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意失荆州: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都用了哪些计策

大意失荆州: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都用了哪些计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23 11:16:17

导读: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孙刘联盟的一块软肋,因为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成为孙刘矛盾的焦点,刘备凭借荆州进军巴蜀,孙权欲据荆楚成帝王之资,最后孙权乘关羽后方空虚轻而易举袭夺了荆州,为夺荆州,孙权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筹划,那么他到底都用了哪些计谋呢?

第一计,借尸还魂

建安十三年荆州刺史刘表去世,孙权采取鲁肃建议往吊刘表以探虚实,结果鲁肃未到曹操已先期占领荆州,刘琮投降,刘备鼠窜,此时孙权只好与刘备联合共抗曹军,孙权的意图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合收复了荆州大片土地,刘备推荐孙权任徐州牧,而孙权则表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认为刘备虽然枭雄,但势单力薄,与东吴没有可比性,暂时将荆州交给刘备总比交给曹操有利,于是刘备虽为荆州牧实际还在孙权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有借荆州之说的根源。

第二计,假道伐虢

网络配图

刘备虽为荆州之主,然未全部占有荆州,他只好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扩充自己的地盘,孙权看中刘备的实力欲借力西并蜀川,此为假道伐虢之计,但却失败了。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意思是,孙权准备出兵取蜀,想让刘备为前驱,于是派使者告知刘备,刘备主薄殷观说:“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殷观这话与刘备不谋而合,于是殷观升职。《献帝春秋》说,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西蜀,孙权说,若让曹操取了西蜀,则荆州危矣,如果我们取了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此时的孙权总认为刘备是寄居篱下,于是派周瑜率军借道夏口,哪知刘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表面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暗地里派关羽屯住江陵,张飞驻扎秭归,诸葛亮盘踞南郡,破了孙权之计。

第三计,美人计

此计孙权共使用两次,一为刘备,一为关羽。《三国志·刘备传》曰: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刘备南征四郡并担任荆州之主,孙权感到畏惧,所以将妹妹许配刘备,孙权的用意,一是想稳住刘备,二是想借刘备之力西取巴蜀。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计用在刘备身上不奏效,用在关羽身上孙权才知道自己落了个更大的难堪。《三国志·关羽传》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演义中还添加了关羽辱骂的细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第四计,反客为主

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得益州,孙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于是派诸葛瑾索要荆州,刘备以拿下凉州再还荆州为借口故意拖延,孙权岂肯就范,遂直接派遣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由于关羽阻挠,孙权计划落空,于是派鲁肃、吕蒙以武力拿下三郡,刘备大怒提兵五万前来争夺,无奈曹操兵入汉中,刘备怕失去益州遂于孙权讲和,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双方罢兵言归于好,按理刘备是荆州牧,但有赖于孙权才有今日,所以人在屋檐下,只有客随主便了。

第五计,顺手牵羊

三郡之争,孙权让鲁肃领兵屯益阳抵住关羽,暗遣吕蒙夺取三郡,长沙、桂阳望风而降,此时孙权下令吕蒙舍掉零陵速救援鲁肃,吕蒙当夜路过零陵派说客用“无中生有”之计劝降太守郝普,待郝普出降,吕蒙拍手大笑故意拿出孙权手谕给郝普观看,当郝普得知刘备、关羽俱来救援时立马羞愧难当。后来孙刘讲和,郝普被放归刘备,其处境可想而知。

网络配图

第六计,远交近攻

划定疆界以后,孙刘两家依然重兵把守。此时孙权似乎有翻脸的迹象,《三国志·孙权传》载,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孙刘联盟出现裂痕曹操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大举征蜀,派曹仁讨关羽,不料曹仁反被关羽围困。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关羽攻打樊城,擒于禁庞德威震华夏,正在节节胜利之际,孙权却主动要求袭击关羽后方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第七计,暗度陈仓

为了去除关羽的戒备之心,吕蒙故意装病,要求孙权下诏令其回京养病,并撤去部分军队,以此麻痹关羽,虽然如此,关羽并未放松警惕,只是稍撤兵以赴樊(《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吕蒙看到关羽中计,开始实施下一计策。

网络配图

第八计,瞒天过海

吕蒙迅速组织早已训练有素的精兵,使他们换上平民衣服划着商用的货船,突袭关羽的江边哨所,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公安和南郡,俘获了将军士仁和糜芳以及关羽妻子和将士家属,因此攻打樊城的士气一落千丈,在吴、魏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兵败,得知后方遭袭遣使者前来探问,吕蒙故意挥泪将一老乡斩首(因拿百姓草帽),带着关羽使者一家一家嘘寒问暖,作秀以引诱关羽投降。

第九计,笑里藏刀

美人计对关羽不好使,孙权又生一计,《典略》载,关羽围樊城,孙权主动要求发兵援助,但命令部队缓慢行军,关羽知道孙权并非真心,所以骂道:“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虽然孙权面子架不住,但仍然强作笑颜伪心手写一书送与关羽,表示自己愿御驾亲征,帮助关羽功曹仁,其实此时的孙权已经投靠了曹操,其醉翁之意明眼人一眼便知。

第十计,釜底抽薪

夺取荆州,孙权完全可以放关羽一条生路,这样既可维持孙刘联盟,又可实现一统吴楚的夙愿,而孙权并未着眼于从长远,在关羽竖起白旗表示投降以后,派硃然、潘璋断其归路,无论关羽真假,也无须一杀了之使之身首异处,而且将头颅献给曹操,难怪曹操说:“是兒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孙权为了荆州可以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然而机关算尽,最终还是中了司马懿和蒋济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成就了孙刘联盟,也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精囊妙计之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中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 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15 万,往西城蜂拥而来!”网络配图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位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即传令道:“将旌

  • 成吉思汗​的后裔遍布全球 光男性就有1600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统一蒙古高原后发动对外征服战,他的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有700多个民族都愿意归附于他,他建立了领土面积空前的蒙古帝国。1227年,72岁的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过程中去世,之后被密葬,至今他的安息之地仍然是一个谜。据说他的尸体在运往安息

  • 揭秘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 竟是隐居当了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字鸿基,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又称李闯王。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后来,又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成为名模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很会用兵,他知晓明军的实力,很会利

  • 为什么武则天想立侄子武三思做继承人又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曾在决定将帝位传给唐李后人还是武氏后人上颇为周折,她打算将帝位传给侄子,却一度阻力重重、左右为难。最后,一代女皇还是将帝位传给了儿子,而不是侄子,这是为什么呢?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权势空前强大。武则天与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

  • 朱元璋生前留下这四个字 竟让无数人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始皇帝,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取消帝制,我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里,一共有495位皇帝。这么多皇帝之中,没有一位敢说自己是毫无过错的,他们都是功过参半,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如此。网络配图朱元璋的功绩在所有皇帝之中足以排到前十,他普通百姓出身,赤手空拳打下了屹

  • 三国悬疑:吕布死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布

    袁术一败,曹操马上急攻徐州,活捉了吕布。吕布死前没有骂别人,单单只骂刘备:“你是天底下最无信的人!”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术火拼,这样一来,袁术与刘备有仇,曹操与吕布仇,如果袁术曹操同时进攻,

  • 岳飞被奸人害死 为什么十万岳家军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好汉,他们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有的可以善终到老,有的就被无辜处死。其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岳飞,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落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连同自己的儿子也被处死。网络配图岳飞手下有一支著名的军队,叫做岳家军,岳家军以“岳”为名,

  • 身死后被灭族:平西王吴三桂如何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

    导读: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继攻陷了外城,冲天的火光将紫禁城映照得更加金碧辉煌。崇祯皇帝听着宫外传来隐约的厮杀声,在火光的映照下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煤山,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也结束啊了一个延绵276年的庞大帝

  • 揭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总是称“讳某某”。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而不说“讳伯庸”,

  • 嘉靖究竟有多残暴 连续害三位皇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靖

    朱厚熜(cōng),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生于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去世,因为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所以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立明武宗的堂弟、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继承大统,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第一位皇后陈氏——正在怀孕时被嘉靖踢死陈皇后是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