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官桀:如果不懂政治,就算身居“相位”,也玩不转权力的游戏

上官桀:如果不懂政治,就算身居“相位”,也玩不转权力的游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4/1/14 2:09:10

公元前80年9月,汉武帝的托孤重臣,大汉帝国国母(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的嫡亲爷爷上官,因为参与谋反,被诛灭全族。

提起这位上官桀,可能大多数朋友只是偶有听闻,并不甚了解;故而,对于上面的这段文字记载,其实并没有多少感触。

但是,青史君相信:很多政治敏锐的朋友,已经从上面那段寥寥记载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这个上官桀不仅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更是皇帝的绝对外戚,拥有这样双重身份的他,为什么还要去造反呢?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01—初为羽林,因勇力过人,得到汉武帝赏识

上官桀,西汉时期陇西郡上邽(gui)县人;因为家世清白且生得身材魁梧,少年时期的上官桀就被命运之神选中,成为了汉武帝的亲卫军成员——羽林郎(国之羽翼,如林之盛)。

桀,陇西人邽人也。少时为羽林期门郎。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身份!

在汉武帝时期,能够跻身羽林郎行列,时常在“大汉帝国第一人才鉴定师”刘彻身旁行走,简直就是等于直接拥有了一张,大汉帝国高级官吏选拔票;像后世鼎鼎大名的卫青霍去病二人,都是在羽林郎时期被汉武帝发掘,而后重用的。

不过,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成千上万的“国之羽翼”中,能不能顺利“出位”,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表现!

从后来的史实来看:年轻时期的上官桀,对于自己这一身份之后的“远大前程”,是有着明确预期的:

有一次,汉武帝去甘泉宫“度假”,走到半路上突然狂风四起;由于御撵上的那个车盖(伞)实在过于巨大,导致车马在飓风中难以前进。

眼看暴雨将至的汉武帝就命人取下车盖,让上官桀拿着,继续前行。

按理说,马车由于车盖太过兜风都不好走了,这时候的上官桀要是掉队,肯定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去批评他的。

可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上官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吨位优势与力量天赋——在狂风之中,撑着巨伞一路狂奔,竟然跟上了御马的速度!

那么,上官桀为什么这么拼命呢?

史书上是这么描述的:

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辄御。

不久之后,大雨如期而至,上官桀立马将伞遮在了汉武帝头顶,为其挡雨,好好表现了一回。

对于这样一位,勇猛异常且颇有眼力劲的人才,自然是要提拔的。于是,羽林郎上官桀,摇身一变成为了汉武帝的御用养马官。

上奇其材力,迁未央厩令。

—02—因能言善辩,而官路亨通,终成帝国辅臣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肯定会说:将勇武之人发去养马,这算哪门子提拔啊?

青史君估计,当时的上官桀肯定也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憋屈想法。因为,在不久之后,他就犯下了一次差点送命的错误:

在上官桀任职未央厩令的某段时间内,汉武帝生病了,好久都没去查看自己的御马;本来就心气不顺的上官桀,也开始消极怠工,不怎么好好照顾武帝的宝马了。

突然有一天,身体康复的汉武帝来到了御马监,视察工作。

当汉武帝看到曾经膘肥体壮的宝马名驹,已然变得体型消瘦、精神萎靡时,立马吼道:“上官桀,你个瘪犊子玩意,你是不是认为朕再也看不到这些宝马了?!”

注意:这是一句十分严重且触及到政治红线的话语!它的潜台词是:上官桀是不是认定汉武帝要死了,所以才不努力工作?

据史书记载:在汉武帝的一生中,还对另一个人说过这句话:当年负责维护汉武帝专用御道的义纵由于消极怠工,致使道路失修,让汉武帝的马车颠得厉害。在彼时,汉武帝也吼过这么一句:“难道义纵认为我没有命,再走这条道路了吗?”

不久之后,曾经最为被汉武帝看重的酷吏义纵,就归西了!

按照常理来说,上官桀这次也是凶多吉少!

不过,体力好的上官桀,脑子更好——对于自己的渎职行为,上官桀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辩解(估计解释也没用),而是另辟蹊径地说道:“我听说陛下您身体欠安,日夜担心忧惧,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照顾这些马匹啊!”说完,他又情真意切地流下了几行眼泪。

不知道是上官桀的表演太过真实,还是大病初愈的汉武帝脑子有点不太灵光,本来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上官桀,竟然这么就给糊弄过去了!

并且,汉武帝还认为,上官桀是真心爱护自己的忠臣,就将其引为近侍;不久之后,汉武帝更是直接将上官桀提拔为太仆,位列九卿(估计是上官桀太会拍马屁了)。

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道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忠,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

后来,在“马何罗刺杀汉武帝”一事中,上官桀由于配合金日磾全力擒匪,愈发受到汉武帝的信任与重视。

终于在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托孤之际,曾经的羽林郎上官桀官至升左将军、领尚书事,与霍光、金日磾一起成为大汉朝堂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虽然在汉武帝去世之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也在场,但是他却没有“领尚书事”,所以最多只能算个列席常委,故不在此列)。

青史君说:虽然上官桀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由羽林郎到辅政大臣的巨大飞跃,他的官场表现堪称上乘。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在上官桀的身上,至少存在以下两个弱点:

第一,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

未央厩令,虽然听起来只是一个养马官,但是在没有现代化装备的古代,骑兵绝对是整个国家最精锐、最先进的兵种,堪称“大国重器”。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出色的将领和优秀的战士,相当于是大汉帝国的核弹头的话,那么,优良的战马就是搭载核弹头的运载火箭。不管你核弹头有多厉害,要是没有运载火箭的精确制导,也是白搭!

所以,想要成为优秀的骑兵将领,就必须先要熟悉战马的习性。

故而,汉武帝让上官桀去养马,看似是大材小用,其实是对于他的一种历练,可是很显然,上官桀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微妙之处。

也就是说,能言善辩的上官桀有小聪明,但是却缺乏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大智慧。

第二,够努力,却没有自律精神。

对于霍光、金日磾二人为什么能够成为汉武帝的托孤之臣,在史书中曾有过一大段论述,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谨慎、自律。

霍光服侍汉武帝二十多年,既当司机又做秘书的,却从来没有犯过一次错误,甚至每次上班所站立的地方都一样;

而金日磾呢?

武帝赏赐他宫女,他供养在家里,从来不敢亲近;武帝想要纳他的女儿入宫,他怕成为外戚,遭人记恨,怎么说也不答应;在汉武帝身边伺候了几十年,金日磾竟然没有一次偷看武帝干什么的行为!

而上官桀的“上位”史就简单的多了——就是上文中的种种事迹。

可以看出:与霍光和金日磾相比,上官桀虽然敢于拼命,够努力,但是他缺乏一种自律精神;一旦没有人监督他工作,那么他大多数情况下,就会“开小差”。

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够努力,却没有自律精神!请朋友们记住这两点,它们和上官桀的最终悲剧收场,有着莫大的关系。

—03—心态失衡,不自量力,与霍光争权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托孤”戏码,青史君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当朝堂之上同时出现了多位托孤大臣时,不论这些辅政之臣之前的关系多么铁,他们的结局有且只有一个:内斗!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高拱、张居正;又或者清朝康熙时期的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人。

很显然,这是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谁都不可能成为例外!(成为寡头之后,必然会想着全部垄断!)

公元前86年,金日磾去世,曾经的托孤大臣、拥有领尚书事职衔的,就只剩下了霍光与上官桀——似乎,他们二人的结局早已注定!

由于早在成为辅政大臣之前,霍光与上官桀就结成了儿女亲家,故而,从公元前87年到公元前83年的这四年时间,算是上官桀与霍光的“蜜月期”。

虽然,彼时的霍光已经“政自己出”,但是对于上官桀,霍光一直还是非常给面子的——每次霍光休假,他都会让上官桀代替自己处理政务。

初,桀子安取霍光女,结婚相亲,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决事。

不过,这种霍光给面子的前提是:上官桀“识时务”、懂分寸。

公元前83年,上官桀突然向霍光提议,将自己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许配给汉昭帝为后;对于这样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霍光却以女孩年纪太小,予以拒绝。

光女为桀子安妻,生女,年甫五岁,安欲因光内之宫中;光以为尚幼,不听。

我们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霍光之所以会拒绝上官桀这项提议的根本原因是:虽然将自己的外孙女扶植为大汉国母,霍光脸上确实有光,但是很显然,身为上官氏的亲爷爷,上官桀才是此事最大的受益人——上官家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戚。

故而,青史君相信:当上官桀想将自己的孙女扶植为大汉国母时,在其内心深处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自己该如何如何了——上官桀的这次提议,预示着他与霍光正式开始争权。

这并不是青史君在瞎说,对于这一观点,在史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由于在汉武帝时期,上官桀已经位列九卿,比霍光的官职高,所以对于在托孤班子里,自己排在霍光之后,上官桀一直是不怎么服气的。可是,他却缺乏应有的政治头脑,一直都找不到有效的反击渠道,终于在良久思索之后,上官桀想到给自己搞一个外戚身份,开始与霍光争权。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个上官桀缺少大智慧的缺点?

公元前83年,据汉武帝托孤的公元前87年,已经过去了四年之久!

四年!黄花菜都凉了!身为二把手的上官桀才想起来争一争,貌似有点太晚了!

因为,在彼时霍光早已完成了自己的队伍建设、已经没有人可以撼动霍光的地位了: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为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虽然,上官桀最终通过汉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的运作,成功将自己的孙女运作成为大汉的国母。

但是,当他想要投桃报李,给鄂邑长公主的相好丁外人,谋一个好差事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了霍光的拒绝!

上官桀父子既尊,盛德长公主,欲为丁外人求封侯,霍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

也就是说,即便是上官家已经拥有了辅政大臣与外戚的双重身份,可是由于霍光的实力超然,上官桀在朝堂上说了仍然不算!

—04—昏招频出,最终身死族灭

没有办法,只好抱团取暖了。

于是,上官桀开始联络一直备受霍光打压的鄂邑公主、桑弘羊等人。

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上官桀等人的谋划还算是可圈可点——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但是,很快他们就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并为最终的失败敲响了丧钟!

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秀逗了,还是上官桀等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在朝堂上势单力薄的他们竟然想着要拉拢藩王来对抗霍光。

于是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

我勒个去!

但凡有一点政治常识,也不至于这么作死!

提问:自古以来,身为辅政大臣的最大忌讳是什么?

答曰:外通藩王、武将。

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一旦辅政之臣与藩王或武将取得联系,那么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让人想到一个词语:谋反。

而上官桀联系的那个藩王是谁呢?

汉武帝的第三子燕王刘旦,一个几次三番公开表示过夺嫡之心的藩王。

你说,上官桀和刘旦搅合在一起,汉昭帝能给他们好脸色吗?

故而,尽管上官桀等人对霍光极尽诬陷之事,可是汉昭帝由始至终就是一句话:“霍光是忠臣!”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

没有办法的上官桀等人,又想出了一个“高招”:宴请霍光,然后伏兵击杀;并废了那个一直“袒护”霍光的汉昭帝。

当青史君看到这里时,都要笑死了!

单凭几个刺客,能不能成功刺杀重兵保卫的霍光的几率到底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谈。

即便是他们能够刺杀成功,那么,你认为这几个在朝堂上说什么都不算的人,能成功地掌控大汉朝堂吗?!

好了,直接说结果吧!

公元前80年9月,因人告发,上官桀等人意图谋反的行为被朝廷(霍光)知晓,;于是,拥有辅政之臣与外戚双重身份的上官桀与他的同党一起被灭族。

九月,诏丞相部中二千石逐捕孙纵之及桀、安、弘羊、外人等,并宗族悉诛之;盖主自杀。

结语:

纵观上官桀的一生种种,他有梦想、敢拼搏,又能言善辩,确实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才;可是他遇事缺乏大智慧,对政治尤其不敏感;也许,他可以凭借着一两次的能言善辩之举,获得赏识、加官进爵,但当他最终真正的置身于权力的游戏中时,等待他的似乎只有失败!

标签: 上官桀霍光刘彻汉昭帝刘旦桑弘羊

更多文章

  • 苏文纨:海龟博士的爱情闹剧

    历史解密编辑:iFun食堂标签:博士,爱情,海龟,四喜,方鸿渐,钱钟书,苏文纨

    “法国有句古话,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无论爱情,还是婚姻,或者人生中的其他种种,大多类似。”在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中,作者借一个女角苏文纨之口,对全书标题进行解读。而苏文纨的爱情,非常令人叹息。身为海龟博士的她,自负才情,但婚恋观其实又非常传统;最后,她失去了真正中意的方鸿渐

  • 中国周易专家委员会副会长-苏文

    历史解密编辑:传统文化学者标签:周易,伏羲,中国,风水,委员会,苏文(汉朝)

    中国周易专家委员会副会长-苏文苏文,男,汉族,伏羲发源地河南周口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易学建筑风水研究院执行院长,大成易学宗师,《伏羲策划学》创始人,伏羲环境与建筑风水规划设计大师。苏文学习研究易学30余年,曾拜五位民间易学大家:《连山易》宗师韩艺先生;《太极

  • 当代优秀诗人-苏文俊

    历史解密编辑:央时空标签:苏文俊,语文,诗人,教学,文学

    “问鼎杯”全国诗词大赛特等奖获奖者:苏文俊当代优秀诗人-苏文俊苏文俊,网名君子儒,曾用笔名伊文。大学文化,高级讲师。从事教育工作,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今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曾任职学校语文学科组长,工会及教学科研督导等部门行政负责人;兼任无锡市职教语文学会会长,市职教语文中心组组长,市美学学会

  • 美女陶望卿:因受王爷宠爱惹下大祸,去世后被折磨的惨不忍睹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去,皇帝,荣爱,昭信,爱妾,陶望卿

    一具女尸从井里被打捞上来后,用木撅塞入下体,割了鼻子,嘴唇,舌头,这种虐尸已经够惨不忍睹了,可后面的行为,更令人发指。尸体被剁成了肉块儿,放进一口大锅里,撒上桃木灰毒药,开始煮,这种惨绝人寰的行为,是什么人操作出来的?说出来你会大吃一惊,是一位大美女,广川王刘去的王后——昭信。这具从井里打捞上来,又

  • 大汉王朝:李广利战败降匈奴,田千秋联名劝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广利,武帝,匈奴,丞相,田千秋,刘彻

    大汉王朝:李广利战败降匈奴,田千秋联名劝武帝李广利麾兵出塞,到了夫羊句山,正与匈奴右大都尉等相遇,当即驱杀一阵,虏兵只有五千骑,战不过李广利军,当即败走,李广利乘胜赶至范夫人城。城是边将之妻范氏所筑,故有是名。马通军至天山,匈奴大将偃渠引兵邀击,望见汉军强盛,不战而退,马通追赶不及,因即退还;商邱成

  • 从守陵的老郎官,几个月蹿升为丞相,汉武帝凭什么如此青睐田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田千秋,刘彻,丞相,汉昭帝,卫太子,刘邦

    如果告诉你,某位县里的小科长,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的郎官,以科长类比,都已经算是抬高他了。征和三年,田千秋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疏,因为这份奏疏,他被汉武帝直接提拔为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几个月后,同僚还没认全,他又一步到

  • 田千秋:人生显贵靠的是能力还是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田千秋,宰相,刘彻,霍光,江充,丞相

    田千秋(生年不详—前77年)。西汉人。战国时期齐国田氏后裔,汉武帝时官至宰相,汉昭帝时去世,在位十二年。田千秋画像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事,被幸臣江充和宰相刘屈氂诬陷,因此太子起兵诛杀江充,与太子对立的群臣向武帝告发太子谋反,太子忧惧失常,藏匿在民间后自杀身亡,连同两个皇孙也被害。当时因巫蛊之

  • 田千秋本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守墓小官,他是因何飞黄腾达当上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田千秋,刘彻,丞相,卫太子,汉昭帝,高祖,江充,汉武帝

    如果告诉你,某位县里的小科长,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的郎官,以科长类比,都已经算是抬高他了。征和三年,田千秋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疏,因为这份奏疏,他被汉武帝直接提拔为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几个月后,同僚还没认全,他又一步到

  • 完美倒三角的肌肉身材!日本的天赋型健美选手---安田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女子健美相册标签:安田千秋,健美,日本,倒三角,健美选手

    今天介绍一位来自日本的健美选手安田千秋【Chiaki Yasuda】,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公共会计师,在35岁的时候开始参加健美比赛。第33届日本健美公开赛在石川县金泽市本田之森会馆举行,获得去年兵库县锦标赛和关西锦标赛冠军的健美选手安田千秋以第一名的全部票数获胜。与去年的冠军大谷美佐纪不同,安田千秋

  • 浙江女排不敌天津的原因,王贺斌无力回天,个人技术非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叫大空翼标签:女排,王贺斌,王贺兵,浙江,浙江队

    浙江女排不敌天津的原因,王贺斌无力回天,个人技术非主因。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女排以前还是很强的,以前老帅徐教练带领下成绩始终在前四,吴教练带队的当年就能夺得联赛冠军,有啥办法回到当年。浙江女排真得不应该是这样的成绩,一天到晚在练什么呢?以前的江苏队也是保级边缘,自从惠若琪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