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开国功臣?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3/12/24 9:11:50

萧何吕雉定计,诈称前线传来刘邦平叛胜利的消息,按照惯例,此时百官都要进宫朝贺,半信半疑的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武士们捆了个结结实实。曾经将情敌整成“人彘”的吕雉,残忍无度青史留名。吕后用麻袋捆住韩信,拉到长乐宫的钟室,也不需要等刘邦回来了,她一声令下,特事特办,把竹竿削尖了,乱枪把麻袋中的一代名将韩信扎死。

解决了韩信后,刘邦紧跟的动作就是,把一起夺取天下后分封的另外六个异姓王一一砍了头。

网络配图

朱元璋在屠杀功臣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洪武(朱元璋年号)十年,朱元璋已经莫名其妙杀害了两名功臣-淮安侯华云龙、德庆侯廖永忠。华云龙据说是因为“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这种肉眼很难看到的错误而得罪,《明史》含糊地说他得罪后“未至京,道卒”。再说一下廖永忠,作为后人的我们只知道,洪武八年,在朱元璋打江山过程中曾凿沉韩林儿的坐船,几乎葬身于鄱阳湖的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另一个被朱元璋兔死狗烹的是刘基,这个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功劳可谓最大。一次,刘基要儿子奏请朝廷在一处私盐贩子聚集、元朝时便有人造反的地儿设巡检司防守,以防动乱,结果被宰相胡惟庸进谗言说刘基“看中了那块地有王气”,想在那里筑坟,将来自己的子孙就可以称王称帝。朱元璋当时的心理活动我们不好乱说,但是此君绝对不是一个糊涂昏庸之人,如果刘基想称王称帝,又为何出山辅佐他朱某人?

网络配图

但朱元璋的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枉杀千人勿使一人漏网。一代奇人刘伯温就这么被朱元璋诛杀。再来看看一代名将徐达的下场。战功赫赫的徐达是被朱元璋在称帝后仍称呼为兄的功臣。话说徐达背上长了背疽,在京城养病,医生特别嘱咐背疽不能吃鹅肉,否则性命不保。听闻此言,朱元璋专门从皇宫给徐达送了一只烤鹅。

事实上,朱元璋对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忠臣元勋实行的是灭种式的屠杀。在明初两大谋反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中,各路开国功臣被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罪名牵连,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株连九族。

但是,单凭两人残忍诛杀功臣良友一事就判断二人丧尽天良、心理变态,似乎又有失公允,这两个人,其实是白眼狼+灰太郎,对待兄弟一个态度,对待老婆孩子则完全相反。刘邦后期虽然不喜欢发妻吕雉,但总是保留着其皇后的身份从始到终,而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

另外,两人大肆诛杀功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子孙计。

网络配图

有时候眼见着儿子不够聪明难成大器,当爹的就不得不趁着有生之年将障碍为其一一铲除。比如关于朱元璋疯狂屠杀功臣元勋的原因,史学家有一种解释是,朱元璋看到皇太子懦弱,担心他死后自己这些能人兄弟们强臣压主,所以先下手为强。

并且有一则宫廷逸闻可为佐证:有一天皇太子劝说父皇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怒了,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他用手拾起来。皇太子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朱元璋说,儿啊,爹是事先为你拔掉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三国中有名的五大统帅 曹操为何居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三国中最有名的五大统帅,曹操无可争议地再次上榜!那么其他四位都是谁呢?有很多争议,本次小编只在诸多版本中寻找一个,看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都有谁上榜吧。1、曹操魏武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军阀最终一统北方,实在是真兵家,他先后平定的割据大军阀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陶谦(刘备)等

  • 这皇帝命太硬!打胎药都没能把他从娘胎里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禥

    在古代,有些皇子在几岁的时候便成为了皇帝,但他们短命,小小年纪便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死的也着实可惜。不过,有的皇子却是命大,在宋朝,有位皇帝的母亲服用了打胎药,但这个顽强的生命还是存活下来。网络配图这个命硬的孩子就是南宋度宗赵禥。赵禥之母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出身微贱,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发

  • 揭古代官场不喜欢清正廉洁官员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官员

    导读:老百姓喜欢清官。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关于清官的传说比比皆是。包拯,海瑞等人的名声流传千古。但是这里面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清官原本是受人爱戴的,但是他们在自己身处的官场世界里,却不受人待见,处处碰壁。海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网络配图包拯刚正不阿,六十四岁那年突然患病,结果不治而亡。是病死?还是服

  • 为什么刘邦打败项羽后第一件事并不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年,项羽乌江自刎,为时四年半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宣告结束。刘邦胜利后干的第一件事竟是收夺了韩信的兵权。从刘邦迫不急待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对韩信是多么忌惮,总算把韩信哄得打败了项羽,现在最大的两个危险都解除了。刘邦虽然收了韩信的兵权,但并没有剥夺韩信的爵位,只是由齐王改为了楚王,以下邳作为

  • 北宋范质:清廉宰相家里连招待客人的器皿都不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质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邺起兵入京,范质为避战祸,藏匿民间,后来被太祖找到,时值严冬,郭威脱下外袍给范质披上。封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显德四

  • 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实为阴谋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是美女一枚,但毕竟先嫁给了唐太宗,唐太宗死后为何能如此顺利地成为李治的妃子,并一步步踏上皇后的位置呢?背后是顺其自然?还是另有阴谋?我们一起看看。网络配图武则天(624~705),自幼好学文史,巧慧善权术。14岁时,因貌美被太宗纳入宫中为才女,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入庵为尼。网络配图太子李治

  • 揭秘努尔哈赤反明的理由竟是被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努尔哈赤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

  • 古代明星:朱元璋曾为教育子孙亲自写歌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皇帝爸爸其实最不好当,身上的压力大于常人,除了管理天下,还得担负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大任。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爸爸实在太多,但真正算成功的并不多。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有8个儿子,在培养太子刘盈上,刘邦首先要求他“好好学习”。为了学有进步,刘邦要求刘盈每次所呈的奏议都应自己动笔,此即《手敕太子文》中所谓

  • 慈禧还是武则天?谁是史上中国最有权力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女人永远都是君王政治国家大义的附属物和牺牲品,虽然也有不乏一些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王,但是在更多人眼中,女人不过是玩乐之物。可也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比如吕后、武则天、慈禧等。在这些女人中真正掌握过国家大权的是慈禧和武则天。那么,她们中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呢

  • 南宋秦桧原本力主抗金 后主和是替皇帝背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桧

    南宋秦桧是著名的投降派人物,他因陷害抗金名将岳飞而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过,很少人知道,他原本却是个力主抗金、反对求和的强硬派。网络配图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进攻东京汴梁,当时还在国子监担任学正(掌学规与训导)的秦桧慷慨上书,告诫朝廷金人贪得无厌,别指望通过割地来满足他们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