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比人多
刘泽安
綦江区东溪镇福林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从古镇延伸到村庄,也就十来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一边是平缓的山岗岗,一边是较为陡峭的山坡坡。精准脱贫任务完成以后,村庄旧貌改新颜,不算开阔的公路早已经不再泥泞不堪,平坦的水泥路面一直铺在村庄的大小湾寨,几乎大的湾子都有直达的公路,车子可以顺趟的开到家门口,单身独户的一幢房屋即使是没有公路通达,也有小而窄的水泥小径至少到达屋子的角角。
路是通达了,房屋变新变高了,可人却少了。村庄里有一户吴姓家人,他们两口子原来是贫困户,在自身的努力奋斗下,又得到政府和帮扶人的精准扶贫,二年就顺利脱贫而且致富。也算不上好大的典型,因为这样的事例在时下的中国,当今的綦江区,眼下的古镇东溪,面前的福林村也不少,可吴家嫂子有一句戏言,让我久久回味。
我走在福林村,田土里的萝卜苗绿茵茵,还有那浅浅的水田里自由自在的鸡鸭鹅,一只只油光水滑的,到处跑四处游逛,根本不理路过的人,一点没有害怕的样子。有的家里还养有大牛小牛,据说那是村庄里最值钱的动物,从小养大值二万元左右。这些鸡鸭鹅牛都太普通了,村庄里的人好像也不重视它,没有谁把他们看在眼里。走着走着鸡鸭鹅牛就散了,有几个老百姓则笑了笑问我:“嗨,看出什么名堂没有?”
我一愣,自己也没什么名堂,更没看出什么名堂。摇一摇头,没有回答乡亲们的问话,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大嫂走过我身边,悄悄的递给我一句话:“去问问吴家大嫂子,她常常夸她的羊子,有一句话是口头禅,她会告诉你的。”
吴家嫂子就在我的身后,看过她家种的萝卜和养的牛,正准备往另一家的路上去。
谜一样的话让我静不下心,也不想马上离开她家,就问她:“嫂子,你家养有羊子?”
“哦,对了,我在村里的小龙溪旁的荒坡上养了一群土山羊,去看看不?”
我当然想去看一看,可那句口头禅还没有问出来:“嫂子,村里人对你养的羊子感兴趣,说你喜欢得不得了。”
“那是,我的山羊我的娃嘛。”
“他们说你有一句在村庄里流传的口头禅,是什么?”
“什么口头禅哦,那是我的一句玩笑话,他们现在常常拿来取笑我。”
“是一句什么玩笑话?”
“那是前一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去小龙溪旁边的山坡上数我家养了多少只山羊,前后左右的数了几遍都没有数清楚,那可是我的养殖补贴啊,少一只就少了补助钱。我在旁边干着急,可那山羊跑来跑去不听话,刚要数完一群又跑乱了,数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准确数字。数少了我不干,多了工作人员回去也不好交差,补贴多领了是他们不负责任要被处分,忙了一个大半天也没有数清楚。”
我有了兴趣:“那后来怎么办?”
“我也跟着忙碌了半天,急中生智的告诉他们,我的羊比人多行不行?”
“什么羊比人多?”我也没听明白。
吴家嫂子看了看我,笑了笑:“你也没明白?我的意思是告诉数山羊的那个娃娃,就是那个镇上扶贫办的工作人员,根本数不清楚的,羊下崽或死的,几乎每天都有变化,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只?补助按照我们福林村十社居住的现有人口来计算,略略的多那么一点点就行。我的本意是达到补贴上线就行,绝对只有多,不会少,肯定比村庄社里住的人口多,这句话传到镇上,被笑话了好久。”
我知道了村庄老百姓说的那句口头禅“羊比人多”的意思,不去想最终版的补贴,却想一个人去小龙溪看看那一群数下清的山羊。
我告别吴家嫂子,一个人去那小龙溪。小龙溪是流向福林河、綦江河的一条小小溪流,小龙溪旁边的山是福林村庄的无数个小山坡构成的,一坡一坡的荒地连在一块,坡坡的海拔高度不完全一样又一坡挨一坡,这样的山坡在村庄是一无是处,唯有自由的山羊可以徜徉。我远远的看着那山坡上东一个西一个乱窜的羊子,白的黑的黑白相间的都有。我不习惯叫它们为山羊,还是固执的称呼它们是羊子,其实山羊更贴切,山坡上的羊子叫山羊。一小群一小群的山羊各自在山坡坡上蹓跶,谁也不打扰谁,好像有一个群又好像没有群。群里的山羊可以从东窜到西,从南窜到北,东西南北的方位感在这儿失去了作用,自由的山羊就是山羊的自由,这个山坡坡就是自由的天堂。山坡坡的上面有好几个岩洞,其实也不算洞,是几个紧挨着的一字排着的岩窟窿,村庄里人常说的岩洞实际上是个岩窟窿,算不上是什么洞。不要小看这几个岩窟窿,却是这一群山羊夜晚的栖息地。每当夜色降临,山羊像是有固定的生物钟,它们一群一群的陆陆续续的爬上岩窟窿睡觉,一个岩窟窿一个岩窟窿的轮换着住。吴家嫂子对岩窟窿的清洁卫生很注重,山羊像是懂人事的畜牲,打扫卫生的先住,换干净的轮着住,坡上的几个岩窟窿刚好能调换过来。你说怪不怪,村庄恰有这一片小荒坡,荒坡上恰好有几个岩窟窿,不多不少的一群山羊刚刚住得下,这像是给勤劳致富的人准备的。福林村的这一片荒坡百亩以上,算是陡峭又有些平缓,自由的山羊也不给小溪添麻烦,在荒坡上稍微平坦的地方拉便,主人家每天都要在黄昏时统一收集运送回去做农家肥,那又是一场好的农家肥盛宴,不致于污染了小龙溪,保住了村庄的青山绿水。这不是说吴家嫂子的生态观念好先进,而是她们对废物的利用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得很贴切,这才是老百姓见得着的生态文明。
后来得知,吴家嫂子的山羊是抢手货。订货的人看到散养的山羊视频,有的商家直接到小龙溪旁边的山坡上看看吴家山羊,这样的山羊其品质真不一般,努力奋斗的吴家嫂子一家子的收入自然也不一般,不单单是脱贫而是在致富的路上飞奔,飞奔还不准确而是狂奔。有朋友建议吴家嫂子的山羊弄一个商标,有地域特色、放养特点的商标,可惜的是吴家嫂子觉得山羊不多也不愁销路,懒得麻烦,况且她说真的是“羊比人多”的话也不是个好事,希望看到一个村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才是好村庄。
我一直在回味吴家嫂子的那一句“羊比人多”的玩笑话,一个村庄里的人没有一家人养的山羊多,也许可能真的是一句玩笑话,但这句玩笑话道出了我们的新农村真实的一面。羊比人多,我理解的不是说我们村庄里的人少了,而是我们村庄致富的路子多了几条。
(作者单位:綦江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