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奇宫女苏麻喇姑为何终生不吃药?居然活了93岁

传奇宫女苏麻喇姑为何终生不吃药?居然活了93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1/30 14:40:17

据说苏麻喇姑是清朝后宫的传奇侍女,也是我国历史上地位最为尊贵的侍女。其故事在影视剧和评书中多有演绎,但是,苏麻喇姑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过,只在清朝原礼亲王昭梿的历史笔记《啸亭杂录》卷四中有所记载:

“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仁皇帝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故宫中甚为高品。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身为太后身边最受宠爱的高等宫女,苏麻喇姑为什么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并且还要喝掉呢?原来这与她出身于干旱少雨的蒙古高原有关,在蒙古大草原上,水只是用来饮用的,刷碗、洗手、洗澡等都是对长生天的一种亵渎,会遭天谴。

所以,即使苏麻喇姑已经到了中原,不再缺水,即使贵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也一直恪守这种惜水的信仰,一年只洗一次澡,并且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浪费水而喝下已经使用过的水。大鹏悄悄在这里说一句,据说真正的蒙古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婚嫁、下葬。因此,当我的室友(蒙古族)每天都要洗澡的时候,我就要正告他一下,注意节水啦!

其实,除了终年不浴之外,苏麻喇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仍然不肯服药,皇子们心急如焚,劝请苏麻喇姑服用西伯噶古纳。

皇子胤祉、胤禩和胤祹一起,按照康熙的旨意,在苏麻喇姑耳边轻轻说道:“这是主子送来的一种草根,已与白煮鸡汤掺在一起,请妈妈喝下。”然而,苏麻喇姑坚决不喝,她说:“见今我的病已经如此,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从远方送回草根,让我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断难承受。只是奴才从小不吃任何药,这是主子原本知道的。虽说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呀!我的病已至尽头,即便服药,也无益处了。”

皇子们很了解苏麻喇姑的脾气,听罢没有灰心,依然恳求她服用。起初,苏麻喇姑还婉言拒绝,后来终于有些不耐烦了,以命令口吻说:“阿哥们照我所言具奏,主子会懂得我的意思。”言罢遂紧闭双目,不再理睬身边的皇子们。为什么苏麻喇姑终生不吃药呢,对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

小编认为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的蒙古部落不但贫穷落后,而且是缺医少药,大多数人生病除了祈求长生天的庇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以身体硬抗,把生病当成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或者自己该归天了,这种思想在童年的苏麻喇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被她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不过,是药三分毒,终生不吃药的苏麻喇姑的身体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也算是难得的高寿。

苏麻喇姑生平

苏麻喇姑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

苏麻喇姑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就是后来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布木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34岁。苏麻喇姑作为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她在清宫陪伴布木布泰学习过程,凭着刻苦努力和聪明的头脑,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并提高了整体文化素养。以致后来能担任康熙的蒙老师。她在布木布泰身边,将日常起居、屋里屋外的事,处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干和忠诚,足以使布木布泰信任,经常放手大胆地交给她更重要的工作。人们也认为她是孝庄文太后心腹之人。

崇德元年(1636年)在着手厘定清朝上下冠服诸制,物色人选时,庄妃推荐苏麻喇参与其事。苏麻喇擅长女红,除了熟习蒙古族服饰,又饶有兴趣地对比研究汉族和满族的服饰。根据朝廷的要求,她领会服制内涵,参与设计,在继承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吸收满、蒙、汉等北方各族服饰之长,精制,创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后世认可。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布木布泰到达北京。

崇德八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极驾崩。当时孝庄文皇太后年仅三十一岁,其子福临刚刚六岁。经过孝庄文太后的精心谋划,福临当上了皇帝,但朝中大权却掌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年幼的顺治皇帝,时时需要母后孝庄的扶持和指点。但按当时的规矩,他们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见面机会,这样,孝庄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秘密联络便全由苏麻喇姑来担任。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玄烨降生后,孝庄命苏麻喇姑照料孙儿。孝庄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住在宫城西华门外今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雍正时改名为福佑寺)。这期间,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烨避痘所之间,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康熙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康熙帝幼小在宫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愈,重返皇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去世后,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胤祹)日夜看护。”苏麻喇姑去世后,被“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

标签: 苏麻喇姑清朝

更多文章

  • 道光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的悲剧命运:奕纬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爱新觉罗奕纬,道光,清朝

    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生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道光十一年四月卒后谥“隐志”。咸丰即位后,又追封多罗郡王。

  • 和珅的致命失误:未曾想过“乾隆死了我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和珅,乾隆,清朝

    乾隆即位以后,在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无定员,由皇帝指定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军机大臣的值班房在隆庆门内的北侧,军机章京的值班房在隆庆门内的南侧。军机处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来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划与执行的中心,地位远远高于内阁,因此日常事务相当紧张。军机处的办事程

  • 盘点历代五虎将:梁山五虎将蜀国五虎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虎将,梁山五虎将,蜀国五虎将,

    历代五虎将西汉刘邦五虎将:1、樊哙。能和西楚霸王项羽玩十个回合以上,而没有受伤,不能说不是西汉军中第一猛将。是刘邦的妹夫,善终。2、周勃。安刘氏者,必勃也。一句遗训,竟然变成现实,左袒而诛杀诸吕,不愧是西汉王朝安定的一支中流砥柱。3、灌婴。汉初三朝元老,参与追杀虎落平阳的西楚霸王项羽,病死。4、英布

  • 明朝崩溃时造就了两大绝代名妓:陈圆圆与李香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名妓,陈圆圆,李香君

    1.陈圆圆,影响了明朝历史的妓女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明末有田畹府。田畹是崇祯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皇上最宠幸的田贵妃(崇祯死后就草葬在田妃墓中)。而陈圆圆,则是田畹家收养的歌伎。戍边的军阀吴三桂去田府玩,一眼就看上了美若天仙的陈圆圆,厚着脸皮向田畹老头讨要,田畹虽心疼,也只好故作大方地促成这两位年

  • 顾炎武瞧不起所谓“文人” 明亡后烧掉33岁前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炎武,清朝,

    导读:瞧不起以“文人”自居者,是顾炎武一贯的思想,至少是顾炎武在1644年明王朝灭亡以后就有的非常鲜明的思想。顾炎武在明朝灭亡以后,把他33岁以前的诗文作品基本上全部烧掉了。顾炎武是清代初年的一位大儒,他跟黄宗羲、王夫之三位并称为明清之际、尤其是清代初期的三大儒。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一

  • 徐阶是个什么样的人?徐阶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阶,明朝

    徐阶(1503~1584),字子升,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1523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后来先后担任福建延平府推官﹑江西按察副使、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进入内阁,四十二年成为首辅,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退

  • 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宋徽宗:除了当皇帝什么都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徽宗,李师师,亡国,

    宋徽宗可谓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但他并不是因为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而是以“风流奢靡”著称于世。众所周知,宋徽宗是一个荒淫无度、喜好玩乐、任用奸臣的昏君,北宋在其手中逐渐走向了灭亡的道路。那么,他是如何弄垮一个泱泱大国的呢?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贪玩”皇

  • 历史上的张三丰:三个中哪个是传说中的张三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三丰,明朝,金庸,

    题记: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很多读者通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以及仙风道骨和高尚德行,钦佩不已。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又名

  • 慈禧太后曾下达劝禁“缠足”的谕旨:慈禧缠足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缠足,清朝

    三寸金莲,中国独有,世界惊诧!蓄辫和缠足,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落后愚昧的两个象征,这两样东西,一个关于男人,一个关于女人;一个关乎头,一个关乎脚;一个有着近500年的历史,一个则绵延1000多年。只是中国的男人都要蓄辫,中国的女人却不必都要缠足,慈禧太后就不缠足。因为她是满八旗。著名历史学教授茅海建在

  • 苻坚改姓:前秦苻坚原姓“蒲”为何要改姓“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前秦,苻坚,

    前秦第一代国君苻坚的祖父叫蒲洪,第二代国君苻坚的伯父叫蒲健,第三代国君苻坚的堂兄叫苻生,祖孙三个怎么不姓一个姓?因为蒲洪后来把姓氏改了。苻坚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叫蒲坚。姓氏可不能随便改,很显然,其间必有非常道理!他们之所以姓蒲,是因为其家中长的蒲草格外高大,形状也特别。“始,其家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