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代价最大的偷情,这皇帝因与嫂子私通成了亡国之君

史上代价最大的偷情,这皇帝因与嫂子私通成了亡国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31 更新时间:2024/1/15 11:44:50

如果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得那么快。历史就是这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历史过去了1500年,我们无法令时光倒流,去探究沮渠牧犍的内心世界,也无从考证他是否将亡国的最终结局归结到那次偷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为此付出了最为沉重的代价。

沮渠牧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477年,五胡十六国时北凉国的末代君。“临松卢水胡人”《晋书》,卢水胡人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部落,因居于卢水今青海西宁而得名。沮渠本是匈奴部族的一种官职称谓,分左沮渠、右沮渠,相当于汉制的宰相或太尉,沮渠牧犍的“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焉”《晋书》。到了东汉时期,沮渠部族迁居卢水今青海西宁,之后向南向北均有发展,渐成西域一支强大部族。

沮渠牧犍家世也算显赫,世代为部落酋长,属于部族中的贵族,因而得以在后凉为官。伯父沮渠蒙逊是后凉的宿卫,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在跟随后凉帝吕光征河南失利后被杀,“宗姻诸部会葬者万余人”《晋书》,蒙逊于是与堂兄沮渠男成起兵反叛后凉,并拥立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不久改称凉王,是为北凉。但段业只是傀儡,大权由沮渠蒙逊掌控。4年后蒙逊杀段业自立,随后打败南凉攻灭西凉,统一了凉州全境,成为当时西部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433年,沮渠蒙逊病死,因其子尚幼,侄子沮渠牧犍即位。

北魏灭北凉,北方疆土尽属拓跋氏,标志着五胡十六国的彻底终结。北凉,在五胡十六国中,只是偏安西陲的小国,并不起眼,然而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凉州的范围大致是今天的甘肃省,还包括内蒙和青海一部分,是中原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为了防御匈奴,汉武帝开辟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后设凉州刺史,凉州因“地处西方,常寒凉也”而得名。五胡十六国时,这里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占到了16国的三分之一。

沮渠牧犍死时,已是北凉被北魏灭国的38年后,之所以当时没有被杀,皆因他与北魏当时的太武帝拓跋焘互为妹夫:沮渠牧犍的妹妹兴平公主嫁给了拓跋焘,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了牧犍。牧犍即位之初,北魏已是北方强国,风头正健,先灭掉慕容氏的后燕,迫其分为南北两部,又攻灭赫连氏的大夏国,基本统一北方。北凉虽占据要塞,又据山险,但终究不能和北魏抗衡,于是沮渠牧犍采取和亲政策,以作缓和,并接受北魏封号。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沮渠牧犍是个闲不住的主儿,他看上了嫂子李氏,并和李氏偷情,“通于其嫂李氏”《通鉴》。李氏既得宠幸,便看武威公主不顺眼了,于是和牧犍的姐姐一起给武威公主下毒,拓跋焘听闻,“遣解毒医乘传救之”《通鉴》,公主才得以幸免估计李氏下的也是慢性毒药,要不再怎么快马加鞭也来不及救啊。这下可把拓跋焘惹怒了,非要牧犍把李氏押解到魏处罚,牧犍哪舍得啊,就悄悄把李氏安置到酒泉,而且待遇不变,好吃好喝的随便招呼。拓跋焘盛怒之下,于公元439年大举进攻北凉,围攻姑臧北凉都城,今甘肃武威,北凉军闻风披靡,牧犍最后不得不“帅其武五千人面缚请降”《通鉴》,北凉灭亡。

沮渠牧犍和嫂子私通,咱们暂且不以道德标准论之,单从政治上考虑,也是犯了大忌的,这无疑是对北魏皇帝的一种大不敬。既是这样,沮渠牧犍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沮渠牧犍虽然娶了北魏的公主,但这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权宜之计,双方并无感情可言。其次,身边多了这么个公主,无异于安插了个魏国的耳目,牧犍不喜欢也在情理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沮渠牧犍和魏帝的地位不对等。武威公主嫁过来,拓跋焘让牧犍安排她做王后,牧犍的原配夫人李氏为此迁居酒泉,不久死掉。

而牧犍的妹妹嫁给拓跋焘,只给了个右昭仪的名分,双方地位贵贱自分,北凉在北魏眼里,不过是附属国,牧犍在拓跋焘眼里也只是一种君臣关系,地位如此不对等,牧犍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还有一点,就是牧犍低估了北魏的实力,北魏攻打北方的柔然失利,这让牧犍觉得北魏也不过如此,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即使来犯,也可请与北魏对敌的柔然帮忙。可没想到的是,北魏大军势不可挡,不但北凉无法招架,就连柔然派出的援军也被北魏杀得大败。

应该说,北凉的灭亡是早晚的事,是大势所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牧犍偷情,不是因为偷情而引发出毒杀事件,北魏绝不会这么早对北凉下手,沮渠牧犍的河西王也会多当些日子。《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有个老头给牧犍写过一封信,说“凉王三十年若七年”,意思是说,凉王在位30年,也可能是7年。这或许是后人的演绎,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中间插了偷情这么一档子事,沮渠牧犍稳稳当当的当上30年河西王也未可知。一则当时北魏天下未定,不会过早对臣服自己的附属国下手;二则因为双方的姻亲关系,北魏会留情面的。

事实上,北魏还是很在乎这门亲事的,就在牧犍反绑着自己出城投降后,拓跋焘并没即刻杀了他,而是“释其缚而礼之”,还拿他当妹夫看,仍封他为征西大将军、河西王不过这个河西王就大打折扣了。牧犍母亲死了,拓跋焘“葬以太妃礼”,可见拓跋焘还是很讲仁义的。直到北凉灭亡38年后,沮渠牧犍才因“谋反伏诛”《北史》,否则一定会安享晚年,平度余生的。

标签: 南北朝沮渠牧犍北凉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熙盗嫂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熙

    昭文帝慕容熙慕容熙,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鲜卑族,其父为后燕帝慕容垂,初被封为河间王,兰汗之乱期间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复为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慕容盛为叛军所杀,原本皇位理所应当由慕容盛长子慕容元继承,但因慕容盛的母亲此时受慕容熙蛊惑,极其宠爱他,遂将其秘密迎入宫内,发生政变,拥立慕容熙为帝,

  • 李师师与宋徽宗不得不说的故事,为偷情建暗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师师,宋徽宗

    李师师是北宋时期的一名青楼歌姬,天生一副好嗓子,又弹得一手好琴,是青楼女子中的姣姣者,就连宋徽宗也对他心生爱意。那宋徽宗是如何与李师师相识的呢?听说李师师弹得一手好琴,宋徽宗便想一辩究竟,于是就来李师师弹奏,听说一首曲子连听了三遍才高开,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呢?让宋徽宗如此入神。李师师是汴京永庆坊染技工

  • 朱元璋杀功臣的顺序竟然也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皇帝。有一场战役非常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朱元璋当即就决定,摆脱元军包围,东渡长江,到长江对面吃米去!而要到长江对面,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朱元璋的

  • 这三个朝代一个比一个短命,却对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隋朝

    第一个对中国起重大影响的短命王朝是秦朝。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硬菜,统一就不说了,秦始皇搞的修长城、开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千里驰道等等,使中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整体。这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郡县制!春秋战国,天下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有一千多个国家,战国也有几十个,一分裂自然就有冲突

  • 清朝经历康、雍、乾三代共70年,才把漠西蒙古平定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彼得大帝

    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漠南蒙古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漠北蒙古就是外蒙古,漠西蒙古就是新疆的北部。新疆看着挺大的,160万平方公里,一个蒙古自治州就48万平方公里,首府在库尔勒。康熙爷在位的时候,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圣祖康熙爷两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当年三藩之乱,整个长江以南

  • 英明一世的李世民,为什么不让武则天怀上自己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登基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并且强势的她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曌,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有很多,而她更是给自己立了无字碑。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为何武则天跟了李世民十几年都没有怀孕,跟李治却生了很多孩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要是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李世民后

  •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那么他究竟有几个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钦宗

    宋钦宗赵恒宋钦宗,也就是赵桓,宋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生于1100年,即元符三年,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于公元1125年即位,将年号改为靖康,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14个月。宋钦宗赵桓可以说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懦弱无能,就是因为他听信了奸臣的谗言,撤免了李纲,向金国求和。而金国则在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

  • 历史上唯一成仙的人,纵横人间千百年,最后却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相传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传说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

  • 他是朱元璋最早的谋臣,才智堪比刘伯温,下场惨不忍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刘伯温,明朝

    乱世期间,不管你是有长远打算的枭雄,还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手中必须有人。而这人,不仅仅是战将和士兵,而且还包括那些专门出主意的谋士。在这一方面,朱元璋就做的比较好,一边打仗,一边收拢四方能人异士,来为自己服务。然而,让世人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朱元璋聘请刘伯温出山之前,曾经就有一位学问渊博的谋士,前来投奔

  • 清朝慈禧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背后竟然还有这个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

    老佛爷”称号到底是怎么来的?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慈禧太后照片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