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帝内经通义解读阴阳离合论

黄帝内经通义解读阴阳离合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何苦登楼觅闲愁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2/1 5:15:40

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俗传遇长桑居,授以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此虚言耳。今人不明经络,止读药性病机,故无能别病所在。漫将药试,偶对稍愈,便尔居功,况亦未必全愈;若一不对,反生他病,此皆不知经络故也。

我们一起来看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经脉是如解读的。

先看原

黄帝问曰: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解读: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及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著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著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现代中医讲究阴阳表里脏腑血脉,现在有精密的设备仪器可以观测到身体内部的脏腑血脉流通,但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了解到身体内部构造的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我们祖先的智慧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神秘一点。

我们后来的学习者,应该十分感谢先贤遗留的古典文化,让我们能继续向医学更高深的领域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新时代环境,能更好的为人们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努力。

更多文章

  • 安徽黄山举行癸卯清明祭祀轩辕黄帝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民俗,祭典,黄山市,安徽省,安徽黄山,轩辕黄帝

    中新社安徽黄山4月2日电 (赵强 王晨璐)癸卯清明黄山祭祀轩辕黄帝典礼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黄帝广场举行,各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等1500余人汇聚于此,共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4月2日,航拍癸卯清明黄山祭祀轩辕黄帝典礼。(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樊成柱摄当日,祭典分为礼祭、乐祭、舞祭

  • 40多名外国留学生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央广网标签:孔子,仙都,缙云县,轩辕黄帝,黄帝文化

    央广网丽水2月14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 通讯员 刘晓玲)黄帝缙云,人间仙都。近日,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赞比亚、津巴布韦等10多个国家的40多名留学生代表,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0位中外本硕博学生一起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40多名外国留学生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央广网发 缙云县黄帝文化

  •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内经营养学)03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养生,六腑,肉果,通於,黄帝内经,内经营养学

    第三章 谷、果、畜、菜、药的不同营养作用 《藏气法时论》:论日常食物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谷肉果菜,无毒,可以使病尽帝曰:有毒無

  • 走,跟着“黄帝天团”一起去寻迹最早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豫记标签:九星,华夏,商朝,中华文明,黄帝天团,神话传说

    话说“黄帝天团”六大成员强势回归后,他们伫立在九州之上,鸟瞰神州大地的波澜壮阔,黄河流域的文明之光,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在郑州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一处处厚重的遗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穿越历史时空,精彩串联起古都静静流淌的千年文脉。有感于子孙后代们兢兢业业,拼搏奋斗的不易成果,黄帝脑里闪过一念:不

  • 黄帝故里之争可休矣!深度解读先秦史料看黄帝如何从神话走向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帝,神农氏,孔子,少昊,蚩尤,司马迁

    中央天帝-黄帝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中国人,又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老外搞不懂,为什么一个传说中的炎黄故里,中国有些地方人争得你死我活。这事,真知堂认为:从根源上讲并不是为了抢资源,而来自骨子里对炎黄二帝的深层次崇拜。那么,黄帝到底是哪的人呢?翻遍先秦史料,真知堂发现:黄帝只是春秋时期祭祀的上古大神-五

  • 先秦:人文始祖黄帝之母附宝与有熊国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神农氏,始祖,熊国,轩辕本纪,少典,熊国君

    我们是炎黄子孙,这是刻在我们血脉中的记忆。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们确定的信息已经很难考证了。古籍中散乱地记载了他们的一些信息,至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也难以判断。但炎黄二帝的传说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我们先人对于上古的记忆,只是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关于黄帝的出生

  • 涿鹿之战,黄帝如何战胜蚩尤?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需要我们标签:蚩尤,部族,黄帝,神农氏,涿鹿之战,神话传说

    作者:晋客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战役经过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

  • 黄帝内经:人体与天地对应合一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黄帝,经脉,六腑,水谷,髓海,黄帝内经

    “天人合一”的人体五脏生成理论导读语:人体结构最重要的器官是五脏,五脏统领着人体的所有器官。五脏是怎么生成的?五脏来源于五味-五行-五方,而五方则对应于五时(四时)。《上卷素问篇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

  •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拜祖,盛大,大典,癸卯年,河南省,黄帝故里

    中新社郑州4月22日电 (记者 李贵刚 韩章云 李超庆)4月22日,中国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当日,全新开放的黄帝故里园区旌旗招展、庄严肃穆。拜祖大典仍延续“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以及“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

  • 黄帝之战蚩尤的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族人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蚩尤,神农氏,黄帝,涿鹿

    民间故事:黄帝之战蚩尤的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族人去了哪里?在各个氏族中,蚩尤的九黎人杀戮最为残暴。周围的氏族对他进行了数次攻击,但都失败了。黄帝趁势击败了各族。、黄帝、蚩尤,势均力敌。黄帝居中原,炎帝居西,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里国君。炎帝数次进攻蚩尤都没有成功。后来,黄帝收服了炎帝。黄帝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