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武将”朱棣?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武将”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4/1/19 8:21:13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炆)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炆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炆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朱元璋欣赏四子朱棣的“武”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网络配图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1360年4月17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徐达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33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炆。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网络配图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

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

而朝鲜的一条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谎言。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等人在北平拜谒燕王,回国后写了一本《奉使录》。里面说,他到北京燕府去见燕王,可是很不凑巧,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妈妈的忌日,燕王不见客人。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网络配图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炆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万不得已……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揭秘湖阳公主被何人所伤最后决定皈依道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湖阳公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公主,有的以才德出名,如文成公主、太平公主;有的以无道出名,如馆陶公主、湖阳公主。在上述提到的公主里,可能最不具有知名度的便是湖阳公主,有人甚至会疑惑到湖阳公主是谁,她是哪个朝代的公主?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可以得知湖阳公主是谁。通过认识湖阳公主是谁,继而去追溯她的一生经历。湖阳

  • 光绪皇帝死亡之谜:被慈禧太后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是清朝末年皇帝,原为亲王之子。可是因为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代。因此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入了皇宫,继承了大清的皇位。光绪皇帝这 一生,从他入宫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的登基,完全是基于慈禧太后不愿放弃手中权利的原因。之所以选择他就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不受影响,否则慈禧绝不

  • 史上唯一被裸刑的皇后:还遭受众人凌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毛皇后

    在中国古代,皇后那是女人中最尊贵的了,那是皇家的体面和尊严。应该是享尽荣华富贵,衣食无忧。但下面这位皇后,要亲自上阵杀敌,而且被俘虏后,在军营还受尽百般凌辱,最后受裸刑而死,十分凄惨!“将门虎女”这位皇后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符登的皇后毛皇后。这位符登就是大名鼎鼎的淝水之战失败的符坚的孙子!而这

  • 李煜:中国文学成就最高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煜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亡国之君,说到此人不由得让人悲从中来。他就是李煜,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帝王。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有很多,有的因为荒淫无道,穷奢极欲致使江山支离破碎,有的因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激得民变四起,他们大多落得凄凉的下场,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有这么一位皇帝,虽然身为亡

  • 后周世宗柴荣:中国历史上最可惜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

    从秦始皇到清朝末年,中国出过上百位皇帝,但其中有一位皇帝是最可惜的了,他就是后周世宗柴荣。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商议取幽州

  • 北魏传奇人物:柱国大将军尔朱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尔朱荣

    公元515年,北魏帝国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年仅4岁的元诩被拥立为皇帝,即孝明帝,生母胡太后临朝称制。帝国的车轮至此已经辗过了一百三十个春秋,胡太后的称制似乎意味着一种变动。此时的北魏帝国,已经十分衰朽,官吏贪奢成风,吏治败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 暴动,六镇的风暴也正在酝酿中,北魏帝国的天空一片

  •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老担心会被太监们谋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

    宣统小皇帝溥仪退位后,还住在紫禁城里,还养了几千宫女和太监。虽说天下已不是他爱新觉罗家的了,但在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里溥仪还是皇帝,还是说一不二的主子。网络配图然而天天待在紫禁城里溥仪也够憋屈的,长久下去变得疑神疑鬼,特别是对太监更是看作洪水猛兽,总觉得有太监要谋害他。这还得从紫禁城里的一场火灾说起。

  • 文宣宗高洋:怀揣着爱妃的头颅去赴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洋

    文宣宗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他一生传奇,他曾提着爱妃的头颅赴宴并当场剖解尸体,这是为何呢?清河王高岳的宴会上,两个陪酒女郎很是惹眼。只见她们衣着暴露,笑脸旖旎,两双狐媚眼更是勾魂摄魄,惹得众多参加宴会的男人垂涎三尺,纷纷打听哪里来的两个尤物。知情者说,她二人姓薛,是姐妹,本地新崛起的倡界明星,要貌有

  • 揭秘:朱元璋"偷窥癖"导致众叛亲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中国历史遍及对隐私的曝晒。而最盛之时,乃是众所周知的两个“告密的黄金时代”,那就是武则天的大周与朱元璋的大明洪武时代。洪武时代,朱元璋用“报告隐私法”,毁掉了成批的开国良才,在他的触及灵魂的“隐私揭露战”中,最老实的人才也未能幸免于难。譬如唯唯诺诺的宋濂,尽管中规中矩,但还是成为朱元璋“隐私揭露战”

  • 大清第一贪官和珅被抄家时钱放在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清第一贪官和珅

    在古代是没有保险箱的,那么钱财会往哪里放呢?在古代是没有保险箱的,那么他们的钱财会往哪里放呢?下面就先举个例子,天下第一贪官和珅,被抄家时他的钱财放置的地方。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巨贪,堪称贪污界魁首,他所居住的恭王府是一座藏宝处,嘉庆帝派人进驻连续工作了六天六夜,才把和珅积存多年的财富收拾利索。和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