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4/1/4 19:27:40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上保护了刘邦。

身为楚国重臣、项羽叔父的项伯,为什么要在大战前夜向项羽的政治对手刘邦泄密?其目的是什么,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网络配图

事情得从秦末农民起义说起:

公元前209年,秦朝二世皇帝昏庸暴虐,致使官逼民反、群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其中原楚国贵族后裔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起兵后,由于推举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怀王(也称为“楚怀王”,后被尊为“义帝”),竖起恢复楚地大旗后,壮大得最快。后来,在沛县起事的刘邦又率众投奔项梁,这支队伍就成为反秦大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队伍壮大后,楚怀王召集会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消灭秦军主力,慑服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经武关进入关中,直取秦都咸阳以灭秦。会上怀王与两路主将约定,谁先人咸阳,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当时北上一路的主将是宋义,西进一路的主将是刘邦。宋义在进军过程中,萌生了拥军自立的念头,被副将项羽诛杀而取代之。这样,谁先进咸阳谁称王,实际上就成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角逐。

项羽和刘邦两路大军伐秦,刘邦进展要顺利一些。公元前206年阴历十月,刘邦率大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传国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刘邦进入咸阳后,遂按照事先约定,以“关中王”自居,想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住下来,好好享受享受。他身边的将佐樊哙、张良等人见状,纷纷劝他:“天下还没平定,千万不能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

网络配图

开始,刘邦根本听不进去,后来经过大家反复陈述利害关系,他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对部下“约法三章”:不准杀降顺的秦军将士;不准贪府库的财宝;不准抢秦宫的女人。同时废除秦朝的一切苛刻法制,对秦朝故吏做了妥善安置,并明令:凡杀人者要偿命,伤人及抢劫、盗窃者要抵罪。刘邦这一系列做法迅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和拥戴。

待把城中一切处理停当,刘邦立即率队退出咸阳,驻扎到城东不远的霸上,等候项羽大队人马和诸侯们到来。

刘邦还军霸上两个月后,项羽率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见关上有刘邦的驻军,便认为是阻拦自己入关,于是派大将英布击破函谷关。随后将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与刘邦的大军形成对峙之势。

就在项羽和刘邦都在谋划着下一步打算时,发生了一件对刘邦极为不利的事情。刘邦手下左司马曹无伤因对刘邦不满,派人来到项羽军中,对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并将秦王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一听非常生气,当即决定:“明天犒劳将士,攻打刘邦的军队。”

网络配图

项羽的亚父范增早就认为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潜在对手,听项羽发话要攻打刘邦,马上趁机烧了一把火:“刘邦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可是天子的云气。你务必赶快攻打他,千万不要错过时机!”

然而,项羽作出第二天攻打刘邦的决定后,他身边有一个人却非常着急,认为项羽此时决不能对刘邦开杀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将孟子逐出孔庙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1.明太祖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翻看《孟子》时,突然大发雷霆。紧接着,他命令人将孟子逐出孔庙,不得配享。并狠狠地说上一句:“(诸大臣)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接到这个圣旨,满朝文武皆惊恐不知所措。朱元璋对《论语》爱不释手,十分敬佩孔子。而孟子是发挥孔子仁义思想的“亚圣”,为什么他如此讨厌孟

  • 京师保卫战:明英宗被俘 蒙古瓦剌兵围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英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十几万明军被歼,就连英宗也做了俘虏。这场形如儿戏的御驾亲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土木之变”。网络配图“土木

  • 秦始皇到底多牛:千古一帝无人可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应该是毋用置疑的。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当皇帝者大有人在,但像秦始皇一样,不但改朝换代,而且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经济制度,并且使这种制度的影响垂二千年久,今天的中国人在生活中还深受其影响,的确后无来者,以此论之,始皇可谓千古一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便以亘古未有的巨大魄力开始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何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著名大臣赵抃

    赵抃是宋朝时期十分著名的一位大臣,他曾经在1034年成为进士,之后陆续担任了一些官职,直到二十年之后成为当朝的御史,从此后名垂青史,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和尊重,在宋神宗时期他担任右谏议大夫,后来又担任过杭州、青州等地区的官员,最后在1079年从太子太保这个职位上退休。赵抃生平十分的刚毅正直,几乎就连当

  • 揭秘:宋江为什么会选择被朝廷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江

    导读:宋江是水浒梁山中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手中有很多有勇有谋之人。按常理说宋江足够可以自己当皇帝,反朝廷。可是他最终选择了朝廷的招安,难道他对当皇帝一点兴趣都没有吗。为何要带领弟兄们招安,宋江是刀笔吏出身,很懂世故人情,其中原因自然很耐人寻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网络配图其一,梁山就这么大,既不是一座

  • 史书里的“幽默”:明武宗曾自封为总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武宗

    导读: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幽默,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玩笑”都是与庄重相违背的。久而久之,中国出了一大批幽默感缺失的人群。但是玩笑也不能乱开,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点的人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

  • 崇祯本可以不上吊:是谁把他最终逼上煤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

    历史机遇总是稍纵即逝,一步得生,一步得死,岂容贻误。僵化的思想、狭隘的私利,导演了崇祯皇帝君臣极不负责任的议事秀,空留千古憾事。可见,改进文风会风,清扫作风背后的垃圾,关系事业成败、国家兴衰,是极其严肃的政治课题,绝非枝节小事。本文摘自《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习骅,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 史上只因酒后戏言却被捂死的东晋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曜

    东晋很不幸,有作为的皇帝总是有的,可惜不长寿。本来上天对东晋不薄,把司马曜赐给了东晋,那司马曜曾经一举在肥水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前秦,一时间乘胜收复了不少失地,而且重重加封了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功臣。人总是会骄傲的,除非圣人和傻子。司马曜也不例外,他不是圣人,更不是傻子。如今强敌已除,更无内患。不免得

  • 朱元璋一生自负且生性多疑 却唯独听马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娼,最不能忍受的却是抢功臣陈友谅的妻子,而且连政治对手的女子都不放过。网络配图他虽然这么荒淫无道,但是历史上很少有留下朱元璋这点的骂名,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元璋除了好色有个底线之外,还有他的马皇后。马皇后是何许人也?为何朱元璋的事情跟她有

  • 为什么皇太极继位后头一件事是彻底征服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继位之后,对内大力调整方针政策;对外的第一个重大举动,则是出兵朝鲜。从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登极,到当年十月,一个多月时间里,朝鲜作为邻国,没有派人来吊唁亡灵,也不前来祝贺新汗登基,相反,接纳了数量可观的从后金国出逃的辽东汉人,据朝鲜史料记载,前后可能达到数十万人,仅价川一地即达三千多人。(《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