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封神演义》的部长。看过相关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他的剧情一波三折:心被剖开了。那么为什么比干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呢?这还得从比干的身世说起。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在学习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天赋,一学就会。
20岁的他肩负重任。因为太过杰出,他坐上了太师的高位,辅佐商王帝懿。遗憾的是,义帝在位时,商朝的势力已经逐渐衰落。公元前1067年,义帝死后,其子商纣王帝辛继位。
比干受人之托,按照帝辛的遗嘱协助帝辛,希望能落实减税、徭役的政策,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农牧业生产。可以说,比干的提议对商朝来说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商纣王帝辛并不领情。帝辛性情恶劣,心狠手辣多疑,缺乏同理心,招致不少人吐槽。
比干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希望帝辛认清自己的错误,及时了解到西伯侯姬昌慷慨仁慈,深受当地民众爱戴。之后,比干找帝辛谈话,希望对方能像姬昌一样实行仁政。这让帝辛彻底恼火。他不但不听比干的意见,心也被挖了出来。
历史上,比干的心脏被挖了,必死无疑,之后的正史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在《封神演义》中,他并没有直接死去。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比干顺利活了下来,甚至还有力气跑出城外。这时,比干遇到了一个卖菜的老太婆。
他问对方:“如果一个人没有心,会怎样?”妇人答道:“人若无心,即刻死去。”比干听后不久就死了。.为什么他无意中过上了顺风顺水的生活,却因为老妪的一句话,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他的性命?
这是因为听了老太婆的话,比干原本想要活下去的信念瞬间破灭。他还有一个念头,如果自己没有心思,自己会立刻死去。
人失心必亡,这是常识。按照这一点,比干已经是一个死人了,但是失去信心之后,就算有姜子牙的帮助,他也无力回天。这虽然是童话,但其中也隐藏着一个道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和苦难。心若“死”了,即使别人想帮忙,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