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大臣图尔格战功累累为何现在名气不大

清朝大臣图尔格战功累累为何现在名气不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78 更新时间:2024/1/19 6:47:32

图尔格是清朝的大臣、将领,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和战役有关,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己巳之役,那么在这场战役中,图尔格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图尔格生平事迹有哪些呢?

己巳之役是皇太极发动的首次入关伐明的战役,目标直指北京,鉴于明军宁锦防线的坚固阻挡,皇太极率着部下绕道蒙古科尔沁,之后由北南,直奔北京。这场战役后金取得了很大胜利,皇太极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决定返回沈阳,临走的时候他布置下了任务,加强对已攻下的四个城的防守,图尔格要守住的是滦州。

当时图尔格和纳穆泰分头固守,打退了明军的多次进攻,有时明军还被精兵驱至堑壕之外,可是在明军的的轮番进攻之下,纳穆泰渐渐地感到不支,图尔格派了副将阿玉前往支援。阿敏刚到,看见一个明军手执大旗,想要乘云梯上城楼,于是他就把他杀了,明军大乱。此时,阿敏听说滦州被围,只派了百人增援,这百人在半路被明军所歼,一时间图尔格觉得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能抵抗敌人了,所以他决定放弃滦城,到永平去可是阿敏决定放弃永平,图尔格劝他不要放弃,阿敏不听,命令图尔格掩护,自己率兵返回沈阳。

回到沈阳后,皇太极知道此事大怒,他对于阿敏把俘虏带回来却不把他的士兵带回来这一行为很生气,同时他也因图尔格没能力劝阿敏儿削其世职。虽然在已巳之役中图尔格被降罪,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他的功劳远远的大于他的过错,所以此后他也被多次加封。

在清朝的开国战争中,图尔格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他一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而且屡立战功,非常受皇太极的赏赐。并且在皇太极设立的八旗中,他是八大臣之一,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图尔格的重视。

后金天聪三年八月,皇太极亲自率部伐明,攻大凌河城,图尔格受命随正白旗“固山额真”围城东北。城中明军突然冲出城来,攻击后金的军南炮台,危急时刻,图尔格来不及上马,徒步与明军展开厮杀,一举将明军击退。这次战役中,图尔格的功绩无人能及,更加受到皇太极的赏识。

同年十月,后金军开始攻打锦州,图尔格受命皇太极率领护军,驻扎在锦州与松山之间。夜间,当明军从锦州赶赴松山时,图尔格中途杀出,斩杀了20余名明兵,明军大败,纷纷投降。之后,图尔格率军掠夺松山,大凌河城随即被攻下。这几次战役中,图尔格功不可没,战绩突出。

崇德七年,图尔格奉命随阿巴泰贝勒再次出征伐明,目标是攻破山东。左翼出界领口,右翼破石门、雁门二关,长驱直入,绕过明都北京,直逼山东,一直往南进攻直至兖州。期间,攻破了3个府衙,13个道,67个县,俘获了明朝五位郡。与明军大小交手39次,每站必胜,攻无不克,俘获了近37万人,并且掠得牲畜55万余头,黄金上万两、白金二百二十万两之多,战功无人能及。

《清史稿》是中华明国初年有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正史,它记载了清朝的历史,在这本史书里,就有对图尔格的评价,那么《清史稿》是怎么评价图尔格的呢?

《清史稿》大致是这么评价图尔格的:清太宗皇太极和明作战的时候,图尔格跟随着他,下大凌河,攻克锦州,都全力以赴着。后来图尔格壬午之师,小路深入千里,就好像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前所未有的,而图尔格做到了,这是他的功绩。后来图尔格又和皇太极征讨明军时,高举着旗帜,多次冲锋,立下了不少的功勋。

纵观《清史稿》岁图尔格的评价,可以看出这本清史对图尔格的评价很高,它高度赞扬了图尔格的功绩,而图尔格有这么高的评价是有原因的,因为图尔格从小便跟随努尔哈赤征战,他久经沙场,一生都在为清朝努力。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图尔格跟随着武英郡王伐明,和阿济格在延庆会师后,不断地深入明朝腹地,先后将克昌平、雄县等城池攻克了下来,每次攻城的时候,他都是率先登上城楼,立下了大功,由此可见,图尔格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图尔格的成就还有很多,比如从征大凌河,这也是《清史稿》所提到的,除此之外还有掠松锦、招降察哈尔等,这些功绩使得图尔格不仅得到了史书的高度评价,还得到了清朝的皇帝、大臣、百姓的高度赞扬。

图尔格是清满洲镶白旗人,钮祜禄氏,自小就随努尔哈赤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皇太极即位后,八旗各设两位大臣,他为佐镶白旗,是八大臣之一。尼堪同样也是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样两位军功赫赫的大臣之间,图尔格和尼堪的关系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图尔格从小就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可以说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为清朝立下的战功几乎无人能及。后被纳入八大臣之一,可见努尔哈赤对他的重视程度很高。尼堪同样是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之后他被封为贝勒,由此可见,尼堪也是非常受努尔哈赤重用的。而且,图尔格和尼堪的关系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崇德二年,图尔格的女儿与贝勒尼堪结成夫妻。尼堪与图尔格女儿成亲后,更是加进了图尔格和尼堪的关系,两人同样都是大清的忠臣,这更加巩固了大清在军事上的力量,同时也成为清朝开疆扩土的利器。但是,此事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由于他膝下无女,诈称是一个仆女为自己生养的女儿,事情败露后,图尔格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但是太宗念及他征战有功,则免去死罪。

图尔格成为尼堪的岳父后,却将膝下无女之事败露,被判死罪。但是图尔格战功赫赫,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不小的功勋,为此他只是被免去固山额真之职。之后因朝廷需要,又恢复了他的职位,他与尼堪两人继续为清朝的建立而征战沙场。

标签: 图尔格

更多文章

  • 善于弄权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野心爆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各国都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期望有一天能消灭其他国家,自己称王。因此他们便广纳天下贤能之人,一时之间养“士”之风盛行。而又“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四个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四个人之中,最善于弄权也是野心最大的便是来自齐国的孟尝君。孟尝君,原名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 春申君黄歇为何最终遭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申君黄歇是谁,春申君黄歇

    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象征性人物,无人不知道无人不晓,当时最为流行的一句话是,魏有陵君魏无忌、赵有平原君赵胜、齐有孟尝君田文而楚有春申君黄歇。四人也因此被称为战国四公子,而春申君黄歇做为四公子之一能被后人如此赞颂,可见春申君的贤能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在一些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出春申君的才智和贤德。但是电视

  •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不仅是文武全才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

    一提到历史上的两大人物--纪晓岚与和珅,人们便会在脑海里浮现出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剧情。而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其实,他们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一般。在很多方面,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纪晓岚从和珅的身上看到的是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而自己尖酸刻薄的结果则是在自己为贪污犯卢

  • 孝贤皇后:乾隆最重视的女人 曾育二子二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贤皇后

    乾隆本人喜爱奢华,做什么都喜欢铺张浪费,六次下江南也是极尽奢华,相比于勤俭的康熙雍正两朝,可真是败家子,把老爹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尽情挥霍。这不,在他第一任皇后去世以后,办个丧事也耗资甚大。乾隆第一任皇后孝贤,即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地位尊贵,本人也是贤良淑德,在雍正五年的秀女大选中,年仅16岁的她

  • 唐朝小太宗光王李怡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怡

    提到李怡,可能会十分陌生,如果说他是唐朝帝王,相信马上会有人点头称“哦”。李怡是晚唐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位皇帝,有小太宗之称,他的政绩受到肯定,历史上把他统治的期间叫作“大中之治”。唐宣宗李忱,初名为李怡,前身是光王,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叫他光王李怡的来由。李怡(中间者)画像光王到唐宣宗是一段曲折传奇的经历

  • 杨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竟然是因为她的狐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

    唐朝喜欢丰腴的女人,杨贵妃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美人儿!古代有成语叫“环肥燕瘦”这个环就是指的杨玉环,杨玉环最让唐玄宗痴迷的原因就在于其有着滑腻的皮肤。杨贵妃像历史记载说杨玉环有一米六几,体重有将近七十公斤,这个如若放在现代,不知道女孩子要喝多少的减肥药。进多少次的健身房了,要是杨贵妃的古魂知道后,不知道

  • 孝全成皇后:清史上唯一一个死因成谜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孝全成皇后

    皇后是后宫之主,关于她的生平,也一般会比较详细记载。而清史上有一位皇后,她身份尊贵,圣宠集一身,然而她却在盛年暴毙,死因不明。成为清史上唯一一个死因成谜的皇后。她就是道光帝皇后钮枯禄氏,也是咸丰帝的生母。道光元年,第一次举办选秀,符合条件的八旗女子都来参选,当时年仅13岁的钮枯禄氏,被道光看中,而且

  • 解析郭子仪不设围墙以退为进的安身之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享年85岁,被称为“五福老人”。当时唐朝的人均寿命是50多,要是放在现代,郭子仪的年龄可以上百。郭子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激情岁月,他的一生中夹杂着智慧、幸运、牺牲,近乎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寿终正寝。郭子仪寿终正寝郭子仪长寿,子孙众多。要知道郭子仪在拜寿时就有八子七婿,孙子孙女加起来有好几十。

  • 隋炀帝之妹 兰陵公主的凄绝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 兰陵公主

    兰陵公主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之女,她出生时,杨坚尚为北周重臣,爵封隋国公。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在姐妹中排行第五,喜得爱女的杨坚兴奋不已,于是为她取名阿五。北周宣帝驾崩后,其子宇文阐即位,是为静帝,年方九岁。静帝尊自己的嫡母、杨坚之女杨丽华为皇太后,封外祖父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都听命于杨坚。杨坚

  • 历史上萧太后究竟是病死的还自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太后

    萧太后萧绰,又名萧燕燕。萧绰本不姓萧,因家族有功,耶律阿保机赐萧姓。萧太后的一生很是辉煌,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政治家之一,在她执政时期,辽朝进入了辉煌鼎盛时期。那么萧太后是哪里人?是辽国契丹族吗?萧绰出生于公元953年,父亲萧思温是契丹族国舅部人,是辽太宗的女儿兖国公主的驸马。萧太后是哪里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