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吗?传说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吗?传说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5 更新时间:2024/1/23 3:28:22

野史及笔记小说自不足信,但关于顺治出家疑案中所涉及的董小宛确有其人。近世编撰的《辞海》中明白地写道:“董小宛(1624—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后为冒襄(辟疆)妾。清兵南下时,辗转于离乱之间达九年,后因劳累过度而死。辟疆曾著《影梅庵忆语》,追忆他们的生活。有人说她为清顺治帝宠妃,系由附会董鄂妃而来。”连《辞海》都为董小宛误附会为董鄂妃的事实出面辟谣,可见这个历史传说是怎样的广泛和久远。那么董小宛与董鄂妃的真相到底如何?这两个贵贱不同、身份各异的女人又是怎样被后人强行捏合在一起的?

网络配图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有八位声震四方的名妓。她们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时称“秦淮八艳”。当时达官贵人,风流名士,前来慕名求识者多如过江之鲫。冒襄乃世家子弟,颇负文名,明末曾授台州推官,未赴。明之后隐居不仕,屡次拒绝清朝官吏的荐举,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同称“江南四公子”。

冒辟疆最早与董小宛相识是在明崇祯十二年南都乡试。29岁的冒襄至秦淮,从方、侯等风流之辈处听到小宛的盛名,开始与小宛结交。当年董小宛年方16岁,而当时福临才只有2岁。

崇祯十五年,冒辟疆纳董小宛为妾,但冒不敢对嫡妻讲明此事,故先将其居于别室,四个月后才归与嫡同居。这时已是崇祯十六年癸未初夏了,冒辟疆33岁,董小宛20岁,福临6岁。该年九月皇太极崩逝,福临才刚刚称帝。

董小宛在跟随冒辟疆九年后的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日,以劳猝死,夭亡于家,时年28岁,当时顺治帝年仅14岁。董死后葬于影梅庵,故冒辟疆忆语以此命名,并抒二千四百言哭之。从冒辟疆的知交及当时骚人墨客的哀文挽诗中,有“可怜一片桃花土,先筑鸳鸯几尺坟”;“咫尺郊南同绝塞,至今青不悲主”;和“绮骨埋香十六年,春风坟草尚芊芊”,以及“历墓门而巡视兮,听松柏之萧萧”等诗句,无不是董小宛芳骨埋藏影梅庵的历史写照。

有史料可查的是,在顺治帝的孝陵地宫中,除顺治本人外,还葬了两位皇后。一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1663年),另一位则是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

第一位孝康章皇后,生于崇德五年,为都统佟图赖之女。初入宫时被册为妃,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皇三子玄烨。顺治帝崩后,由皇三子玄烨登大位,是为康熙皇帝。根据母以子贵的传统惯例,康熙元年十月二十七日,佟妃被做了皇帝的儿子尊封为慈和皇太后,至康熙二年二月初一日,这位刚当上皇太后一年多的佟佳氏,染病离开了人世,年仅24岁。

网络配图

在孝陵地宫陪伴顺治的第二位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为内大臣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关于董鄂氏进宫前后的那段经历,史书记载模糊不清,只提一句“年十八,入侍”,颇有些欲盖弥彰之势。这个弥彰通过《世祖实录》中的某些记载,可窥视真情一二。记载中说:顺治十三年四月,应册立嫔妃。六月,奉皇太后谕,举行册立嫔妃典礼,先册立东、西二宫。同月,皇太后谕,孔有德孔四贞宜立为东宫皇妃。七月,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死。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襄亲王逝世,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八月二十二日,立董鄂氏为贤妃,同日遣官祭襄亲王。九月二十八日,拟立董鄂氏为皇贵妃,颁诏大赦。

从清宫记载可以看到,董鄂氏于顺治十三年夏入宫,八月即立为妃,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起点了。但九月又接着拟立为皇贵妃,十二月正式册立。从妃至皇贵妃,在短短四个月内越过贵妃这一级而直逼皇后中宫之位,晋封之速急自然令满朝骇异。因为此种过火举动,既无先朝前规,又不可为后世成例,实乃奇宠滥恩。但顺治如此之为,自是有他的打算。这个打算就是让董鄂妃尽快地成为皇后。要想成为皇后,就要设法废掉当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但这时的皇后与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感情极深,又是孝庄的亲族。在孝庄的竭力阻止下,顺治的废后计划未能实现,董鄂妃的皇后梦自然也成为泡影了。

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妃生下一子,按排行为顺治之第四子。这个儿子的出生,又让顺治和董鄂妃看到了希望。因为一旦册立这个儿子为太子,他的母亲或早或晚都将成为皇后。但正当二人沉浸在美好憧憬中时,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仅活了三个月零十四天就宣告夭亡。儿子的不幸夭亡,使董鄂妃陷于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对顺治本人也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为安慰董鄂氏,顺治下旨追封这个连名字尚未来得及取的皇四子为“和硕【5】荣亲王”,其爵秩在清宗室十二等封爵中列为头等。不仅如此,顺治帝借着悲痛,冲破朝中禁规,在京东蓟县靠东陵不远的黄花山下,专为这位皇四子修建了一处荣亲王园寝,一应规制齐备。在这位被封为荣亲王的孩子的地宫中,有一块墓碣石,被后来的盗墓者掘出,上面刻有“和硕荣亲王,朕第一子也”之句。这“第一子”实为“皇太子”之意。如果不是此子早殇,董鄂氏早薨,日后的皇位恐难为第三子玄烨所占,自然也就没有日后康熙大帝的非凡作为了。

网络配图

所幸历史并没有这样安排,它在让这位幼儿夭亡的同时,又把不幸加到了这位幼儿母亲的头上。就在儿子死去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董鄂妃也终因过分忧郁悲痛而气绝身亡,时为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年仅21岁。

董鄂妃妙龄早逝,顺治帝悲痛欲绝,亲自为之守灵,并辍朝五日。顺治怀着夭子丧妻的万分哀痛,于八月二十一日,竟不顾祖宗礼制,谕礼部破例追封董鄂妃为皇后,并亲笔为董鄂妃书写了数千言的“行状”,极尽溢美之词。

——这便是历史上真正的和顺治帝有过生死之恋的董鄂妃。

董鄂妃死后,顺治难以接受眼前的现实,也无力承受这巨大的精神刺激,万念俱灰。他觉得“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摆拨不下。朕于财宝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觉风云聚散,没甚关系。若非皇太后一人一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其后,身患天花的大清开国之君顺治皇帝于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子夜时分,驾崩于养心殿,时年24岁。

标签: 董鄂妃

更多文章

  • 雍正军中大老虎: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年羹尧

    雍正三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徐才厚、谷俊山、杨金山等一批军中大老虎的落马,振奋了军心、民心。军中打虎,严明了军纪,振奋了士气,提升了战斗

  • 岳飞做了什么事觐见宋高宗后“面若死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飞

    绍兴七年初的岳飞,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一是再立大功,前一年的最后两个月,他的麾下在河南陈州、蔡州地区击退了女真傀儡伪齐“五大王”的进犯;二是加官晋爵,农历的二月二十五日,南宋朝廷颁发诏令,将岳飞的官阶提升为太尉,这是宋代武官的最高阶位,同时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三是在这份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

  • 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刘伯温,朱元璋夺天下的“第一谋士”,早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后来为何失去信任,最后究竟怎么死的?刘伯温一直被认为是很有能力的人,可惜下场实在太惨。淮西派与浙东派相互争斗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致力于发展民生,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朝廷内部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另一派

  • 历史真实的赤壁之战中曹操总兵力只有七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

  • 楚汉战争:逆境中刘邦凭狂风助其捡回一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项羽很勇猛,又是楚国的

  • 咸丰皇帝的皇后慈安:被慈禧害死的钮祜禄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安

    导读:清文宗的皇后清咸丰皇帝登上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他是故皇后生的嫡长子、母后死时年方十岁,更得道光帝的怜爱。然而事情的变化往往不以人的预为转移。以后几年,皇六子奕?长大,十分乖巧伶俐,深得道光帝的种爱,道光便犹豫不决起来。一天,皇子来到上书房,向先生社受田请假,说奉了父皇之命去打猎。杜受由是

  • 隋炀帝动用一百多万大军只打下一座小城竟是为了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的名声还是挺响亮的,作为一个皇二代,明明只需要接着他爸给他的江山也就行了,但是他偏不,偏要作,谁让他是皇帝呢。当了皇帝,当然要干几件衬得上他身份的事情,于是他就开始选美,修宫殿,修了宫殿又开始修运河,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好不容易从太子熬成了皇帝,自然应该表现一下自己的地位。所以运河什么

  •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传奇帝王汉武帝刘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

    汉武帝刘彻,一个传奇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提到他都会带着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一直以来都和秦始皇称为秦皇汉武,在中国享有着很高的声誉。网络配图汉武帝的一生波澜壮阔,在他之前,汉朝一直休养生息,面对匈奴的挑衅也大多都是以一种软弱的态度委屈求全,各种求亲求和,但是自他之后,汉人再也

  • 姚广孝从默默无闻的僧人到辅佐燕王的一代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姚广孝

    《姚广孝演义》一书记录了姚广孝一生,从出生开始,到他成为一名僧侣,再到得到机会辅佐燕王,帮助朱棣起兵“靖难”称帝,一直到他老死在庆寿寺。姚广孝是一个奇怪的人,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出家当和尚,一辈子没有结婚,姚广孝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了全国通缉的犯人,他在出家当和尚的时候

  • 清朝最倒霉的太子:一睁一闭储君之位就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溥儁,慈禧

    清末,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不合。慈禧太后掌握着朝廷大权。1898年9月21日,慈禧幽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并假光绪帝名义,发布请太后训政的诏书。又捕杀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遵宪等数十人,废除新政。光绪帝的戊戌变法失败。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