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欣尧:结缘党报担任校对

田欣尧:结缘党报担任校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潍坊新闻网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3/12/26 2:20:43

1962年,昌潍大众报社印刷厂出席潍坊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誉称"群英会")代表合影。后排右一为田欣

田欣尧近照(2022年3月1日拍摄于其家中)

  田欣尧1934年12月出生于昌乐,1949年6月至1963年2月,参与军报《战勤报》、两个时期的《昌潍大众》及《潍坊市报》的校对工作,与党报结下深厚感情。70多年来,当年鏖战报刊的情景时时萦绕脑海,浮现眼前。

  少年投笔从戎担纲军报校对

  1948年8月,田欣尧进入昌潍中学师范部就读,1949年6月,解放军到该校招收报社工团人员,14岁的田欣尧响应党中央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毅然投笔从戎,成为第三野战军后勤部战勤报社的一名校对。

  《战勤报》创刊于1948年10月6日,是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整编为三野)、华东军区后勤部机关报,报社驻益都县(今青州市)小赵庄。1949年7月,中共昌潍地委创办《昌潍大众》时,成立昌潍大众报社印刷厂,部队为支援地方建设,将战勤报社人员和设备全部移交给昌潍地委和新华社昌潍支社,田欣尧成为昌潍大众报社印刷厂一员,也是昌潍大众报社首个校对,因报社挂着新华通讯社昌潍支社的牌子,所以他既要校对报纸,又要校对新华社通讯,"从此,我与党报结下不解之缘。"参与印刷党报是田欣尧此生光荣的起点。

  他在接受党组织和领导口头教育培养外,每天读党报、受教诲,政治觉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参加工作三个月,即在昌潍地直机关几十名青年中脱颖而出,他加入新青团,因单位只有一名团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他被破例编入刚公开的党小组,此事一时间在地直机关传为奇谈和佳话。

  主动摇轮印报累得眼冒金星

  当时,报社和通讯社人员实行供给制。田欣尧的供给证上注册为新华社昌潍支社,享受供给制待遇,除伙食和日生活用品外,每月只发一斤猪肉钱的津贴,生活很艰苦;生产工人薪资低,勉强维持生计。

  印刷厂的条件差,草顶民房破旧、黑暗(无电灯)、冬夏热、不透气,他们在里面辛勤工作,经常无偿加班。生产设备是人力摇动的旧机器,田欣尧干校对之,主动到印刷车间帮助摇轮印报,轮子大,重约百斤,他个头矮,累得眼冒金星、汗流浃背也不肯休息,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有同事问他:"你是共产党员吗?"他说"不是",同事不信:"共产党还没公开,你不好承认是党员,你真谦虚。"

  厂里没钱买铸字机和字模,铅字常年磨损,印的报纸字迹很模糊,无奈靠刻字工修整铅字,甚至靠手工刻字补充用字。面对重重困难,职工们没被吓倒,他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和拼搏精神,哼着革命歌曲,攻坚克难,齐心协力排印党报。车间里、食堂里、宿舍里,不时传出铿锵有力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球场博弈的喝彩声此起彼伏,一派团结、紧、严肃、活泼的革命景象。

  1950年4月,《昌潍大众》(前期)停刊,印刷厂改名昌潍大众印刷厂,5月随昌潍地专机关、军分区从益都县迁来潍坊市区,并实行企业化,面社会揽活,他恋恋不舍地与日夜排印的党报分别,调到营业部干会计,印刷厂也多次更名,1951年7月改为山东潍坊印刷厂。

  精兵强将组成报班任务繁重勇挑重担

  1959年1月1日,《昌潍大众》复刊,7月以后以厂养报,将承印厂潍坊印刷厂划归报社,改名昌潍大众报社印刷厂,田欣尧得以再次参与到党报印刷中来,干的还是校对的活。

  这次承印《昌潍大众》前,一名校对员因出了差错被双开,厂里整顿,此后没人愿意干校对,更不愿做任务重大、风险也大的党报校对员。厂领导动员田欣尧重回校对岗,负责《昌潍大众》校对工作。他喜欢校对岗位,对党报心怀敬意,经再三考虑,决定挑此重担,再苦再难也得干好。

  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一人一月26斤粮不够吃,几乎饿着肚子上班。为印好党报,厂伙房蒸菜团、炖甜菜、煮萝卜片和南瓜,做地瓜面窝头、玉米发糕,给人加能量。

  印刷厂承担着地委机关报《昌潍大众》和潍坊市委(县级)机关报《潍坊市报》的印刷任务。为了更好地印好两份报纸,他们从各工序抽调21名精兵强将,组成报班,从组织上给予保障,田欣尧是报班成员之一。

  报班每天下午2时30分开会、学习,3时30分上班,先印《昌潍大众》,零时前后再印《潍坊市报》,正常情况下要连续干到凌晨二三时。若是遇到改版较大或等稿,干到凌晨四五时也是常有的事。天天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大家饥肠辘辘,精疲力尽,但在党报的鼓舞下,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彼此鼓励,连续奋战。

  打破常规改进流程提高效率及早付印

  "印报纸时间性强、政治性强,任务重、时间紧,准时付印的压力使人透不过气来。"回想当时的情形,田欣尧感触颇深。在压力之下,他倡导报班打破常规,开拓思路,因时制宜,合理调配力量赶抢时间。

  针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忙闲不均,有窝工现象,报班拣完字后,留几个人补充字架,便于次日用字,抽调拣字工到校对或排版岗,有读稿能力的拣字工读稿,校对只看版样,这实际增强了校对力量,缩短了校对时间,其他人给排版工打下手,压缩排版时间。

  田欣尧带着三名校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责任感和技能,规范流程,重要稿件仍三校付印,一般稿件由三校付印改为二校付印,二校、三校由四人两个时段完成改为三人一个时段完成。这样既节省人力,又减少工时。

  改进拣、排、校程序,由分时段、整版、二人校对一个多小时,改为同时化整为零、多人校对十几分钟。即一个版排好后,田欣尧将其剪成若干块,全体校对员分头干,随校随拣随改版,穿插作业,彻底消除各工序有人干、有人闲的窝工弊端,生产进程缩短四分之三。

  完工后,大家憔悴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微笑,爱唱歌的小青年也即兴哼唱一曲。大家辛苦并快乐着,拖着疲惫的身躯,怀着愉快的心情,归心似箭把家(宿舍)还。报班一盘棋,排印《昌潍大众》期间从未出现重大政治性、技术性差错。

  在工作中学习做党的宣传员

  通过校对党报,田欣尧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政论性文章,工作之余再认真学习《昌潍大众》《人民日报》等,把报纸当成教科书,自己消化吸收后,每周一次给全厂职工作时事政治报告,是党的宣传员。由于在排印党报中成绩突出,厂领导和职工们推选他出席1962年"潍坊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他由此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昌潍大众》1963年停刊后,印刷厂改名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直属山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主要承担书刊印务,田欣尧再次从校对岗转到会计室。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和姿态要求自己。1983年,年近半百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84年起代印《潍坊日报》,他担任排字车间副主任,参与《潍坊日报》印务管理工作,1994年从印刷厂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离休。

更多文章

  • 新尧片区,规划变化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南京金刀客标签:拆迁,新尧片区,住宅用地

    近日,新尧片区的规划有大变化!《南京市新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NJDBa021-01、08、10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规划修改的背景:为推动尧化片区城市更新建设,加快实现区域城市形象与空间品质整体提升。正如公告的标题所示,本次修改了三个规划管理单元,具体位置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两张图:下面,我们一个一

  • 尧木子‖ 独处是最好的良药

    历史解密编辑:饶小馨标签:晨光,谷雨,月光,书页,孤岛,尧木子

    1‖ 听雨凌晨两点的窗外风在摇曳此时,我想做一个拾光的人捡起一些晨光,暮光和凌晨两点的几分清冷的月光端起一杯凉白开试图,觉醒在旧的书页里翻寻不到那个渐近模糊的坐标窗缝间一杵臼的月光落在扉页上,叹谓抚一缕光的影如远渡的异乡人沉重于对故乡的情愫我深呼一口气听一滴水落在谷雨前夕2‖ 孤岛它就在我面前矗

  • 我是民营企业家丨倪奉尧:用管道科技守护“城市生命线”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管路,倪奉尧,生命线,民营企业家

    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倪奉尧:用管道科技守护“城市生命线”□本报记者齐静 孟一本报通讯员 马伯群日前,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宏股份”)副董事长、总裁倪奉尧刚领完济宁市颁发的“企业攀登·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便赶回公司研发中心,调度新型柔性输氢非金属复合管道项目的研发进

  • 桐梓尧龙山:万亩梯田“稻”出好“钱”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梯田,水稻,稻田,翻犁,粮食产量,桐梓尧龙山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水稻苗床管理。人勤春来早,犁田打耙忙。四月的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一丘丘梯田在阳光照射下,波光荡漾。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梯田翻犁和水稻苗床管理,为即将到来的水稻栽植打好基础,种下秋收的希望。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梯田翻犁。“目前要按照规范

  • 《论语》第二十篇:尧曰篇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孔子,论语,天下,子张,法度

    第二十篇:尧曰篇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原文】20•1 尧曰(

  • 尧木子|| 至此是闲人

    历史解密编辑:饶小馨标签:乘风,安宁,阡陌,龙王,尧木子

    孤魂野鬼而已(尧木子 拍摄于老君)孤魂野鬼而已危险的四月是正午刹那的一束光打在脸上刺痛它习惯蜷缩在篱笆墙角在睁眼与闭眼之间踟蹰风惊动了旁边的斑蝥,蝼蛄而它噤若寒蝉在本不该出现的季节夜莺鞭挞它余悸在风与五月屏息那乌鹊,绕树三匝翻滚,呐喊无止境的空白葡萄树下的伫立狐狸缠绕乌鹊的那条枝左右摇摆明了,明了沉

  • 尧塘街道:水湟路路灯工程竣工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尧塘,金坛区,灯杆

    近日,尧塘街道水湟线路灯新装工作已基本完成,崭新的灯杆笔直地矗立在道路一侧。夜幕降临,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据了解,水湟路位于尧塘街道迎春村委范围内,作为X306县道的一部分,行人车流较多,是连接金坛区与武进区的重要道路之一。原有路灯为村党总支建设,已年久失修,

  • 尧让舜,舜让禹?别当真,尧和舜经历的噩梦,史书中都能找到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不停歇标签:孟子,史书,孔子,李世民,尧舜,儒家

    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虽然建立者是启,但功业的奠基者却是启的父亲禹。按《史记》、《尚书》和《国语》等古籍记载,禹的父亲鲧是夏族首领,才能不行,治理泛滥的洪水只知道用堵的办法,结

  • 专注移动安全新基建,辰尧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历史解密编辑:猎云网标签:融资,终端安全,移动安全,辰尧科技

    近日,零信任接入和移动安全的创新企业北京辰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是国投美亚基金。辰尧科技成立于2021 年 10 月,核心团队具有15+年的网络安全,移动安全技术积累,经历了国际国内企业数字化演进及移动安全产品的演进,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致力于为企业、机构和组织提供领

  • 吴其尧|英语中的“茶”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红茶,英语,下午茶,茶点,英国

    中国人饮茶的风尚在七世纪的唐代已经盛行了。那时日本派了大批“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自然也学会了中国人的饮茶。但是日本真正开启饮茶之风却要晚至十五世纪,日本从中国移植了茶树,由于种植面积广,茶叶产量足以供给日本人饮用,于是饮茶之习蔚然成风。除了日本,最讲究饮茶的国家就是英国了。但英国人懂得饮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