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官宦世家的张汤 他的手段到底有多残忍?

汉朝官宦世家的张汤 他的手段到底有多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52 更新时间:2024/2/8 19:11:18

张汤是汉朝武帝年间的人,父亲是长安丞,是一个官宦世家,张汤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断案才能。小时候有一天,张汤父亲出门办事,留下张汤看家,等到父亲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里的肉没有了,于是责问张汤,要拿鞭子打他。

张汤二话不说就去挖开老鼠洞,把偷肉的老鼠逮了出来,然后找到了老鼠还没有吃完的肉,设立公堂审问这只老鼠,先进行拷问,在写书会审,彻底追查案件的原本,并且把老鼠和肉都做了物证。不仅如此,他还按照历法将老鼠处以磔刑。他父亲觉得很有意思,让他把自己的审问经过说出来,觉得他办案老练,就像一个年经办此案的人,于是以后都让他写案卷。在他父亲死后,张汤继承了父亲的工作,担任长安吏。

九卿田胜曾经获罪被冤,在长安关押,后来靠着张汤的帮助是她重新走上了仕途,因此他对张汤十分感激。后来把他引见给一些公贵族,并且让他担任事内史,张汤办事十分牢靠,又被丞相看重,担任茂陵尉,张汤仕途平坦,一路做到了中大夫,在处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不惧权贵,深入调查案件,被汉武帝信任,他这个人结党营私,性格特别狡诈,他在接触别人的时候,也许并不赞同对方的为人做法,表面上还表现出爱慕之心。是一个天生的官场料子,并且他眼睛很毒,能够在纷繁的政局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处置方式。

酷吏张汤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之一,他在处理三王谋反的时候穷追猛打,对涉案的人一律酷刑,哪怕汉武帝要释放两个人他都有说辞,让汉武帝绝了放人的念头,可见张汤的影响力之大。

张汤的权势在后期达到了顶峰,在处理淮南衡山江都的谋反中,汉武帝曾经想放了严助和伍被,但是张汤却对汉武帝说:“不应该,伍被之流曾经策划谋反,并且私下里结党营私,他只是一个近臣都敢做这样的事,必须要杀鸡儆猴,让这种事情不再发生。”汉武帝被说服了,他用审理案件排挤大臣,然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升到了御史大夫的行列。

当时汉朝动用大军征战匈奴,加上有些地方干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如生在水火之中,官府库存紧张。张汤皇上建议,增加货币的发行,然后垄断了盐铁的生产,让富商都纷纷破产,他巧言善辞,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但是汉武帝还就喜欢这一套。

据说张汤每次上朝跟汉武帝讨论国事,汉武帝都痴迷的忘了吃饭,下朝之后还不准他走,两个人到内室一起去促膝长谈。到了后来,丞相一职都形同虚设,无论是财务还是军事,都要问过张汤的意见再行动。但是张汤又实在不是那块材料,他只在吏治上有建树,财务根本不懂。全国上下都在骂张汤,但是架不住领导喜欢他,甚至有一次张汤生病了,汉武帝都到他府里去看望。

张汤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法酷吏,这是政治的产物,也是他统治手段中必不可缺的一点。张汤这样的人,表面上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其实都是他分割朝堂权利的棋子,他的死,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也有着皇帝的故意引导。

张汤将盐铁收归官府,损害一大批富商的利益,还有很多同姓诸侯国也对他怨恨滋生。赵王利用鲁揭居让皇上开始调查张汤。恰恰在此时,建造皇陵的款项被盗,这是杀头的大事,按照惯例,出了这种事,要丞相和御史大夫张汤一起相约向汉武帝谢罪,或许还能免除杀头之罪。但是张唐生性狡诈,他内心早就准备着推卸责任,写了折子开始弹劾丞相。这件事情走漏了风声,丞相府三位长吏知道之后,决定先发制人,他们与张汤以前就有仇怨。正好有怨抱怨,一起连夜写声明,去皇上面前给丞相做无罪辩护,将罪名安在了张汤身上,并且和赵王一起,将张汤以前构陷朝中大臣的证据拿了出来。皇陵建造大事出了大错,这让汉武帝着急上火,有人撞到枪口上怎么还会放过。数件事情联系之下,汉武帝暴怒,认为张汤欺上瞒下,功高震主,不由分说的写了罪状痛责张汤。

张汤分析一下局势,自杀身亡。他死后家中仅仅剩了五百金,然后他母亲就将他惨惨淡淡办了,然后说:“他冤屈入狱,有什么好厚葬的!”汉武帝听说之后,感叹张汤母亲大义,给张汤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职位。

标签: 张汤

更多文章

  • 诸葛丞相那么牛蜀汉怎么还会第一个亡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网络配图他的治国能力这么优秀,为何蜀国第一个亡国呢?说起来,诸葛亮太负责了。他不放心把任何重要的事交给别人做,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网络配图于是,蜀国的人才非常匮乏。本来有机会成为栋梁的人才,都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所以,诸葛亮死后不就,蜀

  • 曹操为何要杀掉许攸?冷血无情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网络配图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

  • 揭秘:令乾隆痴迷的神秘香妃死后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香妃

    在中国民间特别是新疆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乾隆宠妃香娘娘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又缺乏直接的史料佐证,香妃的身世和经历却鲜为人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香妃是出生在新疆喀什噶尔的一个维吾尔族人家的姑娘,名叫买木热·爱孜木。其家族由于在协助清政府军队平息地方叛乱中建树功勋,后来她随叔父和

  • 诸葛三兄弟 诸葛三兄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诸葛三兄弟,诸葛三兄弟谁更胜一筹?诸葛家三兄弟分别扶持三个国家是阴谋?三国时期,诸葛家一直“妄图”以一家之力掌控天下,诸葛亮扶持着刘备,诸葛瑾扶持着孙权,诸葛诞则扶持着曹家。我们不得不怀疑,诸葛家是否在下着一盘大棋?而相比同样作为三国时期权重家族之一的司马家,司马懿和司马朗却皆效力于曹家,三国末期最

  • 探秘秦国张仪之死,被秦武王赶出国郁闷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仪

    在热播大剧《芈月传》中出现一个人物叫做张仪,秦国张仪之死是看过剧的观众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因为在剧中居然连个死的镜头都没有。历史上秦国张仪之死是什么样的呢?12人小编带你来了解。历史上秦国张仪之死:郁闷死的网络配图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

  • 廉颇为何会奔魏?晚年的辛酸谁能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廉颇

    廉颇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代大将,却是在最后受奸人所害,导致不能为国尽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会去了魏国,他的晚年生活是如此的辛酸。作为一代名将,廉颇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个未雨绸缪,善于思考的大将,也是忠心为国,雄心壮志的鹤发老者。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从这一点来看,廉颇就是

  • 著名贤后文德皇后为什么能被后世的人记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著名贤后文德皇后

    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原因就是后世唐代贤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那么,文德皇后是怎样的人呢?文德皇后出生于公元601年,是河南洛阳人士。文德皇后并不是如同其他的妃嫔一样,通过民间选妃而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文德皇后是隋朝著名武将长孙晟的女儿,属于名门之后。自幼便琴棋书画,诗

  • 为何史家把庞统看成兴蜀第一功臣?而非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庞统

    杀掉了杨怀、高沛之后,刘备顺利攻占了涪陵。涪陵是益州重镇,且是前往荆州的关口。涪陵在手,荆州的援兵就可以持续进入益州,拿下益州,指日可待。刘备很高兴,在涪陵大宴宾客。当时,一些刘璋的降臣也在宴会上,;刘备喝了点酒,高兴的过了头,忘了掩饰自己的心里,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一听,就知道不妙。作

  • 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刘备哥仨为何战不倒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听信袁绍馊主意引董卓入京对付宦官,董卓趁机把控朝政大权,祸乱国家。董卓乱国激起了公愤,十八路诸侯联合起兵伐董卓。董卓派义子吕布率领西凉精兵迎战关东联军,双方在虎牢关前大战。网络配图 吕布世之骁将,神勇无比,无人可敌。公孙

  • 越炫耀越缺失:“武圣”关羽的自卑又几人能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是正史《三国志》中陈寿对于关羽的评价,什么意思呢?“关羽对待手下的士兵都特别好,但是在对待士大夫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傲慢。”读到这里,小编就忍不住想问了,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世家大族最为兴盛的时期,关羽为何会故意得罪这些世家大族,而去讨好像周仓一样的自己手下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