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靠三寸不烂之舌拿下一座城池的隋代名将

揭秘:靠三寸不烂之舌拿下一座城池的隋代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30 更新时间:2024/1/28 5:23:31

核心提示韩擒虎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一座城池,得到了数万军队激战却得不到的战绩,足见其胆识和口才都胜人一筹。

网络配图

韩擒虎

——人如其名的悍将

名片

姓名:韩擒虎

别名:韩子通,又称韩擒、韩擒豹

生卒年:公元538—公元592年

家乡: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

座驾:黄斑青骢马

兵器:长枪

性格: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低调求存。

爱好:尚未鉴定

所处朝代:隋朝

家庭背景:将门世家

顶头上司:隋文帝

荣誉称号:上柱国

历史评价: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

经典之战:灭南陈

历史遗迹:韩都、韩王庙

现居住地:河南新安县

个性签名:岂止是“擒虎”,我可是擒过“龙”的呢!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杜牧的一首《台城曲》为后世铭记。究竟是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韩擒虎,还是因为韩擒虎我们才注意了这首诗,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我们所能说的,只是韩擒虎这个人物的传奇故事。

韩擒虎出身将门世家,以具有胆略雄威见称。他可以流传至后世的经典战役并不多,然而就是平陈一战,让他的名字得以记录在历史的功名柱上。大隋朝结束三百年的分裂,中国获得了大一统,这一仗起了点睛的作用。

他究竟叫什么?

韩擒虎,光听名字就很有气势,历史记载他“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虽说是夸奖的话,但是可以想象他绝对不是帅哥,长相没准还比较吓人,与他的名字很匹配。

还有书上记载他原名叫韩擒豹,不论擒什么,这名字倒是起得很直白很实在,可以想象他的老爸老妈对他期望很大,同时也体现出韩家崇尚武力的传统,没有什么文化功底。但是这个名字非常符合他的人生经历,因为他曾经抓住过皇帝。抓皇帝这个活儿在历史上可不是小事情,比抓老虎、豹子威风多了。

不管是擒虎还是擒豹,他肯定不叫韩擒,虽说只去掉了一个字,这名字就显得有内涵多了。但是《隋书?韩擒虎》列传中第一句就称其为“韩擒”,那他到底叫什么呢?

网络配图

原来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渊的爷爷名字里有个“虎”字,所以对唐代百姓的名字来说,“虎”是非常忌讳的一个字。《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在唐朝就被改为“武劳关”。就连老虎都不能叫老虎,要叫“大虫”,这一称呼一直延续到宋代。而《隋书》的主持编纂者恰好又是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对于这类的忌讳更是在意,所以才将韩擒虎的名字去掉了尾巴。由此可以得知《隋书》把他的名字写成韩擒而省略掉虎字,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从这一点就可见封建时期等级制度之严格,实在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种忌讳同时还让我们认识到一件事:连皇帝祖先的名字都这么忌讳,所以韩擒虎后来能生擒陈后主,确实是件大事,这件事情的重大程度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韩擒虎能位列隋朝开国四大将军之一,也正是因此一战的缘故。

出于要避讳“虎”的原因,唐代留下的史书中有的地方还有称韩擒虎为韩擒豹的,这大约是因为虎豹连称之故,在我们看来,古人的忌讳之类的规矩真的很无聊,没有一点意义。韩擒虎本人肯定不会把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这样改来改去,他如果还在世,肯定要气得七窍生烟了。

北周的“舌战”将军

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的大将军韩雄,曾经做过洛、虞等八州的刺史,声望很高。所以韩擒虎是正儿八经的将门虎子,而且他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除了以胆略著称以外,韩擒虎还喜欢读书,比他老爸强得多。他认为武将如果没有一点经史的学问做基础,很难成大器,所以他熟读经史百家,但主要是大概了解就行,不拘泥于章句之间,这是《隋书》中的记载。从这一点看,他颇得诸葛亮的读书要旨,但是放在今天来看,他可算不得好学生。

“学好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由于有个好的家庭背景,接触皇族并不是难事。再加上韩擒虎打仗能以一敌百,讲理又头头是道,用兵亦出神入化,所以当时的北周文帝宇文泰见了他很是赞赏,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将领之才,还下令让皇子们多和他来往,以便学习和交流带兵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宇文泰这么做其实也不能排除拉拢人才的嫌疑,老爸是大将军,德高望重;儿子勇猛有加、前途无量,这样的人才岂能浪费?

不管宇文泰出于何种心思,总之由于他的器重,韩擒虎这一代将才才有了施展才干的地方。有了皇帝老儿做靠山,韩擒虎的官运挡都挡不住,打过几次仗之后,很快他就官至都督、刺史了。父亲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还被朝廷授予新义郡公的封号。

受尽礼遇的韩擒虎也为北周出了不少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领北周的军队多次挫败了陈、北齐对江北的进攻,在各国中的名声越来越大。

最令韩擒虎得意的一仗当属金墉城(又称金庸城)一战。当时北周的邻国北齐,国土面积小,土地不多,兵力又不强,而且北齐皇帝不勤于治理国家,荒淫无度,国内政治极其腐败。北周武帝宇文邕看准了这一点,于是亲自披挂上阵,名义上解救北齐万民于水火,其实扩张地盘去了。皇帝都出动了,这一仗规模肯定不能小,而且结局也肯定不能失败。但是大军进攻到金镛城的时候,被北齐大将独孤永业挡住了。

说起来金镛城的守城将领独孤永业也不是善茬,他是北齐老牌名将,计谋多端,用兵神出鬼没,很难对付。看到周兵围城了,勇谋兼备的他号召军民联合起来共同守城。发动群众作战向来都是很厉害的一招,北周军队因此强攻了很多次都攻不下,不仅伤亡惨重,持久的攻城战还消耗了大量的粮草。供给上一旦困难了,军心就开始不稳。宇文邕焦急万分,决不能战败而退啊!不然皇帝的老脸往哪里搁。就在这“前有铜墙铁壁,后有敌人援兵”的形势下,韩擒虎出场了,他请求单枪匹马入城将敌人说降。

网络配图

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打仗时仅凭一个人的几句话,敌人就能罢战,古人也太好骗了。那时候人单纯啊,战乱久了,自然首先要权衡一下形势是否对自己有利,能活下去当然最好了。也就是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才有了韩擒虎这样单纯的勇士。

韩擒虎一人一骑进入齐营,在刀枪架在脖子上的气氛中,他也威风依旧,豪气逼人。直接挑明齐王的昏庸和腐败,点明形势,齐国迟早灭亡,而北周在宇文邕的治理下日渐强盛,金镛城迟早会被周军攻下。在这种形势下,明智的选择只能是罢兵息战、弃暗投明,这样还可以少使生灵涂炭,也能保住各位将领的官爵。

经过韩擒虎的一番颇符合情理、又很符合形势的劝说,独孤永业终于决定献城投降,架在韩擒虎脖子上的刀也撤了下来。韩擒虎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一座城池,得到了数万军队激战却得不到的战绩,足见其胆识和口才都胜人一筹。

运气绝佳的开国上将

如果说打仗不仅靠勇气,还靠运气,那么《台城曲》中的韩擒虎绝对是一个运气很好的福将。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从静帝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江山,改立了隋朝。韩擒虎并没有像历史上称颂的忠臣那样,誓死反抗杨坚的吃里爬外,也许他也认清了北周灭亡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平静地继续在杨坚手底下效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隋炀帝接连杀掉几位开国功臣,而只有韩擒虎能得以善终——他懂得在政治的漩涡中只有保持低调,才能安稳地生存下去。

隋文帝杨坚是个很有野心的皇帝,统一中国是他长久的心愿,自从登上皇位,杨坚就着手谋划对南陈的战争。韩擒虎自隋建立之后就被命令去做庐州(今安徽合肥)总管,而庐州正是南陈与隋国接壤的地方,所以有人因此得出隋文帝很器重韩擒虎的结论。事实上南陈从梁朝手中接过帝旗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个朝代的先天发育不良,很难相信南陈会主动进攻隋朝。而且作为前朝大将,韩擒虎的地位是很尴尬的,杨坚怎会把他放在身边呢?如果历史只是这样平淡地走下去,韩擒虎的结局大概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杀吧,但是老天太偏爱他了。

韩擒虎赴任庐州总管之后,并没有思考这些事情,而是立即着手扩充水军,训练部队,建造船只,同时还偷偷派出间谍,收集南陈的情报,收买江南人心。驻守庐州好几年,韩擒虎勇猛而又直肠子实心眼的名声传遍了长江两岸,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平易近人的将军,甚至南陈的将士中,很多人都不把韩擒虎当成敌人。

标签: 韩擒虎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历史上冤屈而死的十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名将

    导读: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名将,可惜的是,这些大仁大义的将军们或因功高震主而死,或因小人构陷而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冤屈而死的十大名将。1、李牧武安君,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后期抗秦战争主将,曾两败秦师,秦军闻之将则色变,不敢犯赵多年,就连老兵油子王翦也是无从下手,只好使离间计挑

  • 假太监刘克明 敢给皇帝戴绿帽子的刘克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假太监刘克明

    唐朝时期有一个大太监,叫做刘克明。他本来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因为干了一件很给太监长脸的事情而“名垂青史”,那就是给皇帝唐敬宗带了绿帽子。有人说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作为太监,人家身体上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还怎么能给皇帝戴绿帽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太监也是有尊严的,说话注意点。这事还得从刘克明的

  • 末代皇帝溥仪:因何事向老婆下跪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末代皇帝溥仪

    李淑贤的人品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文长辈虽不熟稔却也相识,她是载涛先生的三太太,按我儿时管载涛叫七爷爷推论,该称她七奶奶。可人家本身是三太太,称七奶奶会有歧义,大为不妥,所以,家中长辈让我叫她

  • 鞋拔子脸是满清丑化!真实的朱元璋其实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其实长这样

    明太祖朱元璋到底长啥样?这似乎是个根本无需讨论的事,因为大部分历史类书籍中的朱元璋,都长着一张标志性的“鞋拔子脸”,模样十分丑陋。然而,在故宫南熏殿所藏的官方正式版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面貌却与民间通行的“猪腰子脸”大相径庭,反而显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面如满月,不仅不丑,甚至还颇有英气。到底哪一

  • 揭“永乐大帝”活剐三千宫女内幕: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揭“永乐大帝”活剐三千宫女内幕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据载,朱棣因为宠妃的死下令将从全国选来的美丽宫女全部处以剐刑。所谓剐刑,即是凌迟处死。此刑主要用来处死“谋大逆”、“谋反”等政治犯。网络配图夷十族,送教坊,手段卑鄙1402年,他夺了亲侄子的皇位,

  • 秦始皇与阿房动人爱情:为了阿房统一南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喜欢的人是谁?秦始皇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一直备受后来者关注。而他的功过是非,也一直为后人争论不已。那么,秦始皇一生,有木有爱过一位让他刻骨铭心的女子呢?其实,是有的,那位女子叫做“阿房”,也就是“阿房宫”的由来。网络配图这天,秦始皇带阿房女去漓江口游玩,两人谈天说地,真是无所不谈,当嬴政谈

  • 诸葛亮死后若不是这二人主政 仅靠阿斗蜀汉早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阿斗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位为大汉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就此凋零。网络配图公元234年的蜀汉,其国内局势已经彻底稳定,对外的战事也以主动进攻居多,掌握着战争主动权。公元234年,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先后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人物,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在他们在任期间,蜀汉的国力越

  • 揭秘和珅为什么喜欢贪污钱财 是病得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为什么喜欢贪污钱财

    和珅,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商人。和珅曾担任和兼任清朝数十个官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

  • 袁绍曹操刘备都曾辉煌过 皆因一原因之败悔恨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绍,曹操,刘备

    在汉末三国时代,袁绍、曹操、刘备等人都曾经辉煌过,其势力先后在顶峰的时候,因为一个原因,遭遇惨败,以致因此而悔恨终生,网络配图官渡之战前,公元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 阿斗刘禅的两次不幸婚姻 导致自暴自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斗刘禅的两次不幸婚姻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