宣传语”的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艺术报标签:仓颉,文化旅游,黄帝,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海内外宣传弘扬仓颉庙,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仓颉庙景区“文化旅游宣传语”,详情如下:一、主办单位:白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白水县仓颉庙景区管委会二、创作要求1、能反映仓颉庙的文化精髓,具有较

  • 洛南举行2023仓颉文化旅游节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新闻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洛南县巡检镇人民政府标签:谷雨,旅游节,洛南县,仓颉文化

    4月10日,2023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暨癸卯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县政府副县长张玉、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少轩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CCTV中视网文化频道、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西安广播电视台、新华网陕西频道、《人民日报》腾讯客户端、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商洛日报、商洛新闻等50余

  • 华为“仓颉”编程界面曝光,用汉字,写代码

    历史解密编辑:伦嘉禧说萌娃标签:仓颉,汉字,华为,宇宙,代码,编程语言,编程界面

    汉字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互通书信,更在于对历史的记录,对文化的传承。如果说文字是搭建华夏文明的基石,那么汉字就是经历璀璨历史河流洗礼,由文化、习俗、智慧而凝结而成的宝贵结晶。让人遗憾的是,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汉字虽然历久弥新,但在应用上,总是排在ABC后面,比如说论文,编程等。中国人自己的

  • 渭南市白水县北塬中心校走进仓颉庙研学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艺术报标签:仓颉,白水县,渭南市,北小,蔡伦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马笑妍)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走出课堂,5月27日,渭南市白水县北塬中心校屈杨军校长带队,带领北小优秀学子前往史官仓颉庙研学。首站抵达史官中心校,北小学子观看“喜迎二十大,争做好少年”的书画展。观展过程中,吕晨睿同学表现得非常活跃,“老师,您看这副图画的

  • 仰韶彩陶坊荣耀当选“仓颉供酒”!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企业圈标签:仓颉,谷雨,庄重,彩陶,陶坊,仰韶彩,传统文化

    春风轻拂杨柳枝,谷雨到来祭仓颉。4月20日,癸卯(2023)年谷雨祭拜仓颉大典在仓颉庙庄重举行,弘扬仓颉造字首创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结晶。仰韶彩陶坊凭借其至臻品质成为本次祭祀活动指定用酒,同时仰韶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军学,仰韶营销公司市场中心总监郑磊等领导受邀出席盛典仪式。千百年来,谷雨祭拜仓颉

  • 今年新春,白水县仓颉庙景区免费一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大秦微大荔全媒体标签:仓颉,黄帝,炎帝,仓颉庙碑,蚩尤,谷雨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仓颉庙景区管委会决定在2023年新春实施门票免费政策,具体情况如下:一、免费开放时间:2023年1月7日——2月7日,为期一个月,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二、游客温馨提示:1、每天开园时间为早9:00—下午17:00;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在河南南乐听仓颉造字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仓颉,黄帝,许慎,南乐县,汉字起源

    本文转自:人民网 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很多与汉字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其中,仓颉造字说广为大家熟知。近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河南南乐县,走进仓颉文化博物馆,感受先人的古老智慧。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仓颉庙。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悉,仓颉文

  • 为什么说仓颉造字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仓颉,黄帝,伏羲,神农氏,女娲,蚩尤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的文字,按照汉字演化逻辑,甲骨文之前必然还有一种较为系统的“初熟文字”。如果初熟文字的存在时间为1000年的话,那么初熟文字的源头大约就在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历史就可能真实存在。但从文献记载来看,仓颉造字的历史又的确让人怀疑,原因也很简单,仓颉造字最早出现于战国《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南乐人文历史的代表——仓颉庙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频道标签:史官,南乐县,仓颉庙,河南省,文化博物馆

    南乐县仓颉庙,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梁村乡史官村,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54亩),地上有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造字圣人仓颉的陵墓和庙宇,地下是仰韶、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是中华五千年之根基。仓颉陵是豫北地区著名的名胜古迹,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仓颉被誉为“三教之祖”“万圣之宗”。每年农历正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