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易经》所见古公亶父迁居周原考:兼论商王武乙与周族迁徙的关系

《易经》所见古公亶父迁居周原考:兼论商王武乙与周族迁徙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博览群书君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3/12/28 7:18:37

在商代诸王之中,纣王的知名度最高,他有着亡国之君的各种经典表现。其实,还有一位比纣王行为更夸张的商王,这就是纣王的曾祖父武乙(第二十七王)。

而且,武乙还把周族纳入商朝的附庸之列,这是姬周和殷商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故事的开端。

在史书中,武乙王是个非常另类的商王。他凶悍强健,不遵守商人传统的宗教原则,甚至对至高的“天神”不敬。

《史记》对他的描写近乎漫画:武乙下令制作了一个叫“天神”的人偶,然后表演和人偶摔跤搏斗,结局自然是武乙王大胜,人偶惨遭蹂蹒。

当然,他更有创意的戮神行为是“射天”,命人用皮袋装满血并悬挂在高处,放箭射去,鲜血淋漓而下,象征天神被射死。

这种荒唐表演的背后,是人类原始宗教中的“交感巫术”,一种用杀死象征物达到杀死本体的魔法。

不过,司马迁写《史记》时,商朝灭亡已经有一千年,他对商朝的描写难免会有些走样。

在甲骨卜辞里,商人崇拜的并不是天,而是上帝;到西周,人们才把天和上帝等同起来。所以,还原到武乙时代, 他殴打和射猎的是商人敬畏的上帝。

武乙时期的甲骨卜辞显示,商王朝最主要的军事对手有两个:一个是北土的“方”人;一个是西部的“刀方”人,刀可能通“召”, 即属于西部羌人的召部族。

当初,武丁王开西部扩张,在老牛坡分封了崇侯之国;近百年后,武乙王的重归,则让崇国更繁荣。

也是在武乙王时期,强大的商朝与避居陕北山地的姬姓周族发生了联系。

一、周族史诗所见之古公亶父迁徙

对周族人来说,从豳地-碾子坡迁居到周原是件大事,后世的史诗经常歌颂此事。当时的周族首领,是古公亶父。

不过,后世周人并不愿提及此次迁徙的商朝因素,需要我们从文献里抽丝剥茧进行还原。

先来看周人的官方叙事。

亶父为何要带族人离开豳地,去往周原?史书的说法是,周族受到了戎狄的威胁。孔子之孔伋(字子思)曾讲过一个掌故:

当初,狄人来攻击豳地的周人,勒索财物,族长亶父命令族人满足狄人的要求;但狄人还想获得豳的土地和人口,又发动进攻,周族人决心抵抗,但古公说:

“土地、民众属于我,或者属于戎狄,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为了我开战而死人,我这首领又有什么意义?”

于是,亶父拄着拐杖离开了豳地。他翻过梁山,来到了周原。豳地有很多人都追随着老族长,跟着搬家而来的有三千辆马车。从此,周人便在周原定居了下来。

这里记载的三千辆马车,实在过于夸张,因为从碾子坡的考古看,豳地时期的周人还没有马车。

《史记•周本纪》就删去了三千马车的说法,只保留了豳人“扶老携幼”追随亶父。

这个版本的迁居故事明显经过后世儒家的加工,突出了仁义的力量。不过,它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

一是周人迁居的时候,亶父拄着拐杖,说明他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而他的几个儿子应该都已经成年;

另一个信息则是,并非所有的族人都追随亶父到了周原,还有部分的人留在了豳地。

碾子坡的墓地布局表明,先周晚期墓的北侧是西周和东周墓地,说明这里一直有人居住,聚落生活一直保持着连续性;

明显发生变化的是墓葬的数量:先周早期墓葬有93座,晚期墓葬有139座,相比之下,西周时期的墓葬仅有45座,比之前少了很多,说明当时聚落人口规模发生了骤减,而原因可能就是,在亶父时代,多数居民都追随族长迁徙到周原去了。

子思讲的这个版本,虽然有后人添加的道德色彩,但仍显露了周人早期部落时代的特点:

族长没有绝对专断的权力,部落民众有较大自主权,他们可以决定是否迁徙。

但史书所说的戎狄袭击豳地,在考古中则找不到迹象。碾子坡聚落一直在延续,墓葬随葬品还有增加,每座西周墓一般都随葬有几件陶器。

说明在亶父带部分族人迁走之后,豳地并没有发生过外来征服和剧变,甚至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在持续提高。

二、“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商王与周族迁徙

既然豳地-碾子坡并没有什么外来威胁,为什么亶父和族人还要迁徙?其实,这是武乙王西部大扩张的副产品:

商朝希望招募一个仆从部族,让他们定居到周原,充当商朝的附庸和马前卒。这才是姬周族来到周原定居的根本原因,因而也是周人灭商后不愿再提起的历史。

但有一份文献暗藏着这段往事。在周文王创作的《易经》中,有些卦的爻辞涉及当年亶父迁徙周原这一事件。

比如益卦。这个卦名,顾名思义,就是获得利益。它的六四爻辞是:“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高亨认为,“依”是“殷”的通假。和周人首领打交道的这位“中行”,在《易经》中出现过好几次。

“中行”的字面本意是行军最中间的行列,可能代指战车,因为战车走在道路中间,步卒走在两边。

所以,整句翻译为白话是,有人乘着战车来告诉公(亶父):“跟我走,为了殷商朝,你们这个小国搬迁一下,这对你们也大有好处。”

这位乘马拉战车深入豳地、劝说姬周族首领搬迁的人,很可能是崇国的国君——崇侯。

崇国是商朝经略西土的基地,武乙王亲征关中自然需要崇侯提出各种具体方案。

接着看需卦。该卦的主要内容是周人投靠商朝之后为商朝捕猎俘虏的各种经验。它的上六爻辞比较特殊,记载的不是捕俘,而是几位贸然来访者:

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穴,是亶父在豳地的窑洞。《诗经•大雅•绵》描写过豳地生活:“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意思是说,亶父住在从黄土上掏出的洞穴里,还没有建造房屋。

在爻辞里,三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族长的窑洞,虽然亶父不知道这三人的用意,但还是以礼相待,最终的结果是,大吉。

不速之客为什么有三位?因为殷商时代的马车只能承载三个人。需卦把这一条放在了最后(上六爻),因为全卦主要是讲周人为商朝捕俘的经历和经验,而这条则是追溯他们为商朝服务的起因:当初乘马车而来并钻进亶父窑洞的那三个陌生人。

再看升卦。该卦的内容都是关于遇到机会而获得升迁的。它的卦辞是:“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意为,举行大祭祀,去拜见大人物(商王),不需要担心,去南方的征途吉利。

对于豳地-碾子坡来说,周原在南方,亶父去往那里就是南征。可能当时武乙王驻扎在周原,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块荒废的土地。

至于亶父具体的行程,应当是沿着泾河河谷向东南方向,出了山地之后再折向西,然后到达周原。

三、古公亶父经营周原

升卦的六四爻辞是:“王用亨于歧山。吉,无咎。”说的是亶父到达岐山下的周原,拜见了武乙王,武乙举行祭祀,同时招待了这位异族番邦的小头领。

周人的史诗《诗经•绵》,记载的就是亶父带领周族迁居到周原的大事件。

该诗的开头部分,是亶父和夫人对周原的首次考察。他的夫人是“姜女”,也就是在豳地娶的姜姓(羌人)女子。

豳地周边是姜姓戎人,这种姬姜联姻很正常。后世周人尊称亶父夫人为“大姜(太姜)”,她生了泰伯、仲雍和季历

亶父夫妇可能是骑着马跟随“中行”的战车岀发的,所谓“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去拜见王才是“朝”,史诗中虽略去了商王武乙,但用词仍留有痕迹。

他们出山地之后,沿着一片水泊向西走,就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

益卦的六二爻和六三爻也是记录这次朝见的。六二爻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说的是有人赠给 (亶父)一只占卜用的龟甲,价值二十串海贝,用它占卜得到的结果会很吉利,不可违抗;(武乙)王还在这里祭祀了上帝,很吉利。

羌、 周等西部族群本来没有用龟甲占卜的习惯,他们只会用牛马的肩胛骨,碾子坡虽出土了很多这类卜骨,但从没有龟甲。龟甲占卜是商人带来的习惯。

六三爻记载的是亶父朝见武丁王的细节:“中行告公用圭。”意思是,那位招募他来的“中行”教他如何用玉圭朝拜王。

这条爻辞还说,用益卦来占卜战争,没有灾祸,会捕获俘虏。

到了周原后,亶父认真地观察环境,发现这里有广阔而平坦的草场和树林,很容易开垦成大片农田,长出的苦菜也像麦芽糖那样甜,正所谓“周原腆腆,堇荼如饴”。

总之,周原比豳地-碾子坡局促的沟谷好得多,占有和开发这里,周族人口会增殖很多倍。

于是,亶父开始考虑迁徙大业。他在龟甲上凿了小坑进行占卜(爰契我龟),结果是, 就在这里留下,现在正是好时机,应当在这里修建房屋,正所谓:“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其实,亶父和姬周族在这之前对周原也会有所了解,毕竟碾子坡到这里不算太远。但之前这里不安全,不仅有满怀敌意的野蛮部落在此活动,强大的商朝-崇国军队也时而前来屠戮破坏。如今有了商王的首肯,这就完全不同了。

最后,《诗经•绵》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记录周原的建设工作。亶父一路安慰追随他的民众,最后在周原停下来。

他先在原野上规划,确定各宗族占有的疆界以及村舍和田亩的方位,然后是各种分工和任命,如司土(司徒)和司工(司空),让他们带领民众建设家宅。最先建好的是周族的宗庙,供奉自姜嫄、后稷以下的历代族长。

和《生民》歌唱后稷的农耕事业以及《公刘》颂扬公刘迁居豳地一样,《绵》也洋溢着欢快、昂扬的情绪。

这些史诗都喜欢用排比,罗列先民的种种劳作场景。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版筑夯土墙,先拉绳子画出笔直的墙基,再埋柱子,固定两面木版,中间填土夯筑牢固, 然后固定更高一层木版,继续向上夯筑。

夯土版筑需要密集的协作劳动,周人便唱起节奏明快的歌谣来协调动作。周人史诗的四字句,很可能就源自集体劳作时的“夯歌”。

当上百堵土墙同时动工,轰隆隆的夯筑声比鳄鱼皮鼓还响亮:“拣之碘陝,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蓉鼓弗胜。”

周人还建起“皋门”和“应门”,说明中心聚落有两层土墙和环壕防御。周原考古还没有发现先周夯土城墙,甚至连亶父时期的建筑遗存也没有。

可能在立足之初,周人的工程建设规模还很有限,能留下的遗迹更是微乎其微。但亶父时期的周族,像是一颗种子,体量虽小,但只要落在合适的土壤里,就有长大的可能。

《诗经》还记载说,周族初到周原时,这里的原野上长满了树林和灌木,并且有和周人敌对的土著部族“混夷”和“串夷”。

所以, 周人在砍伐树林上投入了很多劳作,他们挖掘土壤里的树根,平整土地,开垦农田,而当树林消失,串夷部落就逃窜走了。

在后世周人的史诗里,亶父被尊为“大王”(太王,古老的王), 他迁居岐山之阳的周原,也被描述成周人“翦商”事业的开端。

但在亶父的时代,周族还完全没有挑战商朝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有称王的非分之想,这应该都是周朝建立之后对历史的改造。

不过,这首史诗措辞颇有些狡猾,它说亶父“事实上开始了翦商大业”(实始翦商),其实正是为了遮掩当时还没有这种现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日]白川静:《西周史略》,袁林译,三秦出版社,1992年。
  2.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
  3. 尹盛平:《西周史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更多文章

  • 南宫家族始祖南宫适,被周朝封到了何地?考古发现揭开了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南宫,考古发现,周公旦,姬昌,商朝,姬发

    南宫姓的始祖叫南宫适(音kuò,又称南宫括),商周交替时的重要人物,曾参与拯救姬昌,后又俘虏商朝铁杆盟友邗国和黎国的国君,以及参与武王伐纣。《封神演义》中,南宫适与散宜生齐名,是西歧元老,官拜大将军,姬昌赴朝歌时,曾命“外事托于南宫适”,伯邑考进京时,也命“军务托付南宫适”。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曾对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姜王后,被姜子牙封为太阴星,而不是天后星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纣王,妲己,女娲,先秦,姜子牙,天后星,姜王后,太公望,中国动画,封神演义(漫画)

    在《封神演义》中,姜王后是是非常特殊的,她是真心真意为了商朝好,为了纣王好的。但是纣王却为了妲己,胡作非为,姜王后想阻拦都阻拦不了,甚至还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连眼睛都没有了。这还不止,姜王后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也被纣王派人追杀,还好后来被十二金仙中的广成子和赤精子所救,并收为徒弟。所以纣王的做法

  • 《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历史中其实未必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纣王,姬发,妲己,武王,帝辛

    前言: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妲己相比,姜王后不够年情、不够媚惑、不够有心机,所以失去帝辛的喜欢。但是换一个角度,姜王后因其身上的贤,最终位列仙班,这是苏妲己望尘莫及的。历练,成仙。是《封神演义》永恒的主旋律。而历练,大多时候用“悲剧”表现。姜王后作为纣王的原配妻子,在塑造妲己反面形象时,起

  • 封神榜:姜王后真的是无辜惨死么?听听女娲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女娲,纣王,妲己,杨妃,宜修,皇后,姜王后,神话剧,神秘题材电视剧,封神榜(1990年电视剧)

    导语:最近女娲总是在宫里打喷嚏,隐约感觉被世人议论“纵狐行凶”乱杀良民,以至于令无辜的姜王后惨死。更有好多网友在她的微博下留言声讨:“女娲你太狠了吧?姜王后到底哪里对不起你了,你那么迫害姜王后,还要诛杀人家的儿子?”“就是就是,纣王调戏你,你去找纣王算账啊,让他身患恶疾,无药可救。为啥要残害人家的老

  • 海王2将删除艾梅伯戏份并重选女主

    历史解密编辑:鞭牛士标签:海王2,约翰尼·德普,妮可基德曼,希尔德

    鞭牛士 6月15日消息,据外媒JustJared报道,《海王2》将删除艾梅伯·希尔德的戏份,并重新选女主湄拉的演员。华纳在试映《海王2》后做出该决定,杰森·莫玛和妮可·基德曼也会参与重拍。然而,据TMZ报道,希尔德的发言人否认删戏份消息,他表示:“谣言从第一天起就从未停止,仍在继续,这是不准确、冷漠

  • 海后艾梅伯:我还爱着德普啊!

    历史解密编辑:漫威饭标签:约翰尼·德普,爱着,艾梅柏,希尔德

    最近艾梅伯参加采访,谈到了对德普的看法,表示 我绝对还爱着他。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他。 我尽自己所能让这段破碎的感情恢复正常。 我对他没有任何不好的感情或恶意。 我知道这可能很难理解,但也可能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曾经爱过任何人,那应该很容易理解,大家看一下视频 6月2号的时候,德普跟艾梅伯长达6年的官

  • 《海王2》或删掉艾梅伯戏份换人重拍

    历史解密编辑:文娱前线标签:海王2,约翰尼·德普,妮可基德曼,华纳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又来给大家分享资讯了。北京时间6月15日消息,有爆料称《海王2》将删除艾梅伯·希尔德的戏份,本来由她出演的女主“湄拉”也将重新选演员进行拍摄,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据了解,消息源称华纳是在试映《海王2》后做出该决定,透露杰森·莫玛和妮可·基德曼也会参与重拍/补拍。而随后,又有媒

  • 德普艾梅伯

    历史解密编辑:橘子娱乐标签:约翰尼·德普,家暴,娱乐圈,艾梅伯,女权

    2022年娱乐圈口碑逆转幅度最大的女星,可能非德普的前妻艾梅伯莫属(吃瓜)在这场胶着了近6年的情感纠纷里,艾梅伯从昔日的女权斗士,一瞬间败落为“疯女人”“精神病”和“安婊”↓曾经的斗志昂扬和胜券在握,与今朝在庭审席上的无限落寞对比起来↓也是蛮让人唏嘘的(胡子)德普胜诉后网络上对艾梅伯的辱骂和吐槽当然

  • 商朝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接替闻太师出兵征讨西岐,他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商朝,西岐,闻太师,姜子牙,邓禹,刘秀,封神演义,三山关,邓九公,孙西岐,封神演义角色列表,闻仲,军事法,国防政策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商纣王为了平定西岐姜子牙和姬发的叛乱,派出了三十六路大军征讨。商朝的三山关总兵邓九公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闻太师兵败绝龙岭后接替了商朝大军主帅的位置,率领大军讨伐西岐,给姜子牙大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的女儿邓婵玉的五光石犀利无比,打得哪吒、黄天化等将领苦不堪言。他的先锋官土行

  • 邓九公为何愿意把如花似玉的邓婵玉嫁给土行孙?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邓婵玉,姜子牙,妲己,纣王,西岐

    纣王从费仲尤浑口中得知苏护的女儿苏妲己貌美,便召见苏护,想要把妲己纳入后宫。但苏护听了之后,心中恼怒,当时便回绝辱骂纣王,更甚至在午门题诗反商。言称,冀州苏护,永不朝商。按理来说,苏妲己嫁给纣王,那不说郎才女貌,最起码也不会辱没了妲己。而且苏护成为了纣王的岳丈,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或许还能成为商朝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