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宋真宗与澶渊之盟简介

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宋真宗与澶渊之盟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3/12/8 20:04:21

北宋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自咸平二年(999年)开始,辽国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即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朝承天太后萧绰、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警报一夜五传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当时宰相王钦若、陈叟分别主张迁都于江南及蜀地,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必定大振,就一定能击退敌军。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壮大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趁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赵恒才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赵恒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真宗在寇准的要求下上城墙鼓舞士气,使得宋军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挞凛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便要求议和。

赵恒派使者曹利用去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之际,告诉曹利用说:“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算要百万也可以!”寇准知道后,却指着曹利用愤怒地说道:“如果超过30万两,就提人头来见。”

经过曹利用和辽使者的一再讨价还价,两国制定了如下条约: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于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在互市贸易中,北宋所赚的钱远远多于岁币,每年宋朝收益为所供岁币的2.5倍左右,且低价购买许多马匹用于军队装备,在经济上拖垮了辽朝,以致其之后的几十年未能发兵北宋)。

曹利用回到宋朝之后,赵恒急问金额,曹利用不敢直说,只竖起3根指头,赵恒以为是300万两,大惊失声脱口道:“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自我安慰道:“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等知道是30万时,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并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不是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

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宋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标签: 澶渊之盟宋真宗宋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杨贵妃享尽唐玄宗独宠为何不被封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马嵬坡,唐朝

    杨贵妃作为一个关注度高的女性,名气仅次于武则天。要不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很可能粉丝团队远远不如杨贵妃。杨贵妃引人瞩目的气质,是和盛唐的气象一起扑面而来的,在唐朝,女子是一朵恣意绽放的花朵,丰满、肥硕、妩媚、动人。但是“丰满”不等于胖,而是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杨贵妃

  • 崔浩是北魏“第一谋士” :应推行全面汉化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魏,崔浩,汉化,

    如果要论北魏的第一谋士,那必定是崔浩。他面容清秀,皮肤细腻白皙,手指纤长柔嫩,外貌看上去像个“伪娘”,实际胸中藏有百万兵,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可惜他扼住了敌人命运的咽喉,却挣不脱命运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崔浩计谋高人一等他的父亲叫崔宏,做到北魏的“组织部长”,深得拓跋珪、拓跋嗣的信任。更难得的是,他

  • 三国谋士许攸:助曹操胜袁绍最后却死于曹操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曹操,许攸

    在《三国演义》里,初期的袁绍以兵多将广著称,其中账下的谋士就包括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等人。而曹操的谋士荀彧曾评点过袁绍军中之人:“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对于荀彧这一系列的评价,曹操的反应是“皆不出荀文若之料”,可见曹操是认同荀彧对袁绍账下之人的评点

  • 为何说宋哲宗赵煦是影子皇帝?宋哲宗赵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哲宗,赵煦,宋朝,皇帝

    哲宗赵煦,原名傭,是神宗赵顼的第六子,母亲是朱德妃。哲宗既非嫡出,又非长子,因神宗去世时,赵煦的5个哥哥早夭,他年纪最大,因此被拥立为帝,时年仅10岁,由其祖母高太后(英宗皇后)垂帘听政。但高太后听政时,一手包揽政务,哲宗倍受冷落,形同影子。他亲政后,努力摆脱高太后的阴影,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在25岁

  • 汉武帝生母王娡到底是谁的女儿?有何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启,窦漪房,王娡,刘彻

    说起王娡,王娡是刘启的第二个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被其母送进宫后,刘启对王娡很是喜欢,封她为“美人”。后来刘启即位后,也就是汉景帝,原来的太子妃薄氏按例成了皇后。但是皇后没有为刘启生下一女半子,因此得不到刘启的宠幸,因此皇后被废。后宫没了皇后就没有人主持大局。刘荣是栗姬长子,刘启册立刘荣为太

  • 隋炀帝杨广是怎样对待忠臣又是怎样宠爱小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历来以残暴著称,其实他也很有文才,不过才能没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为他鄙视文人所依赖的条件。文才出众的大臣好几个都被他借故害死。此外,他的文才还用来拒绝纳谏,如果看出来谁的奏章是在指他的过错,是在进谏,他肯定要想方设法地打击报复,因为说话的内容刺激了隋炀帝而被赐自尽的大臣有很多。在三次征伐高丽结

  • 姚苌与毛皇后的关系 姚苌怎么凌辱毛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姚苌,毛皇后

    姚苌 毛皇后姚苌是后秦的皇帝,而毛皇后是前秦的皇后。提到姚苌与毛皇后的关系,可以用势不两立来形容。因为他们之间所代表的利益是不同的,毛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中前秦的皇后,而姚苌则是推翻前秦政权并创立后秦的皇帝。姚苌和毛皇后之间的联系就发生在前秦灭亡,后秦建国期间。因为前秦军队在之前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 对于不能生子问题赵飞燕与赵合德是怎样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飞燕,汉朝,赵合德

    赵飞燕与赵合德被双双封为婕妤,这已是破格晋升。后宫之中等级森严,姐妹俩的这种出身,如果不是因为成帝喜欢,熬到头发白了恐怕也坐不到婕妤的位置。赵飞燕已有远条馆,于是成帝命人为赵合德修建朝阳宫,宫内朱漆彩柱,金银堆砌,珠玉照耀,无比奢华。赵家姐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成帝同样多的宠爱。说起这位成帝,在历史上也

  • 赵飞燕与赵合德姐妹儿时被抛弃差点被饿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飞燕,汉朝,赵合德

    赵飞燕、赵合德被皇帝专宠,正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家姐妹是双胞胎,二人是母亲与人私通后生下的。她们的母亲出身名门,是江都王刘建的掌上明珠江都郡主。这位江都郡主嫁给江都中尉赵曼为妻后,却不安于平淡的生活。江都王府内有一位叫冯万金的协律舍人,此人颇具音乐才华,其整理改编的乐曲音韵优美,深

  • 揭秘:晁错究竟有什么错?晁错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晁错,汉景帝,汉文帝,汉朝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在晁错被杀后作出这样评价,贾谊的英年早逝与晁错的朝服腰斩是汉初的两大政治悲剧。汉景帝在被迫杀了晁错之后也实在懊悔不已。唐朝的一位节度使感叹说: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呢!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啊!在这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扮演晃错的演员是朱艺。据说,《汉武大帝》后期制作时,导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