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G时代,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上云入网的智慧社区、智慧工厂、智慧矿山等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于是,运营商们的各种云业务、信息化应用项目自然也就更多了。
得益于运营商得天独厚的云网融合资源及长期积累下来的政企资源和良好的客情关系,运营商们则在云计算及政企市场上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这运营商三朵云的市场规模有了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及科技企业的云计算业务则变得增速放缓。这样看来,貌似今后运营商将成为云计算及政企市场上的新巨头。
可有意思的是,真要仔细去观察运营商的云计算及政企项目后却发现在很多项目里运营商们却更多只是充当着系统集成方的角色。
具体到项目里的落地、执行中的一些产品、应用、服务等基础工作则要么引入科技公司、ICT厂商及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产品再整合集成,要么就是与科技公司、ICT厂商及互联网企业合作搞定制开发后再交付。还有更彻底的则是拿下项目后再各种外包出去给科技公司、ICT厂商们去做。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与建筑、安装工程里的总包与分包的关系有些类似了。当然,做总包可比干苦活要轻松且舒服多了。可要是经常这么轻松且舒服的做项目,让运营商沉迷于“集成商”、“总包”的角色后,他们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对于运营商来说,做集成商或项目总包方显然要更容易些。运营商本身就有网络资源,也不缺各种专业资质,还有央企的身份。这在参与竞标时就是天然的加分项。同时,长期积累下来的政企资源和良好的客情关系也更加有助于在后期项目的运维及验收、结算。
这么一来,做集成商可就顺风顺水了。自身不需要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产品实力和开发、服务能力。只要在拿下项目后,自己出网络再维护好客户关系,平衡好各方利益就行了。至于项目需求的落地执行这些需要啃骨头的苦活、硬活则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的技术、产品来完成整合集成,或是定制开发,甚至分包、外包给科技公司、ICT厂商这些第三方去做就行。
这样可既节省了人力成本,也让自己少了研发的麻烦。拿来就能用,用完还能换的模式。可真是轻松、省事且舒服。
值得一提的是,集成商、总包方往往又会获得非常巨大的账面收入。而这对于需要完成各种KPI考核指标的运营商各级相关参与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因此,在一些数字化项目中,运营商们也更喜欢做“集成商”的角色。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借助自身优势资源做集成商、总包虽然舒服。但实际上在自身技术开发、创新方面的问题及短板却依旧会存在。
而过去,运营商们可一直都有不注重创新,技术及产品端能力相当匮乏的老毛病。有时甚至不得不依靠科技公司、ICT厂商及设备厂商们提供技术支持来解决运维中的一些问题。
尽管这几年在重视研发及创新的变化下,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核心产品、技术和服务。但其实在基础研发及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方面可还是比不上科技公司、ICT厂商的。
只不过,现在正好遇到了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市场红利期。只要能拿下项目获得市场份额,这些能力不足的问题及短板都可以被忽视。
可要是一直沉迷与集成商、总包方的轻松舒服而迟迟没有解决在技术、产品、服务及创新能力方面发展滞后的问题,更没有在实际项目中去不断打磨、锤炼自家的技术开发及服务能力,估计今后的发展中也只能靠着优质资源而生存了。
当然,真要能躺平且能躺赢也行。但可惜市场发展可能不会给这个机会。且不说三大运营商之间还有激烈的竞争。就是互联网公司及科技企业、ICT厂商们也一直还在市场上拼命的在卷。
而一旦数字化转型这个新兴需求的红利期过去又变成如个人市场一样要拼存量经营、卷技术、卷服务之后,沉迷于“集成商”而在技术、产品、服务及创新能力方面发展滞后的运营商可能真的就很难在竞争中再拿到项目了。
毕竟,不管是什么数字化应用,网络都只是连接的管道;而真正能发挥更多的价值的地方却都产品、技术与服务这些领域上。
看来现在云计算及政企市场上风光无限的运营商们,还得把自身内功修炼好。可别沉迷与当轻松、省事且舒服的集成商。万一过度沉迷集成商的角色,估计以后可有想哭但是哭不出来的苦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