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董永公园位于孝感市城区槐荫大道东段,南距武汉市60公里,为国家4A旅游景区。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园内有孝子祠、仙女池、槐荫树、鸳鸯楼、理丝桥、涤丝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点12处。景点按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缘等情节为线索建造,歌颂了孝感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戴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天仙配的故事妇孺皆知,它就发源于孝感。而董永公园内以汉朝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七仙女下凡配为夫妻的神奇故事为主题,汇集了孝感境内有关“天仙配”故事的文物古迹。园内用亭、台、楼、阁、桥、榭组成的仿古建筑群,在自然美景的映衬下,别有一番趣味。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孝”字碑。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董永公园内处处张扬行孝美德。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的孝文化长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在董永公园内用浮雕展示。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孝文化存列馆”。
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董永,文学故事人物。传为东汉千乘(今山东博兴)人。早年丧母。灵帝中平时(184-189),随父避兵,流落孝感,佃耕养父。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其孝行感动仙女下凡,为其织锦偿债赎身,且与其结为夫妻。《灵芝篇》、《搜神记》、《织锦记》以及近、现代戏剧《天仙配》、《槐荫树》、《百日缘》等均取材于此。其故里原有寒窑,董孝子词、坊等,后荒废。现存董家湾、裴家巷(卖身处)和其墓葬遗址,并有高约4米的石碑一座,上刻“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大字,雄浑劲道,引人注目。
其实很多人只知道二十四孝里面的董永卖身葬父出自孝感,但是却有些人不知道还有两个孝感人,一个是扇枕温衾的黄香,还有哭竹生笋的孟宗这两名孝子也是来自孝感这个地方,二十四孝虽然有很多的版本但是每一个版本都包含有这三个故事,在这二十四孝的长廊里面浓缩了中国二十四孝的故事。
在董永公园有棵槐荫古树,正是它见证了董永与七仙女的百日姻缘。相传玉皇大帝的七姑娘思凡,看中孝子董永,于是让槐荫树做媒,嫁配董永。董永说:“哑巴树怎能开口?”七仙女说:“大树不开口,各自两分手;大树若开口,姻缘天配就。”接着,他们双双跪拜,槐荫古树因感动而开口说话。不料,老槐荫激动之余说错一字,将“百年合好”说成“百日合好”,弄得董永和七仙女仅有百日缘分。民间俗语“一夜夫妻百日恩”就是从这里传开的。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瑶池仙境”。" 瑶池仙境 "再现了张七姐下凡前,在瑶池沐浴梳妆的情景,七姐妹白玉似的仙姿塑像,在池中岛上神态各异,含情脉脉,个个栩栩如生。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知乐亭”。“知乐亭”告诉游人,无论是谁都要感恩知乐。
相传槐荫为媒,七姐与董永成婚,理丝桥下借滚子河水,浣绢洗丝,用天梭一夜织成十匹锦绢,赎回卖身契;“鸳鸯楼台”是一个建筑在池水边的楼榭建筑群。傍水楼台上有一对紧依的双亭,象征董永七姐,相互依偎相亲相爱;另有一亭,沿廊伸入池中,象征他们爱子在池里戏水。
董永的故事,二千多年在民间久传不衰,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园把流传故事、遗址、遗迹溶于亭台楼阁、山水桥石之中,引起游人的无穷遐想,深受游客的赞誉。
孝感市董永公园以孝文化传承来布局,借假山、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植物在优雅的环境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是孝文化传播的理想课堂。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感天动地”牌坊。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受后人敬仰而立此牌坊。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董永祠”。
董永祠,祠内有正方形小院,院中矗立着董永和七仙女携手挽臂的玉白色雕像。祠的正厅悬挂载有董永生平的横匾,陈列有关于董永的文物、碑帖、族谱、名人字画等。出祠往北,越过百步梯,可到升仙台,传说七仙女就是从这里被迫升天而离开人间。
孝感市董永公园内“升仙台”与莲花池。
旅游信息: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