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宣太后芈八子和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宣太后芈八子和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17 13:13:51

《大秦赋》中有一句让人很无语的台词,即嬴政对华阳太后说的那句:“寡人绝不要做第二个昭襄王。”这里的昭襄王指的就是秦国历史上超长待机的秦昭襄王,也是嬴政的太爷爷。

而嬴政之所以说出这么一句话,原因就是秦昭襄王曾数十年没有完全亲政,而让他不能完全亲政的正是宣太后芈八子,也就是电视剧中的芈月,芈八子(芈月)是嬴政的祖母。

芈八子是楚国宗室女,因秦楚联姻,成为秦惠文王的八子,其实就是小妾,当时王宫中姬妾的配置是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从这里来看,芈八子的地位并不高,原本她也没有资格青史留名,但芈八子有三个儿子傍身且秦武王死的太早。

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其唯一的嫡子嬴荡继位,即秦武王,结果秦武王年纪轻轻就在洛阳举鼎绝膑而死。他这一死就引发了秦国短暂的争权内乱,因为秦武王没有儿子,所以秦国国君只能从他的弟弟们中间选择。秦惠文王的王后想让公子壮为国君,而芈八子则希望自己的儿子(公子悝、公子芾)能够继位,且双方实力相当,一时很难决断。

后来赵武灵王从中作梗,给芈八子通信要求让芈八子那远在燕国做质子的公子稷继位,这倒是给了芈八子一个措手不及,她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从来没有想过让数年未见的公子稷继位,只不过半路杀出一个赵武灵王,所以最终公子稷成为秦国国君,即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不算大也不算小,但因为数年不在秦国,亲政是不可能亲政的,朝政把持在母亲芈八子和舅舅魏冉手中。芈八子自称太后,成为秦国历史上也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因其原本是想让公子悝和公子芾中的一人为国君,结果赵武灵王插了一脚,让公子稷继了位。

所以等芈八子继位之后,公子悝被封为高陵君、公子芾为泾阳君,而芈八子的两个弟弟也都封侯封君,其中魏冉为穰侯,芈戎为华阳君,这就是著名的秦国四贵。芈八子加上四贵在秦国的地位超然,虽然他们都是秦昭襄王背后的力量,帮助秦昭襄王迅速稳定了秦国的局势,但同时他们也是秦昭襄王亲政的最大障碍。

因为朝政把持在芈八子和魏冉手中,很多时候秦昭襄王备受掣肘,这造成了一种国人只知太后和四贵,而不知有秦昭襄王的局面,而且这种局面基本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在这四十年时间里,秦昭襄王一直没有完全亲政,这估计就是《大秦赋》中嬴政之所以说那句话的原因。

但其实秦昭襄王虽然并没有完全亲政,但秦国发展的方向也是朝着秦昭襄王想要的方向发展的,而且芈八子和魏冉也的确能力很强,让秦国国力大增。

而且秦昭襄王虽然没有完全亲政,但他一直在积蓄力量,话语权也不低,因此宣太后和魏冉的干政并没有真的让秦昭襄王成为傀儡,只不过可能会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所以后期范雎到秦国之后,就劝说秦昭襄王加强王权而收回权力,所以很快宣太后的权力被收回,四贵被驱逐。

秦昭襄王根据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愉快的搞事业,这一搞就是十五年之久,期间,秦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国力也提升了很多,正是秦昭襄王为后来嬴政攻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其子秦孝文王继位,只不过因为秦昭襄王超长待机了半个多世纪,以至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在国君的位子上只待了三天,然后也死了。

秦孝文王死后,其子嬴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嬴异人即为嬴政的父亲,嬴异人能继位,吕不韦功不可没。异人原本和他的祖父昭襄王一样也在别国做质子,只不过昭襄王在燕国做质子,而异人是在赵国做质子。

他在赵国结识了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倾尽全力投资异人,不仅负责包装异人,更是和安国君的正室华阳夫人取得联系,让异人和华阳夫人互相依靠。

吕不韦的目标是让异人成为未来的秦国国君,这样他也能成为在政治上有大成就,为此,吕不韦不仅出钱出才出力,更是在异人看重他家中的赵姬的时候,让赵姬跟了异人,这才有了后来的嬴政。

嬴政三岁的时候,吕不韦和异人逃回了秦国,而赵姬和嬴政则继续滞留在赵国。等到后来异人成为太子之后,赵人才护送九岁的嬴政和赵姬回到了秦国。

赵姬和嬴政刚一回到秦国,就迎来了身份上的大改变,异人继位,赵姬成为王后,华阳夫人成为华阳太后,而吕不韦成为相邦,封文信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嬴政基本就算是太子了。这种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异人也没有在国君位子上待太久,三年就去世了,所以公元前247年,嬴政继位。

自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到公元前247年嬴政继位,这期间只间隔了四年,却经历了四世。

只不过嬴政继位之后因为只有13岁,并没有亲政,朝政把持在仲父吕不韦手中。嬴政虽小,但因为自小经历了太多,本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他极为聪慧又极为隐忍,凡事依着吕不韦,对母亲赵姬和嫪毐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直在积蓄力量,只等着有朝一日真正亲政。

公元前238年,在嬴政即将亲政的这一年,他对嫪毐出手了,不仅杀死了嫪毐,将赵姬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都乱棍打死,更是夷嫪毐三族,将嫪毐一党全部铲除,而吕不韦虽然没有被立刻拿下,但也在公元前237年被解除职务,又放逐到巴蜀之地,被逼自杀。

嬴政和秦昭襄王确实不是一样的人,但他们都是秦国历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国君,只不是秦昭襄王因为母亲芈八子的原因,有四十余年未能完全亲政,而嬴政则在加冠礼之后就亲政,亲政之后就迅速稳定局势,然后开始在李斯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

更多文章

  • 范睢为什么突然就要扳倒宣太后、魏冉,甚至扳倒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珊萨历史标签:范睢,魏冉,白起,秦国,秦王,范雎,周朝,先秦,秦宣太后,四大名将

    范睢何许人也?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吧!他是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丞相,他接替的是魏冉的位子。秦国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这六世出了一些在大秦一统天下过程中居功至伟的客卿,范睢便算是一个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范睢的事迹,分析一下范睢为什么要扳倒宣太后,魏冉甚至是白起。范睢据史记中记载,范睢者魏国人也家贫,

  • 秦昭襄王是傀儡皇帝吗?宣太后为何要替儿子执政41年?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秦国,魏冉,先秦,周朝,秦武王,秦昭王,秦宣太后,秦昭襄王,傀儡皇帝,四大名将

    秦武王死得突然,而膝下无子。秦国几个公子争夺国君之位。魏冉力排众议,辅佐年幼的公子稷即位。魏冉随后平定王室内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回魏国,肃清了与秦昭王不和的诸公子。但是秦昭王当时年幼,即便即位已无异议,但是未必能让人才济济的满朝文武心悦诚服。于是,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临朝,魏冉

  • 义渠是哪里?义渠王又是谁?宣太后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秦宣太后,秦国,张仪,周平王,周幽王,秦惠文

    义渠与秦国一开始就处在水火不容的位置义渠,是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在西周时期臣服于周天子。西周末年,犬戎破京,周幽王身死,周平王东迁,义渠趁机自立,是为义渠国。而秦国正式被承认为诸侯,也在这个时期,并且周平王还和秦襄公约定:“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可以预想,为了扩大领土范围

  • 都是秦国太后,都养情人,结局大不同,宣太后:三点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宣太后,太后,秦国,秦王,芈八子,吕不韦

    秦国的强大,不能不提一个女人,而让秦始皇爱恨交织的也有一个女人,这两个女人,都贵为太后,而且都养情人,还都有私生子,一个得以善终,一个却被儿子软禁,郁郁而终。为什么地位差不多,命运却天差地别呢?茨威格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一个人的命运,与她的出身,经历,格局境界息息相关。

  • 宣太后以色安天下,为何被评为是秦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太后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秦宣太后,秦国,吕不韦,赵姬,子楚

    公元前221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中国第一次有了皇帝。然而仅仅12年,历经二世,貌似强大的秦帝国突然毁灭,给历史留下的巨大疑问和惊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真相,宣太后安定淹宦之迷。上一集我们说到宣太后与义渠王做的好事,使得秦国在昭襄王时期可以放心大胆地同东方各国打仗

  • 秦宣太后有很多情夫,她死后是怎么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事事尽早知标签:秦国,魏冉,应侯,先秦,周朝,秦宣太后,四大名将

    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养情夫小白脸的故事后世记载的也有很多,只不过这些事情都说的比较隐晦,秦国的宣太后竟然在弥留之际想要自己的小情夫给自己殉葬。秦宣太后给我们最后的印象,是《战国策》里对她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她给世人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当“四贵”倒下后,秦宣太后也退出了政治舞台,秦昭襄王和范雎是怎么成功夺权

  • 秦宣太后芈月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秦宣太后,秦国,芈月,秦武王,嬴稷

    公元前307年,在秦昭襄王继位典礼上,前来祝贺的义渠王公然调戏秦宣太后。但宣太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将义渠王迎入甘泉宫公然私通,还给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但30多年后,宣太后却亲手将义渠王杀死在甘泉宫,还派兵消灭了义渠。秦宣太后就是我们熟悉的芈月,芈八子。芈月出生于楚国丹阳的一个楚国远房宗室家庭。但到了

  • 范蠡为何能逃过勾践的屠刀?这才是他的顶级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卧薪尝胆,刘邦

    在中国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上联讲的是“越王勾践破吴归”的故事,下联讲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好故事,好寓意使得这幅对联广为人知。蒲松龄落第后的这副自勉联也成就了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励志典范的

  • 难怪勾践灭吴后要杀文种,你看勾践落难时,文种在吴国看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吴国,夫差,文种,范蠡,杨吴,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灭吴后,一次,召文种入朝,对文种说:“先生教寡人灭吴七术,寡人只用了三术就把吴国灭了,剩下的四术没地方用,寡人也不能浪费,这样吧,先生把这四术教给先王如何(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先王早就已经升天,文种还如何教先王四术?显然,越王勾践想让文种死,只

  • 家长建议教科书删除“卧薪尝胆”,因教授说过:勾践最不是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吴国,范蠡,教科书,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导读:“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它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励志的典型传奇,典故的主人公越王勾践,因与吴国交战时大败而被吴国俘虏,在被吴国囚禁的三年时间里,越王勾践受尽了屈辱,却没能消磨他的意志。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时刻不忘记数年时间的羞辱,最终在文种、范蠡等人的辅佐下,一举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