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 走进许慎故里 聆听《说文解字》的故事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 走进许慎故里 聆听《说文解字》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民网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2/1 10:47:07

许慎化园入口处照壁。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盖文字者,经义之本,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这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对文字的一段诠释,这句话也被刻在许慎文化园入口处的照壁上。在许慎看来,文字是承载经典和知识的根本,前人通过文字把历史和文化留给后人,后人则可以通过文字的记载了解学习古人的历史文化。

许慎文化园大门。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近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河南漯河,走进许慎故乡,听听关于《说文解字》的故事,探究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

许慎文化园内许慎青铜立像。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许慎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撰了《说文解字》,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汉字的发展运用研究作出了贡献。

许慎文化园依托许慎墓而建,以展示汉代建筑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文化园门口的广场上矗立着由6米高花岗岩剖割而成的“六书”石柱,刻写了许慎归纳总结的六书理论,分别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许慎文化园内汉字大道。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入园后走过照壁,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长80米的汉字大道。远古刻符、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盟书、篆书体、隶书体……这条大道上,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精选了历代名碑名帖摹刻其上,展示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许慎文化园东配殿叔重堂内陈列的资料及壁画。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现场解说员介绍,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叫“隶变”,是由表形到表意转变的起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许慎的《说文解字》因选用了古文字小篆做字头,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字信息,成为后世解读甲骨、金文的一把钥匙,是探寻古代文明的一座桥梁。

此外,据介绍,许慎通过分析字型结构,把纷繁庞杂的汉字归到540个部首下面,进行编排查检,开创了部首检字法的先河。

许慎文化园内字圣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漯河是许慎的故乡,这里的人们也沿袭了对汉字的这份热爱。据悉,自2010年开园以来,许慎文化园始终致力于弘扬汉字文化,尤其在面学生的汉字文化推广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每年会开办少儿蒙开笔礼、传承诵经典等活动,在节假日开设国学公益学堂等,一年累计会举办约300场活动,吸引30万公众参与。”许慎文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在许慎文化研究方面,累计收集了4万余册相关书籍资料,形成系统性的资料库,并展示在文化资料中心。

许慎文化园内字形牌坊。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我家小孩现在上二年级,平时遇到生字会主动问我字的结构由来这些问题,我作为家长,还有班上的老师,基本都能做到一个详细的解答。”一位本地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表示,“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了解汉字文化,学习传承经典。”

更多文章

  • 皖北往事之许慎与垓下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许慎,说文解字,马融,文字学,经学家

    许慎与垓下赵汗青·刘欣华许慎(约公元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在当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文字学、语言学学者,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许慎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

  • 漯河市:大力弘扬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大力,漯河市,科学家,中华文明,说文解字,贾湖文化,许慎文化,神话传说

    漯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贾湖遗址和《说文解字》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探源、汉字研究阐释方面具有无可替代性。大力弘扬和传承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进一步彰显漯河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的担当和作为,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突出“谋”字长远规划,提升特色文化影响力。抓住

  • 漯河市教育系统二十大宣讲团中小学组组长马开收走进许慎小学

    历史解密编辑:剑走中原标签:教育,二十大,宣讲团,中小学,漯河市,马开收,许慎小学,学校食堂

    网易河南3月24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左晓娜)许慎小学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把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既请进来又走出去。3月20日,许慎小学邀请漯河市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中小学组组长、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开收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推动漯河学校教育高

  • 熔古铸今唱大风——来自“字圣”许慎故里的书画家王彦邦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周刊标签:许慎,书法,怀素,王彦邦,书画家,山水画,科学家,齐白石传人

    《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国的汉字,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发展史,单字已达数万字。汉字的书体以至音、义,伴随时代的发展及用途与书写手段的发展,也不断产生变革。河南漯河作为“字圣”许慎的出生地,名字享誉海内外,又因出了周彦生、张富君两位大画家,使漯河这座城市更加响亮。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迈进中,伴随着经济发展

  • 许慎《说文解字》| 甘,美也

    历史解密编辑:温特讲财经标签:许慎,指事,甲骨文,科学家,说文解字,偏旁部首

    《说文·甘部》:“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甘”是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的外形是个“口”,当中的一小横是指事符号,表示嘴里含着美味的食物。小篆承接甲骨文的形体,由外“口”包“一”组成。隶变后楷书写作“甘”。“甘”的本义为甜美、味美。凡“美味”均能称为“甘”。从味道的甘美,又能引

  • 漯河:许慎文化上巳祈福节!

    历史解密编辑:漯河早知道标签:许慎,龙门,乐舞,文化园,漯河站,科学家,传统文化,上巳祈福节

    4月22日 许慎文化上巳祈福节 在许慎文化园开幕 漯河市六届政协主席张社魁宣布活动启动。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平主持。 市政协党组成员田冠亭 恭读祈福文。 仪式在乐舞祈福——《许慎颂》中拉开序幕。有关人员向字圣敬献花篮、恭读祈福文、向字圣殿祈福礼拜。参加活动的800多名师生现场集体

  • 许慎《说文解字》| 荣,桐木也

    历史解密编辑:方步说体育标签:许慎,金文,小篆,象形字,桐木也,科学家,说文解字

    《说文·木部》:“荣,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荣”原是个象形字。金文就像两棵交相怒放争荣的花草。在小篆文中,下面演变为木,意思是草木开花;上面是荧的繁体形式,有明亮的意思,这里是说草木开出鲜艳明亮的花。隶变后楷书写作“榮”,简化汉字后写作“荣”。“荣”字的本义应是指草木开

  • 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开展月例会暨汉字文化节研修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剑走中原标签:许慎,博雅,源汇区,漯河市,月例会,汉字文化节

    网易河南4月22日报道(周惠杰 通讯员 陈明 左晓娜)谷雨落人间,研修正当时。为探寻名校发展之道、揭秘名校创新之路,4月20日上午,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两校区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青年教师代表30余人奔赴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参观学习,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四月份月例会暨汉字文化节研修活动。·感受名校风采·安

  • 漯河市许慎小学开展“寻根字祖 拜访先贤”研学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剑走中原标签:许慎,先贤,圣贤,漯河市,文化园,研学活动

    网易河南4月6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左晓娜)春风有信,花开有期。4月4日,漯河市许慎小学四年级师生不负好时光,汇聚许慎文化园开展“寻根字祖 拜访先贤”研学活动。进入许慎文化园,学生们从影壁墙处,一直沿着汉字大道,边走边浏览,细致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祭拜圣贤活动中,全体师生端身正立、束整衣冠

  • 河南漯河:举办“癸卯(2023)年许慎文化上巳祈福节”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剑走中原标签:许慎,上巳节,漯河市,河南省,说文解字,传统文化,上巳祈福节

    网易河南4月22日报道(杨昆龙 王中山)春色正浓,雨润沙澧。4月22日上午,农历癸卯三月三上巳节,漯河许慎文化园,彩旗猎猎、礼乐悠扬,一场遵循汉代礼制进行的“癸卯(2023)年许慎文化上巳祈福节”活动在丝丝春雨中拉开帷幕。漯河市政协原主席张社魁宣布祈福节开幕,漯河市政协党组成员田冠亭恭读祈福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