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将领白起和吴起,两大名将谁的军事天赋更高?

战国将领白起和吴起,两大名将谁的军事天赋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2/8 10:15:07

古有成语,谓之“秦晋之好”,后面通常接以“百年之好”来形容两人关系良好,或者男女结成夫妻。魏国出自晋国,并以晋国继承者自居,但是秦魏却百年世仇,势同水火。秦魏的百年国仇,得从河西地说起,而河西地两度易手,又与战国两大名将吴起白起密不可分。同为战国之世的两大名将,吴起与白起谁的军事天赋更高一筹呢?

吴起是兵法两家的杰出代表,是战国之世唯一出将入相的人中龙凤。魏国第一代国君魏文侯采用李悝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之世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同时也让魏国快速崛起。魏国第二代国君魏武侯任用吴起为上将军,在河西之地训练新军,为魏国的强军大国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起在河西训练的魏国新军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氏武卒,魏武卒成军后横行天下,几无败绩。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魏氏武卒是重装步兵,其要求是:能够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箭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可以说魏武卒是中国最早的国家职业军人,军事素养高,战斗力强。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成军后,开始与天下诸侯大战,为魏国扩张千里以上土地,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第一霸主。据史书记载,吴起带魏氏武卒与天下列国大小战役共76场,其中64场胜,12场平,列国无不畏惧强大的魏国和战神吴起。而魏国的崛起却是踩在老秦人的血泪之上。

秦国河西地区就是今天的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因在黄河西岸,故称之为河西。吴起带魏氏武卒常年蚕食秦国河西之地,数年下来,秦国河西危矣。于是秦国起全国之兵50万反击吴起,意图一举收复河西。吴起以5万精锐武卒一战把秦国50万老旧之师击溃,彻底干净的占领了全部河西之地,并进一步压缩秦国的生存空间。

以吴起的军事能力,再有三年,秦国休矣!但是几乎天不亡秦,关键时候魏国庙堂权力发生改变,魏武侯猜忌吴起,吴起则逃到楚国为令尹,主持了楚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九年,使楚国一度强盛,但楚悼王一死,吴起就被世族复辟杀死,身死政灭。秦国则在秦献公嬴师熹的带领下与魏国血战二十年,为的就是要收复河西失地!但秦国越打越弱,越打越穷,魏国则不关痛痒,越来越强;最终秦献公在河西少梁之战身负重伤,回栎阳后不久身死。

河西在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大良造卫鞅收复了部分河西失地,但秦国还不是天下独强,河西地又几次易手。直到秦昭襄王时战神白起问世,才彻底收复了河西,并把魏国重度打残。伊阙之战白起消灭了韩魏联军24万,不仅彻底收复了河西之地,更是占领了韩国、魏国数十座城池,从此魏国由一流强国变成了三流弱国。

白起一生无一败绩,几十场大战,消灭六国百万军队。长平之战共杀赵国军队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仅是白起有史记载的斩首数据。据梁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军事才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

因此,我认为论军事天赋白起无疑高于吴起,论综合才能吴起则高于白起。广大读者认为如何呢,欢迎评论共同交流讨论!

标签: 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白起吴起

更多文章

  • 清朝史上最悲剧的皇帝,没有一子一女,年仅19岁就驾崩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同治

    在清朝12位皇帝当中,同治皇帝是最短命的一位,年仅19岁就死掉,同治皇帝的一生是很悲剧的,他即使贵为皇帝,国家大权却紧紧掌握在他的生母慈禧太后手上,在位13年形同傀儡,今天小编来说说同治皇帝。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本名爱新觉罗·载淳,咸丰皇帝长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儿子,生母是慈禧太后,载

  • 他为唐朝续命150年荣耀一生,而他为明朝续命200年却冤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振

    历史上唐朝与明朝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在发展的顶峰时刻经历了一次亡国之危,唐朝历经开元盛世之后,因为唐玄宗的放纵导致安史之乱发生,自己仓皇逃窜,大唐危在旦夕;而明朝在经历了仁宣盛世之后,继位的明英宗由于独宠宦官王振,不顾群臣反对,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北征,导致土木堡之变,自己被俘,明朝岌岌可危

  • 此国骚扰唐朝边境,被李靖率兵灭掉,可汗死在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东突厥,李靖,

    突厥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由突厥人建立的少数民族帝国,起源于阿尔泰山。初期因为分散,势力弱小,被柔然统治。公元552年,突厥的一个部族阿史那部推翻了柔然而独立,建立了正是的国家。突厥帝国从此诞生。突厥的第一代可汗叫伊利可汗,在他的统治下,突厥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蒙古高原。突厥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

  • 明朝有哪两位马皇后?马皇后病重时为何一直不肯就医吃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皇后

    朱元璋马皇后明朝有两位马皇后,一位是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另一位则是他孙子惠帝朱允炆的皇后。惠帝的马皇后,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儿子。在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后,她从皇太孙妃成了皇后,自己的嫡长子也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最后在南京被朱棣攻破后,朱允炆不知去向,太子被杀,马皇后自焚而死。比起孙媳妇,朱元璋的马皇后在历

  • 他是清朝中拥有皇后最多的,其中一位皇后也是最短命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

    康熙皇帝活了68岁,一生共拥有4位皇后,是清朝皇帝中拥有皇后最多的。除了他的儿子雍正皇帝替他册封的最后一位皇后乌雅氏(雍正的生母,雍正继位后册封她为皇太后)外,康熙一共亲自册封过3位皇后。可惜,这3位皇后全都短命。前两位都没活过25岁,第三位甚至只做了一天皇后就死了。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赫舍里氏。

  • 西晋末代皇帝, 有实名无实权, 没人愿为他卖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晋,荀藩,晋怀帝

    公元311年六月,匈奴族建立的汉国皇帝刘聪派兵攻破洛阳,将晋怀帝俘往平阳。晋朝的一些文武大臣或是出于忠心,或是出于野心,纷纷推出一位皇室成员作为招牌,发展势力。其中,只有荀藩在密县得到了成功。荀藩最初推琅邪王司马睿为盟主,可是,司马睿正忙于经营江南,对收拾北方残局不感兴趣,荀藩只得物色别的皇室成员。

  • 宋太祖的变态小舅子喜食人肉,被其杀害吃掉的女性超过一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太祖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以仁义著称,他建立宋朝以后没有杀功臣,而是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接触了兵权,一时传为佳话,但是有时赵匡胤的仁义也宠坏了某些人,酿成了大错,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国舅爷一生没干啥好事,王继恩募兵一千多人,都没有妻室,太祖告诉王继恩说你可以让她们婚事从简,赶快结

  • 王莽篡汉时,为何西汉皇族子孙没人出来保卫江山呢?刘氏近千人就一刘秀站了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王莽,刘秀

    之前至简有一篇小文,主要探讨了王莽篡汉前后,西汉皇室子孙还有不少,但在王莽篡汉时却少有人能够站出来反对。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王莽篡汉时,西汉皇族子孙为何鲜有人站出来反对?1、被王莽拉拢去了。在中国历史上,王莽会拉拢人是出了名的,而他所拉拢的对象,就包括了汉室皇族。元始二年(公元2年),

  • 很多人对朱厚照的事情没有一个仔细的了解,朱厚照还是有一些成就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厚照

    朱厚照父亲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一位出名的昏君,而朱厚照父亲却和朱厚照的名声截然相反。朱厚照父亲就叫做朱祐樘,他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朱厚照父亲在登上皇位以后,生活十分节俭,为人也十分和蔼,仁慈,对于朝廷上的事物都十分关心,而且还十分注重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朱祐樘在政治上十分清明,他关心社会上的各种

  • 朱载垕是明朝一位很有政绩的黄帝,你知道他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载垕

    朱载垕怎么读朱载垕是明朝一位很有政绩的黄帝,为国家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得到了历史的好评。那么提到朱载垕这个名字,起初可能许多人多这个名字的读音都比较模糊,不知道他的正确读法。那么朱载垕这个名字怎么读呢?其实要想了解朱载垕这个名字的读法也不是很难,其中难点就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垕字的拼音与“后”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