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近乎完人却晚节不保 只因皇帝给了这赏赐

宰相近乎完人却晚节不保 只因皇帝给了这赏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1/26 8:28:15

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这个人私德非常高,不仅同僚们钦佩,连皇帝也忍不住夸赞。其一的表现是度量大,能容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就是这样的例子。与他同时期当官的寇准也是一个颇有才学的官员。他们同年考试,入朝当官,但是王旦的仕途比寇准走得顺多了,对王旦,寇准总是心有不甘。

网络配图

有一次王旦当值时,手下的一份公格式出现了错误,他没有发现。寇准瞅准了这个机会,立马打起了小报告。王旦只能在皇帝面前认错。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寇准也因为同样的小事被王旦的属下发现了纰漏,但是王旦却没有趁此报复他,在皇帝面前参上他一本。寇准知道此事后,红着脸对王旦说,同年,你的度量怎么这么大呢?王旦听了,什么话也没有说。但这件事并没有感化寇准。也许跟寇准刚直的个性有关,他一直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不是,皇帝听烦了,就告诉王旦,你总是说寇准的好话,但是他却不断说你的坏话呢。说完,观察寇准的反应。

没料到寇准这样回答,我在宰相位子上坐了这么久,可能真是有做事情不对的地方。他这么说,可见他的忠诚正直。听完这番话,皇帝对王旦的欣赏更上了一层楼。而且,王旦这样大度的回答可不是装的,当皇帝问他,谁可以继任宰相时,王旦还不计前嫌地推荐了寇准。这得有多大的心胸和专业精神才能推荐一个时常给他扔小石头的人当继任者啊。一方面是对外人心胸宽广,另外一方面,王旦对自己家人却是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生怕家人沾了他的光,得到什么特殊的好处。

最倒霉的是他的两个女婿。王旦的女婿苏耆凭真才实学考中了进士,殿试时被放在了进士以外的明经、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诸科里,这将直接影响将来实授官职。真宗知道他是王旦的女婿,有心卖王旦一个人情,问王旦,这个人如啊。只要王旦一句话,他女婿的仕途起点就必然不同了。但是王旦却不说一句话,生生浪费了这个机会。

另外一个女婿韩亿就更倒霉了。真宗欣赏他的文章,准备升他的官,硬生生被王旦拦下来了。他说,这个人没那么大的本事。结果,按照惯例,这个女婿就被派到天远地远的四川去当官了。可怜的王旦女婿,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回家后自然跟老婆如此这般描述了一番。女儿一听说,就回娘家哭诉。王旦安慰女儿说,你别哭啊,他去四川当官期间,你可以回娘家住啊,又不用跟他去受苦。连同王旦的弟弟,儿子,都受到王旦的影响,在其死后才有官职的晋升。不得不说,王旦一家从来没有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状况,反而是因为王旦,过得分外隐忍。

网络配图

正因为王旦的私德太好了,皇帝有时候也“怕”他,甚至有次送了一坛子珠宝贿赂他。王旦这么廉洁朴素的人,自然用不上,但是皇帝的意图,他是懂了,不唱反调,给他个面子,珠宝也没有送回去。晚年,出于对于王旦的嘉奖也或者是考验,真宗戏谑了王旦一把。给王旦送了两个小妾。可怜王旦一生克勤克俭,私生活白璧无瑕,仅仅一个老婆。想不到晚年竟然晚节不保,纳妾了。皇帝送来的小妾自然得好生安顿,而且这两个姑娘如花似玉,纵然清心寡欲了一辈子,王旦一朝入温柔乡,也竟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这是王旦没有料到的事故。

如果说他一生接近完人的品德有何瑕疵,晚年对小妾的宠爱算是其一。但就是这可爱的好色,才让王旦像个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尊不苟言笑的雕像。从前太宗朝的宰相沈伦去世后,家道中落,不得已变卖家产维持生计。卖出来的都是奢华的用品,王旦这种一身衣服穿多年,连块玉佩都舍不得带的人,自然没兴趣,买不起,更无处用。但宋真宗让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王旦一些,这是皇恩,王旦只能勉强接受。但几个小妾来了之后,王旦居然开始跟儿子打听,哪里还能买到像沈家那样的东西呢?

网络配图

原来他今天给这个小妾置办个梳妆台,明天给那个小妾加个屏风,原来觉得用不上的东西不仅都用上了,而且觉得远远不够。这也印证了了那句话,女人是男人的学校。一个沉浸在柔情蜜意中的男人,总希望给爱人献上珍宝。不多久,一个寒酸的家里,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只是这种柔情蜜意来得太晚了。一年后,王旦就病逝了。有人说,是因为女色掏空了身体,加速了死亡。有人说他,晚节不保,要不可以是个圣人。但不论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宰相王旦表现得如同凡夫俗子一样的生活情趣,是他清如水的人生的最后的调味剂,既突兀又有趣。但也正因为这种调味剂,王旦的圣人完人的美誉,稍有欠缺。但对于他的过于严苛人生的来说,何尝不是幸运呢。

标签: 王旦

更多文章

  • 嘉靖皇帝夺位记:为了继皇位一路坐“囚车”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靖

    导读: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二月,从湖广往京师而去的驿道上,尘烟滚滚,只见一辆载有“钦犯”的囚车,由兵士押送,日夜兼程,向京城飞驰而去,那个“钦犯”的刑枷上贴着“安陆州正堂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日封”字样的封条。看模样,“钦犯”是年约十四五岁的官宦人家子弟,脸色微有焦虑,但遮掩不住一种兴奋喜悦的

  • 忠臣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国历尽千辛万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范蠡

    范蠡,春秋末期楚国人。虽出身贫寒却学识渊博,在权贵横行的楚国有志难舒,遂投身越国,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成就一番大业。然而,范蠡在权势的巅峰急流勇退,潜心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在民间赢得了陶朱公的美名,堪称工匠百业的始祖。勾践灭吴后,范蠡携家眷门生避越而入齐,开始钻研经商之道。他敏锐地领悟到商品的需求

  • 隋文帝最大的失败:千古一帝儿子教育却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文帝

    年号是封建王朝特有的记录时间的形式,用来表示纪年。秦始皇建朝并没有年号,汉朝初期也没有,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被创造出来。汉武帝第一个使用年号的,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制度。隋朝第一个皇帝隋文帝也同样沿袭这个制度。隋文帝年号建国时为开皇,时间从公元581年经过9年。这个年号是为了区别之前的北周黄帝使用的

  • 吴王阖闾为爱女竟坑杀数万看热闹百姓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王阖闾

    中国人都喜欢看热闹,那里人多就去那里,无论红白喜事,都会聚集大量的人看热闹。但是,看热闹在吴国那是很危险的,在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时代,其因为爱女去世,在出殡那天,竟然将看热闹的数万百姓赶入女儿坟墓,为女儿陪葬。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何一代霸主却要如此凶残?网络配图“一代霸主,有个贴心小棉袄”吴王阖闾

  • 历史上最短命的丞相:甘罗12岁拜相死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甘罗12岁拜相

    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人,史书只记载到12岁为止。甘罗的祖父甘茂是秦国的名将,后来因为权力之争被人诋毁而背叛秦国,投奔了齐国并且位列上卿,最后死在了魏国。因为祖父的叛逃,使得甘罗家族在秦国失去了原有的高位,甘罗虽然从小聪颖,也只能去投靠当时秦国最有权势的丞相吕不韦,在他的门下担任家臣。在他12岁的时候

  • 他大战马超身上五处受伤 最终竟击败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阜

    他是曹魏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有勇有谋,曾大战马超,身上五处受伤,最后击败了马超。他曾怒斥曹操宗族大将曹洪,他是谁呢?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汉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

  • 解密秦始皇嬴政把亲妈赵姬流放软禁在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

    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专家学者是如何想当然添油加醋来误导读者的。王立群先生在《秦始皇?上》第96、97页多次写道:秦王嬴政“把太后迁到雍地监视居住。”“太后迁到雍地软禁起来。”“王太后赵姬被刚刚举行加冕礼的儿子嬴政流放”,“赵姬以王太后之尊沦落到被儿子软禁,实在令人惋惜。”网络配图按照王先生的说法,

  • 豪格既是长子且素有军功 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豪格

    当年皇太极去世,下一任继承人悬而未决。而作为皇长子的豪格就成为了众人拥护的对象。豪格不仅是皇太极长子,而且素有军功,按“立长”的规矩,由豪格继承大统,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在实力上,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豪格自己也野心勃勃,认

  • 一代开国君主李渊竟是靠妓女上位成就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开国君主李渊

    隋朝末期,天下局势一片混乱。国内,许多将领都拥兵自重,起兵反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而隋朝境外,突厥突然崛起,始毕可汗继位后,突厥的实力达到了巅峰,周边的许多国家都纷纷向突厥称臣,就连隋朝境内的刘武周,王世充等人也纷纷向突厥示好,俯首称臣,希望能够得到突厥的支持,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刘武周

  • 揭秘:曾诛杀五位丞相的汉武帝唯一信重哪一位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

    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杀的第一个丞相,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随着皇帝春秋渐高,性情也越来越乖戾和残暴,位居群臣之首的丞相和其他庙堂大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