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为什么要编《吕氏春秋》?

吕不韦为什么要编《吕氏春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3810 更新时间:2024/2/11 18:56:10

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之时,秦国已经成为了列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这本书,集合了诸子百家的众多学说。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即便在焚书坑儒而后,后世依然可从这本书中窥见当时诸子百家的各种学说。

众所周知的是,吕不韦出身是一介商人。而那时候的商人,地位是相当低的,甚至于都没有机会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吕不韦成为秦国丞相后,要号令天下贤人以及自己的门客们共同编撰这本杂家著作,到底是在谋划什么呢?

当时的天下局势,东方六国对于秦国已经除了防御完全没有进攻的力量了。天下之大一统,基本上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对于天下大统而后的国家管理,列国诸子皆心存疑虑。这便是所谓意识形态的问题。

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显然是希望秦国在思想上成为列国之共识。所谓“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传之也。一则治,两则乱”,这个观点其实是对当年周天子的体制的延续,只不过是把周天子换成了秦而已。

吕不韦可谓是为后世开了先例。每当新朝建立,总会是要编撰新的典籍,大致都是对前朝的历史化的总结和解读。当然,这种总结和解读都是新朝代的价值观。“胜者为王”,胜利者书写的前朝历史,才是真的历史。

另外,吕不韦当然也想摆脱自己商贾的身份。商贾是没有地位的,也是不懂得诗书礼仪的。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实际上也就是要让列国的贤人为秦国编一本属于秦国的书,这本书就是未来秦国的治理思想。这本书编撰以后,更是代表着吕不韦不再是当年的商贾,而是大秦帝国未来发展的总设计师。吕不韦大概也是借此想把自己变成周公一样的人物。

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秦国依靠变法而前,法家思想在秦国的治国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是,吕不韦这样的聪明人当然也在思考,法家思想是不是一直都符合秦国的发展,法家思想是否能够让秦国真正实现千秋万代,吕不韦没有把握,或是那些秦国的朝臣们也没有把握。因此,吕不韦编撰这本书的初衷,始终还是为秦国服务的。

秦国打了几百年仗,死了几百年的人,天下大一统后,东方六国是否认同秦国,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六国之中,最能让吕不韦接受的主流思想,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

道家讲无为而治,不止是说秦国的高层,更也是在所秦国的底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底层,底层要干什么?那就是无为,是顺其自然,是顺从秦国的统治。据传,《吕氏春秋》中有着大量的道家思想。吕不韦可谓用心良苦。

而儒家将积极上,表面看起来与道家思想又有相反。但是吕不韦更多强调的儒家思想是什么,就是上下有别,是长幼有序,是尊卑有分,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实际上也是把儒家与道家的思想进行了融合。吕不韦推崇这些思想的目的,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那就是维护秦国的霸业。

更多文章

  • 他用30个字逼死吕不韦,为何这样做?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皇权的红线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嬴政,秦国,秦王,霍光,权臣,皇权,吕不韦,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赵匡胤如果说古代一位大人物能够用三十个字逼死以一位权臣,你会猜谁?想必有人会说可能是诸葛亮,有人会说曹操等等,不过真实的答案是秦始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始皇是统一华夏的帝王,是那个焚书坑儒的暴君,是那个统一度量衡的贤君。在很多人看来,秦始皇顺利的得到了大秦帝

  •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为啥吕不韦因秦始皇30字短信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秦国,周朝,先秦,吕不韦,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吕不韦是战国时候富有传奇性色彩的商人。他从一介商人成为了秦国的宰相,然后也成为秦始皇嬴政的“仲父”,把握秦国朝政,权倾天下。可是,巅峰的吕不韦却在人生高光时刻,被秦始皇罢免相权,流放蜀地,最终自尽而亡。这一切,使得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为什么吕不韦最后因秦始皇短短的30字短信而自杀,在历史上都是

  • 《大秦赋》中的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秦国,赵姬,赢政,秦王,先秦,吕不韦,大秦赋,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一、关于身份确认的秦法秦的法律规定,子女身份的认定,取决于生父生母身份的确认。生父生母身份的确认,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生父生母社会身份的确认。不同社会身份的男女,生下的子女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子女的社会身份,主要跟随父亲。比如父亲是普通庶民,母亲是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之间所生的子女,法律地位是庶民。

  • 吕不韦和赵姬私通生下嬴政?谁伪造了秦始皇的身世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嬴政,赵姬,秦国,周朝,吕不韦,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嬴政,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角色,关于他历来有诸多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开创大一统的千古一帝,亦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不过今天不谈其功过,而是论其在身世上所存在的争议。关于始皇帝的生父,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是秦庄襄王,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始皇帝的生父其实是秦相吕不韦,吕不韦在与赵姬私通后将赵姬

  • 吕不韦,如何混到战国首富,后来还当了秦国丞相,可结局不太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吕不韦,秦王,秦国,嬴政,太后,春秋战国,艺术家

    吕不韦这个名字,大家都应该都听说过。历史书上留了名,影视剧里也常提到。这个人有非常多的标签。 战国首富,秦国丞相,秦始皇母亲的情人,找人编了《《吕氏春秋》》,还有人传秦始皇是他儿。品品这几个标签,可以说吕不韦这个人真的非常的传奇。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吕不韦是怎么从一个地方富商,一路走上权力巅峰的。吕不

  • 秦始皇杀了嫪毐、吕不韦后,为何秦放了赵姬?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嬴政,吕不韦,赵姬,秦国,秦始皇,嫪毐,先秦,艺术家

    嬴政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君王,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开创了一个中华民族走向更强盛岁月的新时代,这样一位君王自然是有着无数支持他的人。俗语常说:“子不教,父之过”,既然有着天下第一等的儿子,那么秦始皇嬴政的生父,自然也不会说太窝囊。事实也的确是如此,秦庄襄王在他国为质多年、隐忍了多年,自然也不是

  • 吕不韦掌权时间不长且不掌握军权故轻松被秦始皇扳倒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秦王政

    一个国家的稳定,平常的时候,靠的是文官对朝政的掌控;动乱的时候,则是靠军队的维持,靠的是将军。作为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可谓是大权在握,独掌朝政。但是,吕不韦掌握不了军政。军队的大权,牢牢掌握在秦始皇的手中,因而,秦始皇能轻而易举将其罢相革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吕不韦发迹的过程。吕不韦是战国末期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也学吕不韦送妾,不同的过程但结局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黄歇,秦国,楚王,楚国,吕不韦,春申君,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史称战国四公子。他们都曾位至相国,受封食邑,权倾一时,然而这四个人的命运结局却大不相同;孟尝君和平原君以相位而终,信陵君因酗酒而死,春申君则落得个身首异处,全家被灭的下场。春申君,姓黄名歇,家世不详。春申君是其封号。得此封号。是因他曾成功地将

  • 《大秦赋》背后历史,秦始皇身世疑云,他真是吕不韦之子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秦国,秦王,赵姬,周朝,吕不韦,大秦赋,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大秦赋》背后历史,秦始皇身世疑云,他真是吕不韦之子么?电视剧《大秦赋》,用大量篇幅描绘了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被尊为“帝太后”的赵姬,与她的情人吕不韦,嫪毐之前的情感纠葛秦始皇生母,帝太后:赵姬对这个女人的一生,人们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她那位横扫六合、统一天下、首建帝制的儿子的身世疑云。从司马迁撰写《

  • 秦始皇生父之谜:嬴政究竟是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嬴政,吕不韦,赵姬,秦国,异人

    公元前249年,在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运作下,嬴异人终于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成为了秦庄襄王。岂料,短短三年之后,秦庄襄王便于盛年之际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如日中天的秦国和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当少年赢政走上秦国王位的时候,关于他的疑问也接踵而来:跟着父亲在赵国做人质的他,究竟是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