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透过春秋时期的夫差、勾践之争,悟解人性中的“忍”与“不忍”

透过春秋时期的夫差、勾践之争,悟解人性中的“忍”与“不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花文史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16 10:17:05

作为少康帝的后代,守会稽以祀夏禹的允常,因与吴王阖闾常年相互攻伐,而结下仇怨。天不假年,允常去世了,其子勾践承继其位,是为越王。

当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后,就乘机兴兵攻打越国。两军阵前,越国敢死队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刎颈而死的壮烈场面,吸引、震撼了吴国将士。

就在吴军还沉浸在惊恐、不可思议之中时,越军开始行动了,突袭吴军,大败吴军,而且致阖闾重伤。可谓悲催,懵懵懂懂地被打败了,但吴军不甘心!

阖闾(右)兵败受伤(剧照)

重伤不治的阖闾死了。临去世之际,阖闾郑重地叮嘱自己的儿子夫差:千万不要忘了越国!

此遗言,不仅仅是叮嘱夫差不要忘了给自己报仇雪恨,更是在提醒儿子:越国威胁着吴国的存在。但不知当时的夫差是否明了。

一、夫差不顾父王遗言,放过勾践,是为心有不忍。

1、勾践败于会稽。时光荏苒,还算平静的三年后,越王勾践听说吴王阖闾厉兵秣马,准备落实父王的遗言,攻打越国,洗雪前耻。于是,越王勾践就想先发制人,率先进攻吴国。

越王的重臣范蠡见勾践欲动兵戈,就竭力劝阻道: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范蠡劝谏勾践(剧照)

诚然,兴兵动武是违背道义之举,是最次的处事方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是,已然跃跃欲试的勾践听不进范蠡的建议,毅然决然地率领大军出发了。

闻知越国军队出动的消息,早有准备的吴王阖闾立即调兵遣将、排兵布阵,迎击来犯之敌,并在夫椒大败越军后,将越王勾践围困在了会稽山。

2、勾践请降不成。被困的勾践,已经失去了出征时的自信、豪情,惭愧地对范蠡说:悔不听先生之言,以至于此!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淡然说道:没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只能委曲求全,把你自己献给夫差了。别无他策的勾践只好派文种求降于吴王夫差:勾践夫妻愿做吴王的奴仆。

被围困于会稽山的勾践(剧照)

自己的身家乃至整个越国已成了待宰的羔羊,都得由他人做主了。父辈的威望、名誉丧尽,国将不国,哀哉!悲哉!万念俱灰的勾践,忐忑着、等待着。

大胜越军的吴王夫差,见勾践有如此态度,觉得可以答应勾践,放他一马。但是,伍子胥不同意。他对夫差说:这是上天要把越国赐给吴国,若答应了越国的请降,是会遭到天谴的。于是,文种只好失望地回去了。

3、夫差放过勾践。既然吴国不接受投降,那么就与吴国拼死一战,以作最后的终结。文种见勾践有这种鱼死网破的想法,就赶紧解劝勾践:不必如此悲壮,还有一路可走。随之,文种携带厚礼见到了夫差的太宰伯嚭

得到越国厚礼的伯嚭劝说夫差:“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伯嚭劝说夫差(剧照)

或者伯嚭的巧言劝说起了作用,或者夫差不想再听伍子胥的“今不灭越,后必悔之”、“若反国,将为乱”等苦口良言,毅然撤兵回国,给了勾践一个认软服输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不计前嫌的机会。

不知当时的夫差是怎么想的,置父王遗言于不顾:父仇不报了,有机会解决越国却不解决了。伯嚭的话可能起了作用,但主要还是缘于胜利者的心有不忍,不想过于难为已经成为手下败将的勾践。

不管怎样,结局是,勾践不仅没有成为夫差的奴仆,而且又有了治理越国的机会。自然也不必为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而感到羞愧难当了!

二、勾践为了洗雪耻辱,苦等良机,是为一忍再忍。

1、勾践励精图治。勾践的自由,使得范蠡与大夫枳稽成了越国在吴国的人质。两年后,范蠡返回了越国。

脱灾离难之后,勾践日日舔舐苦胆,时时反思警醒自己:不能忘记了会稽之耻!

此时的勾践,正如司马迁所说:“会稽之耻,勾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

“致胆思尝”、励精图治的勾践(图景)

为了复仇,勾践躬耕陇亩,俭朴持国;礼待贤士,抚慰贫民;托国文种,励精图治。

2、逢同劝谏勾践。在勾践潜心强国的过程中,大夫逢同发现,会稽脱困七年来,勾践复仇之心始终未泯,就相机劝谏勾践:遭受创伤的越国,正重新富足起来。此时,如果大张旗鼓地修整军备,吴国一定会害怕,一害怕,灾难就可能降临越国。

为此,我们应注意低调行事,注意隐蔽自己的行动。现在,吴国肆无忌惮地相继侵犯齐国、晋国,又与楚国为仇。如此下去,野心膨胀的吴王夫差就会越来越放纵自己。

逢同(图像)

这样,我们在交好齐国、晋国、楚国的同时,然后再寻机打败吴国。

勾践认为逢同说的很是在理,就接受了他的建议。

3、借粮探得虚实。又过了两年,吴王夫差计划攻打齐国。伍子胥劝他先攻打对吴国最具威胁的越国。

夫差不听,坚持自己的既定计划,攻打齐国,并在艾陵打败了齐军。得胜回师后,夫差贬斥了伍子胥,以致伍子胥欲自杀免辱。

欲自杀的伍子胥(剧照)

文种了解到吴国的种种情形后,建议勾践向吴国借贷粮食,以试探吴国对越国的态度。结果,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阻拦,把粮食借给了越国,说明夫差已不太在乎越国。

4、再等等再忍忍。因伍子胥一再反对自己,加之伯嚭为了争权夺利,一再构陷伍子胥。最终,吴王夫差听信了伯嚭的奸言佞语,除掉了伍子胥,换用伯嚭主持国政。随着伍子胥的离开,夫差身边的谗佞之人越来越多。

又是难熬的三年过去了。勾践认为,根据越国的现有实力及吴国朝政的混乱情况,攻打吴国的时机到了。但是,范蠡说,还不行,还得再忍忍!

第二年的春天来临后,吴王夫差率领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诸侯,留守吴国的都是老弱残兵。得知讯息的勾践又按捺不住地询问范蠡,可以行动了吧?范蠡说,现在可以了,您可以行动了!

三、无需再忍时,勾践存活夫差,可夫差没接受。

1、初逼夫差求和。夫差会盟黄池,范蠡认为可以行动时,越国的精锐部队全部出动了。越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败了防守空虚的吴国,杀死了留守的太子。

正在黄池会盟诸侯的吴王夫差得知后,立即派人以厚礼向越国求和。

吴国使臣向勾践求和(图景)

越王勾践虽然攻进了吴国,杀了吴国的储君,但自度还没有能力彻底消灭吴国,就答应了吴王夫差的请求,也算是还个人情。

2、再逼夫差请降。吴、越两国讲和后的第四年,越国乘吴国的精锐部队大都战死在齐国、晋国,军力大衰之际,全力进攻吴国。最后,勾践把吴王夫差围困在了姑苏山。

身处绝境的吴王夫差只好效法当年的勾践,派大夫公孙雄裸身膝行求和于勾践:请大王念及当年的会稽山之情,赦免了吴国。

勾践见到吴国使臣,一时情动于内心,欲应允公孙雄。

肉袒膝行的公孙雄(图景)

范蠡一看勾践的表现,立即对勾践说:会稽山之事,是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但是吴国没有接受。如今,上天又把吴国赐给了越国,越国得接受教训,否则就违背了上天的意旨。

再者说,大王您朝乾夕惕,谋划、等待了二十二年,怎能轻言放弃?上天授予,而不接受,是会遭到天谴的。

勾践听了范蠡的一番话后,还是难以决定。

3、虽不忍也无奈。勾践可能是真的难以抉择。会稽山即将绝命之际,夫差不念父仇,给了自己,给了越国一条生路。

虽说后来击败吴国,杀了其储君后,给过夫差一次求和的机会,但相较而言,还是自己亏欠吴国的多。

范蠡见勾践还在犹豫不决,就自作主张,猛击战鼓,命令越军立即攻打吴军。而且说:“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公孙雄只好离开了。

勾践看着公孙雄无奈地哀泣着离去后,内心很不是滋味,于是派人对吴王夫差说:“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夫差没有接受勾践的建议,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了!于是,一道寒光闪过之后,吴王夫差倒下了。

夫差自杀(剧照)

夫差忍受不了勾践的“仁慈”。自刎而去,或许是他最好的结局!生命是重要的,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一切。但对当时的夫差来说,这样壮烈而去,可能比苟活于世更重要、更体面!但不知他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父王!

随之,越王勾践安葬了吴王夫差,吴越之争也就在“忍”与“不忍”之中画上了句号。但不知越王勾践是否感到了圆满。

更多文章

  • 易中天:勾践最不是个东西!其实,他是不知范蠡和文种的真实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范蠡,勾践,易中天,吴国,楚国

    图片来自网络对于越王勾践其人,易中天是很不感冒的,他在其演讲中罗列了勾践的三大罪状:其一、杀死功臣文种,变相放逐范蠡。其二、以死士自刎来迷惑吴军,造成吴军大败。其三、送给吴国已经煮过的粮种,造成吴国饥荒。如果总结一下这三大罪状,勾践凉薄、草菅人命、绝人之户的嘴脸就暴露无遗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越王勾践

  • 绍兴又一县“瞬息万变”,或将“撤县划区”,是“勾践复国”旧址

    历史解密编辑:心城以北plus标签:绍兴,勾践复,诸暨,撤县,杭州,义乌

    一生很短,你要大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们选择外出旅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我们对于旅行的态度也从“打卡拍照”慢慢的变成“慢下来”欣赏风景。其实无论是在哪里在做什么,只有静下来慢慢去感受,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绍兴又一县“瞬息万变”,或将“撤县划区”,是“勾践复国”旧址。谈到绍兴的街道时,最先想

  • 勾践到吴国为奴,王后雅鱼遭伍子胥玷污,回国后勾践怎么对雅鱼?

    历史解密编辑:李方说生活标签:伍子胥,勾践,吴国,雅鱼,夫差,阖闾

    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不过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在勾践受屈辱、隐忍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女人默默陪伴着他,为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乃至生命。她就是勾践的妻子,越国的王后雅鱼。如果从实

  • 古代士兵征战如何解决生理需求?越王勾践想一奇招,后世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士兵,吴国,军队,秦军,战争,先秦,周朝,小说家,越王勾践

    士兵的生理需求问题一直困扰着军队将领,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高人想到了一个奇招,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是谁,想出的高招又是什么?有了人类之后,战争就如影随形,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战争,有战争的地方,就有罪孽。无论是发生什么战争,受伤害最大的无疑是那些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幼。战争中会出现

  • 范蠡帮勾践打败吴国后,勾践问他要何赏赐,范蠡:我看上一个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齐国,西施

    春秋时期,诸雄争霸,出现了多少能人异士,成为历史上闪亮的明珠。将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充饥的介之推,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上;帮助夫差成就大业的伍子胥,却因他轻信谗言而被赐自尽;曾率齐兵击退晋、燕入侵之军的司马穰苴,却因齐景公忌惮能力将其辞退之后,抑郁而终。一个好的君主,必定擅长用人,身为贤臣,却大多

  • 勾践被吴王大败后,是如何重新崛起的?女人才是他反败为胜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吴王,伯嚭,吴国,夫差,范蠡,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前494年,勾践被困会稽山,文种带着越王后献上8个宫女、黄金500两、锦缎3000匹向吴军求和。吴军太宰看见貌美的女子后,两眼发直。勾践得以活命后,他得出“美人计”之灵感。会稽山一战,因越国大将军石买轻敌,越军被训练有素地吴军打得节节败退,3万之众在吴军猛烈攻势下只剩残兵5000人。战败的消息传到越

  • 易中天:越王勾践最不是东西,卧薪尝胆的事迹,我建议不要再讲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夫差,吴王,周朝,先秦,易中天,散文家,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易中天:越王勾践最不是东西,卧薪尝胆的事迹,我建议不要再讲了我国知名历史学者易中天曾写了一篇名为《武汉铆起,马屁精滚开》的文章,引发广大网友热议。单看这简单粗暴、语言犀利的标题,便可以猜测文章内容的大致风格。不少网友表示,易中天向来幽默风趣,讲故事有理有据,怎会写出如此笔锋犀利的文章?其实,易中天一

  • 勾践复国后,雅鱼王后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夫差,吴国,先秦,周朝,小说家,雅鱼王后,越王勾践

    勾践复国后,雅鱼王后为何自杀?公元前473年,当吴王夫差兵败自杀的消息从前线传到越王王后雅鱼的寝宫后,端庄大气的雅鱼王后微微一笑,随即召来了宫中的一众仆妇,将自己的金银细软、宝石珠钗悉数分给了她们。王后雅鱼告诉她们,为了庆祝攻打吴国之战大获全胜,不仅要赐给她们这些财物以兹同乐,还准许她们离宫返还家乡

  • 吴起交警11月份查处酒驾违法行为曝光(2)

    历史解密编辑:延安二三事标签:吴起,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机动车,酒驾

    2022年11月16日21时30分许,景*行驾驶一辆宁AXB63*号小型越野客车,行驶至吴起县北苑西路处时,被吴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在检查中发现,经现场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23mg/100ml,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

  • 军事家吴起为何弃儒学兵,军事才华出众,后开展变法积极发展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吴起,魏国,秦国,楚王,齐国,鲁国,军事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引子临武君曾经这样评价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夫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上者,变轴攻夺也。善用之者,奄忽焉莫知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吴起,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但他最令人瞩目的成绩却是一位军事家,因此他也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经颠沛流离,先后侍奉过鲁国,魏国,楚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