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不知道的茶圣陆羽:茶从他开始才与文化结缘

你不知道的茶圣陆羽:茶从他开始才与文化结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4/3/8 0:13:41

“大唐说事”说说你不知道的陆羽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茶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陆羽,可以说是他所著的《茶经》将茶从一种普通饮品变成了一种茶道文化。虽然“茶圣”的大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陆羽其人其事的细节却鲜有人知,今天就请我市学者于培民说说你所不知道的“茶圣”陆羽。

自学成才的庙中孤儿

陆羽约生活在公元733年至804年之间,这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时期。《唐才子传》说:“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知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白白捡了一个孩子,老和尚挺高兴,忙起一卦,得“蹇”之“渐”,因《渐》卦上九爻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故以陆为姓,字鸿渐,名羽。陆羽十分聪明,史载“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竟陵禅师很想把陆羽培养成一代高僧,从小便教他学习佛经,但陆羽对青灯缁衣、吃斋念佛却毫无兴趣,坚持要学习孔孟之道,认为这才是为人之本,孝道所在。

竟陵禅师不信驯服不了这样一位小小的孩童,他先让陆羽负责寺中的卫生扫除。连续几天,陆羽早早地就把整个寺院收拾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按说,竟陵应该满意,没想到他却恼怒不已,认为这是有意在和他叫板。于是加大“劳教”力度,每天扫完院落,再粉刷墙壁,然后架梯登上屋顶揭砖换瓦,当时陆羽不满14岁。就这样竟陵禅师依然心有不甘,他又给陆羽加派了一项新的工作:每天数遍冲刷掏洗厕所,几日下来,发现陆羽不但没有服软,反而似乎有种乐在其中的味道,于是再出“奇招”,要求这一切活必须在上午完成,下午将寺中的30余头牛赶到山上去放,这本是为了折腾陆羽,不承想却给他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读书机会。这位秉性奇异的少年,每天在牛背上写写画画,无师自通而又囫囵吞枣地学会了很多字。

一天,一位上山踏青雅读的塾师无意中发现了陆羽,见孺子如此好学,聪明异常,大喜之余,遂以袖中一册张衡《南都赋》相赠。说来也怪,虽然上面的字几乎全不识,却每日模仿着其他读书青衿小儿的样子,朗声不已。不久,竟陵从其过于兴奋的表情里看出了异样,便暗中派人跟踪窥视,很快发现了问题,结果陆羽被停止了放牛一职,改在院中修剪果木花卉。若再碰书本,负责监督的门头,即以鞭加之。

这样的境遇让陆羽忍无可忍。一日,当看管他的人又一次举鞭猛抽时,陆羽一把夺下鞭子,顺势将其折断,转身回僧舍,取出衣物行李,大步走出山门。早有人跑去报了竟陵禅师,但一切都晚了,当他满口“善哉”“善哉”地赶来时,人已不见了踪影,面对四围青山,竟陵明白,他与陆羽的缘尽了。

貌丑口吃却在伶人界风生水起

陆羽从寺庙中逃出后,“卷衣依伶党”,做了一名伶师。古代伶人略等于今天的文艺工作者,靠表演吃饭,一要长相,二要口齿伶俐,而这两方面,陆羽都有点“惨”。《唐才子传》云:“(羽)貌寝口吃而辩。”《新唐书》称“貌丑陋,口吃而辩。”陆羽自己说:“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太平广记》略有不同:“聪俊多闻,学赡辞逸,诙谐谈辩。若东方曼倩(东方朔)之俦。”我们很希望这一记载接近事实,因为能将饮茶变为艺术、美学和哲学的人,一定是位翩翩君子,倜傥风流,但现实是无情的,陆羽在《自传》中称相貌丑陋,应该是实话实说,他可能确实长得负面特点比较突出。“至于口吃而善辩”,却多少有些让人始料不及。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才华横溢的人都有口吃的毛病,如韩非、马相如、邓艾等,期期艾艾,几乎成了一道风景。一个口吃的人与正常人辩论,起始似乎就有了不公平的因素存在,而陆羽竟因口吃而善辩著称,实在让人为之捏了一把汗,或许他确有独家秘笈,每到关键之处,语出惊人,一句顶一万句,让对手绝无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机会。可惜史书上未能留下此方面的资料。

陆羽虽貌丑陋又口吃,却在伶人这个圈子里干得风生水起,由伶师而为“伶正”(小主管),先后表演过木偶、假吏、藏珠之戏,而且表演之余笔耕不辍,完成了《虐谈》三篇(类似今天的相声脚本或笑话集);另一方面,他为人很正,“见人为善,若已有之,见人不善,若已羞之,忠言逆耳,无所回避。”颇有点德艺双馨的味道。

诗酒风流人生的浪漫时期

天宝年间,礼部郎中崔国辅出守竟陵,亲来拜谒,遂成莫逆。前后3年,品茶论诗,好不快活。至德初年,又与皎然上人相识,从此,陆羽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浪漫时期。

皎然上人史称释皎然,俗姓谢。乃南朝大诗人谢康乐(惠莲)十世孙,幼负异才,初脱俗绊,诗文俊雅。《宋高僧传》称其“子史经书,各臻其极”,他与陆羽何时何地相识结交史无确载,却神契形接,二人皆酷嗜茶道,应是其交游的物语基础,一日见不着,便多了想法:“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访陆处士羽》),你哥们该不是自己找到了好茶好水,放一叶扁舟,独自享乐,把兄弟给忘了吧?而一旦见了面,也不忘对好友调侃一番:“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

如果说释皎然是陆羽生命中的同好挚友,李冶便是其诗酒风流中的红粉知己,这位在父亲怀中面对着蔷薇花便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才女,虽然最终遭德宗杀头,令人不胜唏嘘,却与陆羽有着非同寻常的交往和友情。在《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中写道:“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霜月”又“苦雾”,一位孤质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妙龄女子,病中娇恹,未语泪流,唯求一醉,外莫更他,一向潇洒不羁、放达豁如的陆居士,此时此地,将是怎样的云起五内,情荡豪肠啊!李冶另一首诗,亦称独炯:“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一个女子,察见渊鱼,注定不祥,但她的存在却让原本已浪漫的陆羽人生,又平添了一道妩媚而又温暖的异性光辉,且一洗凡尘俗艳,所以提到陆羽,便不能不提李冶。

《茶经》传世给茶增添了文化味道

《新唐书》说陆氏嗜茶并著文三篇,以此“天下益知饮茶矣。”今传世仅《茶经》一稿,约完成于760年至764年之间,书中对当时茶叶生产、加工及其药理、器用、历史、文化均有详细说明,它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全书分为三卷十项,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的问世,使一向作为普通饮品的茶,一跃而具有了文化学层面的意义,并进而与美学、哲学结缡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名僧大隐风流蕴藉,清浊判定,蹈空凌虚的一种特殊的参照体系。

而陆羽则由茶圣进而为神,不少人将其像烧成陶件祭于灶间,许多事都被赋予了传奇色彩。据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当年湖州刺史李季卿与陆羽巧遇维扬,席间谈起南零之水,天下第一,遂令将官负瓶取水,泡茶共饮,俄而水至,陆氏细呷一口云:是水非江心之水,似临岸者也。将官大呼冤枉,道:水乃我亲自取于江心,又有士卒见证,岂能有假?陆羽并不作声,继续倒水,当瓶中剩下一半,又尝之,云:此乃南零之水也!将官大惊,连忙跪倒磕头,称:水确取自南零江心,未想小舟靠岸时不慎瓶倒,水溢过半,遂取江边水充之。结果“李(季卿)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标签: 茶圣陆羽唐朝

更多文章

  • 安乐公主:唐朝第一美人 死后被贬为“悖逆庶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唐朝有野心的女人很多,但一直求而不得的还要属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唐中宗李显的女儿。自小聪明伶俐,美丽娇妍,极得父母宠爱。因为秀美的容貌曾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之所以受宠不仅因为乖巧好看,还因为她是父母患难时上天赐的礼物。那时,李显被亲生母亲赶下皇位,贬至庐陵。行到房州附近,妻子韦氏不堪一

  • 揭秘:历史上唯一敢跟父亲争权力的皇帝女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安乐公主,唐中宗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女儿。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武三思子),后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中宗时,开府设官,略卖官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曾自请为皇太女。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生活奢侈。景云元年(710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

  • 三国演义中被赵云一枪挑死的麴义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赵云,麴义

    麴义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登场的,当时袁绍、公孙瓒两军在磐河对峙,袁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自引马步军于后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鼓噪前来,麴义军乱箭齐发,麴义拍马舞刀,斩严纲于马下,直杀过界桥,击败公孙瓒,斩将夺旗,复引军冲公孙瓒后军,正撞

  • 宋太宗治国方针的转向:兴文抑武 扩大科举取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太宗,治国,科举,

    宋代是读书人的天堂。真正彻底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是大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因为:文人机会多了、地位高了。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正月,宋太宗当上皇帝才两个多月时间,就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与以往的考试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点。第一,录取人数多。宋太祖在位16年,科举考试举行了15次,但是

  • 杨广的三个孙子 个个头角峥嵘只是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隋朝

    杨广即位后,立儿子杨昭为皇太子,之后杨昭从长安来洛阳拜见。几个月后,杨广就要求杨昭返回长安,他想再在父亲身边待一阵子,哪知杨广不同意,杨昭屡次请求,且每次都跪拜,由于他原本就很胖,数次折腾下来就得病了。杨广没有为他请大夫,而是请巫师来看他,这个巫师牢牢抓住杨广心里的小辫子,说杨昭是被杨勇的鬼魂上身了

  • 曾国藩后代个个成就不凡 全凭他的四句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清朝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天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启用了大臣曾国藩,这位汉人官员带领着湘军力挽狂澜,而他自己也因为能够始终效忠国家和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被清政府所看重,甚至死后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这是极高的评价。这个带有范仲淹人格魅力的谥号是很多文臣的梦想,然而,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寥寥几人而已。但曾国藩却能够得

  • 中国古代被噩梦吓死的一皇帝:后秦皇帝姚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古代,姚苌

    堂堂一国之君,落得个被噩梦吓死的结局,实在是悲催不已,更是令人哭笑不得。这不仅让皇室丢尽颜面,亦被后世千秋当作笑柄!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因为杀了自己的主子(即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自立为帝,从此他就神经质的不安,因此经常噩梦连连,这件事也成为他一块难以消

  • 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汉武帝并没有真正打垮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皇帝,刘邦

    经过汉初几十年来的休养生息,武帝在位初期国强民富。由于行之有效的国家马政,西汉边郡已养马数十万匹,组建起训练有素的强大骑兵部队,构成了对匈奴作战的军事基础。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调集30万兵力埋伏于马邑周边,欲一举歼灭匈奴主力。但如此大规模兵力集结,很难保密,匈奴单于得知汉武帝计划后,退兵出塞。这次

  • 包拯也曾判糊涂案:被小吏犯人联手蒙骗致判罚失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包拯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一向被认为是科技著作,实则其里面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高科技”之外,还有很多人文记载,譬如我们鼎鼎有名的包拯包大人,也有幸入了大科学家沈括的法眼。说的是一个平民,犯了法,将要被处以杖打脊背的“杖脊”重刑。恰好又是开封府尹包拯审理此案。包大人是“黑脸”,从不讲情面的,此君要大受活

  • 揭秘:大唐历史上有哪位公主曾欲政变并毒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公主,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大唐第一美人”之称,但华商报记者采访陕师大几位历史学家,均表示史书上没有“大唐第一美人”这样的记载。陕师大唐史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杜文玉告诉华商报记者,安乐公主出生时正是李显被废流放途中。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也因有颠沛流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