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48 更新时间:2024/1/26 7:56:01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句话中,提到了并世而立的两位风云人物,王猛和谢安。两人同放在一起,也道出了一段戏剧性的历史遗憾。淝水之战,谢安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济世苍生的美名,换来东晋朝几十年的政权延续。然而,它也成为埋葬前秦帝国的坟墓,成为王猛生九泉之下的遗憾。前秦扫六和而定中原,为氐族在历史上书写了最为风光的一页。可以说,前秦点滴积蓄起来的帝国基业,凝聚着王猛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然而就在王猛死后8年,他与苻坚辛苦构建的帝国大厦便轰然倒塌,破败到无法收拾的境地。也许,早在苻坚将王猛“勿以晋为图”(《通鉴》)的政治遗言抛到脑后之日起,前秦便已种下了亡国的祸根。

王猛(325—375),字景略,堪称乱世中的豪杰。他有着卓尔不群的个性、运筹帷幄的谋略、异于常人的胆识。他一年内创造的连升五级的政治奇迹,给他本就极富传奇的一生又增添了几许神秘。王猛个性极强,《晋书》上说他“瑰姿俊伟”、“气度雄远”,天生带着一股英气,一股锐气。而“细事不干其虑”,则是王猛个性中最突出的体现,不关心琐碎,不温不火,独来独往。甚至对别人的议论也不在乎,表现的“悠然自得,不以屑怀”(《晋书》)。事实上,王猛也从不掩饰自己张扬的个性。在拜见东晋大将桓温时,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晋书》),边说话边捉虱子,够强吧!

但凡个性极强之人,必有其独特之处。王猛的独特,便体现在他的才华与睿智上。王猛从小家贫,“以鬻畚为业”(《晋书》),靠卖簸箕糊口,却能做到“博学好兵书”(《晋书》),足见他是位有思想有头脑的人。而王猛两次拒绝出仕,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王猛志存高远的理想抱负:一次是被后赵的司隶校尉徐统看中,要招募他为功曹(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王猛“遁而不应”(《晋书》),躲了,估计是嫌官小,瞧不上;另一次是桓温力邀王猛南下,王猛权衡再三,最后也还是婉言谢绝。

做人有原则,做事速决断,是王猛的睿智所在。王猛是人才不假,但也需有识才用才的伯乐赏识。事实上,王猛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他坚辞徐统,婉拒桓温,不过是“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晋书》)罢了,是深藏不露的内敛、是蓄势待发的淡定、是“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晋书》)的大气魄。一句话,他是在等待真正适合自己的明主。苻坚的出现,让王猛最终找到了一展才华的舞台。二人一见“便若平生”(《晋书》),谈论政局形势,也是心有灵犀。在路卫兵看来,苻坚将他们的相遇比作“玄德之遇孔明”(《晋书》),绝非客套逢迎之语,而是英雄惜英雄的内心感慨。正是苻坚的赏识,才让王猛有了用武之地,才有了后来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

客观的说,前秦的强盛,始于苻坚,而苻坚的韬略,则得益于王猛。王猛,对前秦乃至整个北方的政局,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前秦在与慕容前燕对峙中强势胜出,完成五胡时期北方唯一一次统一,王猛居功至伟。王猛还是位难得的治世能臣,帮助苻坚梳理政务、定国安邦。苻坚离不开王猛,失去王猛,苻坚如失臂膀,才会发出“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的慨叹,才会举行国丧,下令“朝野巷哭三日”(《晋书》)。

苻坚的淝水惨败,让人们对他多有刚愎自用、草率粗心的印象。其实不然,单就知人善任,以德治政这两方面讲,苻坚便堪称一代明君。他与王猛最初政见并不一致,在治政理念上差异很大,是经过时间的磨合才有了后来的默契。苻坚提倡“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讲究以礼服人;王猛则倡导“宁国以礼,治乱以法”(《晋书》),主张乱世当用重典。

二人彻底做到心有灵犀,是在王猛任始平令时。王猛“明法峻刑”,上任没几天,便“鞭杀一吏”,招致苻坚的责怪。王猛说“谨为明君翦除凶猾……肃清轨法者”,我的任务就是替你铲除身边凶残狡猾之徒,今“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这才杀了一个,还多着呢,这是我作为一个辅臣的职责。正是这次对话,让苻坚和王猛之间做了一次彻底的心灵交流,苻坚赞其为“夷吾、子产之俦也”,是管仲、公孙侨似的人物,从此做到对王猛放权放心,“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政务上一揽子的事全交给王猛。之后王猛“岁中五迁,权倾内外”(以上均见《晋书》),一年内连升五级: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到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再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最后到加骑都尉,委以居中宿卫。创造了政坛升迁的神话。一个汉族士族,一个氐族帝王,在民族矛盾最为尖锐的乱世,能做到如此君臣无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王猛法治的思路是对的。那时的前秦刚刚立国不久,实力尚不强大,加上苻坚的上任苻生,残酷暴虐,滥杀朝臣,国势一度滑向破败的边缘。周边局势也不容乐观:南有东晋朝,东有慕容氏,西有前凉、仇池、吐谷浑,北边则是拓跋氏建立的代国,以及匈奴铁弗部。特别是当时风头正键的慕容氏,一直虎视眈眈,具有很大的威胁。当此情形,也只有法治,才能迅速提高国力,扭转局面。苻坚以德为先的思路也没错。苻坚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是君王的大气魄;王猛以法治政,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是恪尽宰相之职。二人堪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然而苻坚的德治,也让前秦的统一变得松散和不牢固,这种隐患在肥水之战中突出表现出来。松散搭建的王国架构,没能禁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让他留下了千古遗恨。也许王猛已经看到了这种潜在的危机,所以对苻坚临终遗言:一是让他“勿以晋为图”(《通鉴》);二是“鲜卑、西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通鉴》)。这两条遗言苻坚后来全部抛到了脑后。

王猛劝告苻坚“勿以晋为图”,在路卫兵看来,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一方面,王猛作为一个汉人,他可以摒弃胡汉界限去辅佐一个异族帝王,可以帮助他去打败另外的异族势力,但在感情上却不愿看到攻打汉人的局面发生;另一方面,东晋当时在舆论上属于中华正统,有很深的思想根基,加上长江天险,前秦的实力还不足以灭亡东晋。但是,话又说回来,苻坚南下已是王猛死后8年,形势上业已有所改观。况且历来帝王没有不想独霸中国的,当时的东晋朝不也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北伐吗!当然,苻坚南下的时机或许尚未成熟,帝国的统一还需要时间的维护和保养,如果不过早挥师东晋的话,效果和结果会更好。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历史之后的理性思考。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设想苻坚当时应该怎样怎样,或者听从了王猛的建议会怎样。今人的论断本就是旁观者清,当事的双方永远不会占到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路卫兵看来,苻坚的政策方向是对的,苻坚出兵时并没有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分析结论,东晋对淝水之战也无必胜把握。苻坚来攻,“都下震恐”,连大将军桓冲都发出“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通鉴》)的慨叹,便是最好的佐证。战争的胜负本就存在偶然性。(文/路卫兵)

标签: 前秦王猛苻坚

更多文章

  • 奇葩皇帝的奇葩理想: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侩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前秦,苻生,

    皇帝也是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越昏庸的皇帝爱好越独特。汉灵帝刘宏喜欢做买卖;宋徽宗赵佶喜欢蹴鞠;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皇帝,他的爱好有点特殊,他喜欢杀人,而且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刽子手。苻生,前秦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对杀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苻生生前因杀戮太重,死后谥号为“厉王

  • 长城之父齐桓公:齐桓公到齐宣王耗260年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桓公,长城,齐宣王,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提及长城,人们会想到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在齐鲁大地上也有一条千里长城,名曰齐长城。齐长城起源于古济水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自西向东蜿蜒千里,直达黄岛入海,全长 618.9公里,共翻越大小山峰1518座。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

  • 史上最好赌的皇帝汉宣帝:竟然用官职偿还赌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宣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好赌之徒不胜枚举,甚至很多皇帝、大臣也是滥赌成性——汉景帝、汉宣帝登基前都好赌,东晋大司马桓温、南朝尚书郑鲜之等亦均是好赌之徒。正所谓“上之所尚,民必尚之”。有国君带头赌博,幕僚臣子们哪还会顾忌那么多。关于士大夫贪赌的国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小皇帝:最小一位仅有11个月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溥仪,光绪,

    在中国历史上,“小皇帝”现象比较普遍。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38岁的德宗载湉病死(史学界怀疑是中毒,次日慈禧太后死亡)。载湉无子,侄儿溥仪哭着被大臣拥上了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后一位皇帝。而整个清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中“小皇帝”最多的

  • 盘点历史上最有骨气的6个名人:李白文天祥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伯夷,叔齐,文天祥,阮籍,陶渊明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滦县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

  • 唐初名将契苾何力:平定西突厥政权的异族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契苾何力,西突厥,

    契苾何力(?-677年)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他出身铁勒可汗世家,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幼年丧父,在热海(今伊塞克湖)一带游牧。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部千人归唐,被封为左领军将军,驻守凉州。贞观九年(635年),率部参加对吐谷浑的战争,奋战力俘吐谷浑王慕容伏允,

  • 三国时鲁肃“有钱任性”: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鲁肃,三国,名将,

    “有钱就是任性”在去年开始流行,崭新的一句潮流语,背后透露的却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对财富自由的渴望,这是有钱;在财富自由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生活意志在一定范围内不那么受局限,这是任性。这种心态并不新鲜,也可以理解,然而,如何尽量从正能量的角度理解它,并且去引导社会心态,这才是正道。三国时候的鲁肃,是

  • 顾炎武瞧不起所谓“文人”:明亡后烧掉33岁前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炎武,明末,文人,

    顾炎武是清代初年的一位大儒,他跟黄宗羲、王夫之三位并称为明清之际、尤其是清代初期的三大儒。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一个超前的想法,在《日知录》第十三卷《正始》里,顾炎武有一段话,是大家耳熟能详,也一直津津乐道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

  • 三国历史解密:诸葛亮躬耕南阳十年都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出师表,

    在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人估计很少有不知道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那么诸葛亮于躬耕于南阳做什么呢?

  • 高洋:宠妃腿骨成乐器 最好色残忍变态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洋

    北齐高家,被后世许多人都认为是精神病家族,这话不假。比如高洋,建立北齐,听起来很牛,其实就是接过了父兄的基业,搞了个禅让仪式而已。当了皇帝之后,他酗酒,经常耍酒疯,疯起来就脱衣服闹。大冬天,雪呼呼的下,他也能脱光了裸奔,还让大臣和他一起嗨起来。这货没有神经病才怪。(高洋图片太少,配图或有不符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