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党中央专门对国家领导人每个月的薪水做了规定,像朱老总这样的正国干部,每个月能拿到6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后来,毛主席带头将工资蒋介降到了400多元,其他领导人也纷纷效仿,大家都秉持着能省则省的态度,誓要与新生的红色政权一起共度难关。
朱老总在建国后,威望愈加隆盛,他的画像曾被挂上天安门城楼,与毛主席地位相当。1950年下旬,在朝鲜问题上,他坚决支持主席的出兵决意,同意跟联合国军“打一架”,让资本主义见识一下东方的铁拳,这样也能提高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自10月起,朱老总接连在山东、吉林等地向即将赴朝参战的部队做动员报告,号召战士们发扬人民武装的光荣传统,英勇奋战,保家卫国!
1951年,朱老总又联合军委训练部,敲定了解放军下一步建设的总纲要,提出要让解放军尽快完成转变,由一支轻步兵部队,进化为一支拥有多兵种,综合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50年代中旬,他奉命出访东欧的友好国家,促进社会主义内部团结,提高红色阵营的凝聚力。50年代后期,是朱老总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他在下乡考察的时候,发现农业生产中充斥着浮夸风。
老总对此很是不满,于是便写了一份报告呈递给党中央,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党中央能及时予以纠正,遏制“左”进一步蔓延,做到实事求是。可当时全国上下都已经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路线,大家普遍对于经济发展以及工农业产值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大家相信亩产一万斤是真实的,而亩产八百则是“虚假瞒报”。
鉴于此,朱老总自然而然受到了错误处分,被打成“右派分子”,一度暂时被迫离开领导岗位。此后的几年里,老总一直都在基层做考察,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当他发现大食堂不适合国情时,便立即向党中央申请将其废除,当他发现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当下生产力发展时,也曾提议让农民“单干”。
但这一提议还没收到回复,动荡就降临了,居心叵测者马上将矛头对准了朱老总,老总一时饱受非议。关键时刻,毛主席保护了老总。1967年之后,老总基本上就已经停止去基层考察了,一直深居简出,除了开会,大部分时间都在干休所度过,每天除了看报纸了解时事,便是写文章,每到月底的时候,他会拿出一部分工资救济生活困难的烈士遗属。
事实上,自1949年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起,老总就雷打不动的每个月支一点帮助别人,当时他的工资有400多元,看似挺多,但要养活家里十几口人,还是比较紧张的。直到孩子们工作稳定下来,也有工资拿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才好转了一些,朱老总总算是能攒下一点钱了。
而且,老总写文章也有稿费拿,但这些钱他是一分都不花,而且也告诫子女不许用,以后要交给国家,用在国家的建设上。70年代初,老总病重住进了医院,子女们来看望他,闲聊期间,他对子女们说,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是国家管的,就连写字用的笔都是国家发的,这些东西往后统统都要还回去,谁也不许占着!
老总唯一的私人物品,是一些珍藏的图书,他打算将其平均分给孩子们,供大家学习所用。1972年之后,中国与诸多西方国家建交,其中就包括西德。有一天,西德的官员突然找到中国大使馆,表明朱老总在德国还存有一笔30万巨款。当年,一位德国记者在采访了老总之后,出版了一本个人传记,销量非常不错,所得稿费,记者分了一些出来留给老总。老总得知此事后,便委托中国驻西德使馆,将稿费全部买成图书,运回国内,捐给学校和研究所,助力科研、文教事业发展。1976年,这位功勋革命家不幸离世,时年89岁。
朱老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心怀国家的有志之士,早在加入党组织之前,他就已经在从事革命活动了。土地革命爆发之后,他率军高举义旗,与敌人斗争不止,往后数十年间,他联合毛主席与其他同志,指挥人民武装击败了所有敌人,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国度,他值得我们永远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