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巡: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张巡: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3/12/22 18:46:27

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唐朝名将,战败被俘遇害,谥号大都督、邓国公。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源县去做了县令。安史之乱后,雍丘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县民不肯,于是他们找来张巡帮守城。张巡到来后,总共只有两千多人,而令狐潮的叛军有五万人,他立刻分兵几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叛军杀得措手不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巡坚守了两个多月。

令狐潮见两个月还不能拿下张巡,于是用以利诱,他跑到城下跟张巡说:“大唐气数已尽,你还坚守这座危城,有意义?”张巡嘲笑道:“令狐大人,你一以忠义自居,怎么会说出这等逆言,你的忠义知心在哪里?”竟然把令狐潮驳得哑口无言。张巡的手下看到敌人如此凶猛,己军完全没有胜算,也来向张巡劝降,最后却被张巡一刀砍了,从此没人敢再说半个“降”字。虽然士兵都心惊胆战,但必死守城之心更甚。

光靠意志是不能打仗的,没过多久,张巡的弓箭用完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敌军突然发现我方城头密密麻麻的冒出很多黑衣人,以为是我军来袭,于是万箭齐发,瞬间把城头的黑衣人射得千疮百孔,直到他们一声不吭,令狐潮才知道原来对方是稻草人,中计了!

守城将士把数千稻草人带回来,得了十万多只箭,这一役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精彩,但却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却是罗贯中为了小说艺术效果而虚构出来的,也许他还仿照了张巡这个故事呢。

又经过数个月,叛军来了助援尹子奇,而张巡跟睢阳、宁陵合兵,此时张巡这边有六千多人,尹子奇有十五万大军,这在比例悬殊的情况下,张巡仍然苦苦抵抗尹子奇大军。有一次张巡激励将士:“我们深受皇恩,应当以死报国!”他把士兵都打得鸡血满满,然后率领几千人冲向敌军十万之中,张巡还一马当先,奋勇无前,看到张巡此举,敌军哈哈大笑,所谓骄兵必败,果不其然,在张巡带领的敢死队纵横驰骋之下,叛军惊慌失措,连连败逃了三十几里。

虽然张巡英勇无比,但当时张巡在睢阳城中完全没有补给,而尹子奇的军队却可以休养生息,又过数月,睢阳城中都是食不果腹的羸弱士兵,连马匹,老鼠都吃完之后,士兵们个个饥饿难耐,愤怒和绝望压上心头,张巡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他绝对不会弃城投降!突然有一天,张巡扛着一大麻袋,往地上一扔,告诉士兵们这是食物,士兵迫不及待打开麻袋,眼睛瞬间变得通红——人肉,真的人肉!那是张巡的爱妾,短暂的沉默之后,士兵如饿狼般扑向那堆人肉,瞬间瓜分无遗。

在饥饿无援的情况下,活下去才是硬道理,什么道德、愧疚又算什么,有了这个先例,从此睢阳变成一座人间炼狱,士兵们开始大量扑杀女人为食,女人吃完就扑杀小孩、老人,可以想象士兵们三五成群,坐在火堆前啃着一手一腿的恐怖情景。据《新唐书·张巡传》记载,在睢阳后面的两个月里,约有三万多女人老小被吃掉。

在此消彼长的环境下,张巡支撑了十个月,也就是300多天,最终睢阳城还是被尹子奇攻破,张巡被俘。在对面尹子奇时:“我志在生吞叛贼,只恨力不从心!”为了这誓言,传说张巡每次作战前必把牙齿咬碎,尹子奇撬开其嘴一看,果然只剩下三四颗牙,竖然起敬,他劝张巡投降,但张巡誓死不从,最后左右均说:“张巡深得军心,若留此人,后患无穷!”尹子奇思来想去,还是杀掉了张巡,据说张巡英勇就义,死时面不改色,终年49岁。

后世关于张巡的评价,褒贬不一,基本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极端。正方说张巡是军事天才,作战不墨守成规,常出奇制胜,可称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若非他坚守睢阳十个月,当时日落西山的唐朝立刻会失去江淮地区的供给,甚至有王国灭种之忧,所以张巡挽救了整个大唐江山,使唐王朝多延续了140多年,是历史上的有功之臣!反方说张巡吃人,违背人伦常理,虽说万不得已,就算按照当时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被吃掉的人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作为人类的底线,应当受到道德的强烈谴责!

标签: 张巡唐朝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解密:李鸿章是如何应对“马嘉理事件”危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李鸿章,马嘉理事件,

    到了七月,马嘉理事件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威妥玛发现,总理衙门的人,没一个是认真办事的,在没完没了的推脱、推卸、推诿、搪塞、虚晃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威妥玛在日记中,生动地描述了总理衙门的大臣是怎样议事的:“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

  • 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初到上海时 曾被嘲笑成“叫花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清朝,淮军,

    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蛟龙,一时间弄得风生水起,在上海滩这块“风水宝地”写下了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当然,不论何种创业,都充满艰辛与坎坷,不屈与苦痛,李鸿章也不例外。六千五百名淮军,雇佣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七艘洋轮,兵分三次从安庆而下,以近乎大摇大摆的姿态,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

  • 清末的“戊戌六君子”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慈禧,光绪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博览群书,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学馆,开湖南维新风气之先。遍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

  • 三国时期的费祎是怎么死的?费祎登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费祎,刘备,诸葛亮,三国

    费祎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费祎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不详,年纪尚幼的时候便没了父亲,跟着族叔费伯仁过日子,去蜀国游学认识了董允,二人交情甚好。后来

  • 朱标当了多少年的太子?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允炆,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子,只可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子还未能继承皇位,因病去世,葬于明东陵。朱标的生母就是朱元璋的称帝前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出生于公元1332年,是当时一方军阀郭子兴的养女,宿州人。马皇后本是宿州一富豪家中的掌上明珠,但是母亲早逝,父亲因为躲避仇杀而将年幼

  • 末代皇帝溥仪有真怎样的人生经历 溥仪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皇帝,清朝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溥仪字耀之,号浩然,乳名“午格”,年号宣统。他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封建 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退位昭示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溥仪和光绪帝同出醇亲王府,溥仪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

  • 嘉庆为清算和珅做了哪些准备?又是怎样清算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清朝,和珅

    嘉庆帝是乾隆帝之后的一位皇帝,在登基之初,并没有掌握朝政大权,而只是空担着皇帝的名声。在他登基之后,做的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大概就是把乾隆朝的权臣和珅,送入牢笼,查抄家产。第一步,在和珅权利还大的时候,打消其顾虑。嘉庆帝登基之后,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手里,作为乾隆近臣,和珅的权利之大,便可知道。所以

  • 嘉庆帝共有多少个儿女?嘉庆帝的儿女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清朝

    皇子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早逝,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端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皇女皇长女,母简

  • 楚庄王是怎样称霸中原的?楚庄王与吴王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庄王,吴王,楚国,吴国,春秋战国,中原

    春秋战国战火纷纷,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群雄奋起只为在中原大地分得一杯羹,这一时期有五个霸主先后建立了霸业。在 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楚庄王,又称荆

  • 王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览争鸩的故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览,王览争鸩

    王览和王祥是一对异母兄弟, 两人品行高洁,是中国二十四孝悌的主角之二。王览很爱护自己的哥哥,在亲生母亲虐待哥哥时,常常挺身而出。尽管王祥一直受到继母的虐待,但他的心理没有变得阴暗,反而对继母更加孝顺。一次,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可是那时已经是冬天了,水面已经结冰了。他的继母就像是个任性的孩子,吵着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