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杨贵妃真的有狐臭吗

历史上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杨贵妃真的有狐臭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3/12/28 16:08:35

历史上的杨贵妃,并不如我们今天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温婉大方,在后宫被其他妃子欺凌,甚至不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端庄大义的女子。

历史上的杨贵妃,如我们所知的,有“羞花”的容貌,有倾国倾城之资,有惊为天人的气质,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是唐朝出色的音乐家,舞蹈家。也正是因为杨玉环精通音律,才能和唐玄宗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话题,而杨玉环更是以一曲霓裳羽衣曲惊艳四座,成为大唐第一美人。

关于杨玉环,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她的两次感情,第一次是和寿李瑁,杨玉环曾是寿王妃;第二段则是和她的公公唐玄宗李隆基。我们好奇的是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究竟是不是真的?传说二人共浴华清池时,李隆基和杨玉环共吟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李隆基更是对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更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证,可见二人感情有可能是真的。

而大家更好奇的,可能就是有关杨玉环的生死之谜。史料上记载,安史之乱后,杨玉环为了保全李隆基一代明皇的形象,选择在马嵬坡自缢而死,可是后人知道,马嵬坡的贵妃墓只是个衣冠冢;也有人猜测,杨玉环被李隆基送去了东瀛,可是东瀛的两座贵妃墓中,只有两座佛像。所以直到现在,杨贵妃的死都是个谜。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关于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这个问题,真实的想必没有人知道,只是从传说和史书上的只字片语上了解,杨贵妃是个体态丰腴的胖美人。自杨贵妃得唐玄宗宠爱以来,这天底下的女人们变都以胖为美,没办法,人家皇帝喜欢呗。自古以来都是皇帝喜欢什么天下变流行什么的不是么?

有个成语是环肥燕瘦,说的是杨贵妃的胖,赵飞燕的瘦,于是汉朝以瘦为美,唐朝就以胖为美了。

根据这些史书的描写,其中不难推断出杨玉环胖则胖已,但应该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斤,要不然人家唐玄宗又怎么能抱得起来这么个胖美人还不把人家皇帝压坏了?史书上记载唐玄宗看上杨玉环的时候都已经快六十了,皇帝即使保养的再好也不可能抱得起一个体重和自己差不多的女人吧?如果唐玄宗当时是个大肚子的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看过现在很多体态丰满的女生,她们长的漂亮,皮肤又好。人家身材胖是胖,但是很匀称所以大家一样喜欢看。顶多一百二十多就差不多了,再胖一点儿或许就看不清五官了,在这里不是歧视胖子,网上说许多胖子都是潜力股,咱也不能看不起是不是?你看人家杨贵妃,人家胖是胖,可是人家美,基因好,照样不是得到皇帝喜爱?

或许杨贵妃就差不多是60多公斤的样子,人美,唐玄宗确实喜欢丰腴的美人,自然对她的宠爱就不在话下了。

杨贵妃 狐臭

杨玉环虽然说是个美人,可是却有人说她其实是有个缺点的,那就是狐臭。她因身上的缺陷,害怕被唐玄宗发现后不喜,于是央求他将华清池赐给她一个人,以供她每日可以将身上的味道及时去除。

温泉确实有很多疗效,不过能不能治疗狐臭这却不是很清楚。但杨贵妃甚是喜欢沐浴,又有人说她特别喜欢鲜花和香料,用以放在自己身上去除异味,再到唐玄宗来的时候,她本是容貌若仙,体态丰腴。唐玄宗抱着她,闻着这些味道便更喜欢了。

不过也有可能是唐玄宗有鼻炎,花香掩盖了体味,他也就更闻不到了。

这些猜测现代人也说不准,也许是真的,也许是那些嫉妒她的美貌和能得到唐玄宗如此宠爱的人私底下乱说的。但是这也说明了,再美貌的人也会有缺陷,这世上总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人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杨贵妃的缺陷就是这个,但人家就是得皇帝宠爱呀,即使有狐臭又怎么了?人家是皇帝,喜欢的就是她这样美人!

她是美人,要不唐玄宗怎么敢背天下骂名跟自己儿子抢媳妇?不是爱之深,又怎么会嫌弃她身上味道?

不过在夏天的公共场所闻到这些味道,想必大家还是会嫌弃的像跑开吧?

现代人只是听得的那些传说,说说这些,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也有人猜测那狐臭其实是她的体香,人又美,所以唐玄宗对她十分喜爱。

杨贵妃玉像

杨玉环(719-756),她在天宝四年约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册为贵妃,她从小变天资聪慧,花容月貌,在音乐与舞蹈上有着较高的造诣。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之前还是唐玄宗寿王李瑁的王妃。是自己的儿子又怎么样?他是皇帝,谁敢说什么?看上的女人,哪怕是自己儿子的媳妇也要抢过来。

于是便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说法,从此这世间只恨自己没有生得像杨玉环这样的让家族荣耀的女子。

可是这样一个传奇贵妃的一生,让人羡慕不已的千古美人的生命却终结于战乱。

公元756年,历史上爆发有名的安史之乱,此次祸乱不仅彻底将长达两百多年的盛世唐朝覆灭,还让杨贵妃这样的千古美人香消玉殒。

战乱爆发之后唐玄宗带着贵妃逃离,但她却被杀于马嵬坡上,后来有人去挖开埋葬她的墓时却并没有发现她的遗骸。于是种种猜疑扑面而来,说是有人代替她死了,或是唐玄宗掩护她乘船逃离大唐去了日本。

现代的日本的确有人指出有杨贵妃的坟墓,也有她的雕像,在一个村庄里还有着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她在死的时候有侍女代替她死了,杨贵妃在随从的帮助下漂洋过海到达了一个小渔村从此就在日本定居了。

历史上对于杨贵妃的传奇描述也挺多,还是很多人还是认为她其实没有死,不然怎么日本的那些种种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标签: 杨贵妃狐臭

更多文章

  • 南梁皇后王源之:中国第一个整容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源之,整容

    如今韩国的整容技术在世界闻名,中国也越来越多人为了容貌选择整容,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一任皇后是因整容后容貌变美才有机会当上皇后的。王源之,就是一个因为整容后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后又荣升为第二任皇后。可以说,她的一生在中国后妃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娇美动人的皇后是中

  • 永璂本是乾隆嫡子 为何不能继承大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永璂

    乾隆共有17个儿子,相比于他父亲雍正的儿子数量也不算少了,但是,乾隆夭折的儿子多,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所以总体看起来也是损伤较大。儿子总体数量不多,乾隆长大成人的嫡子更是只有乌拉那拉氏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元后富察氏曾经生下两个儿子,永琏和永琮,乾隆更是先后将他们都内定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宋太祖竟然怕史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说与当时的君主柴荣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随着柴荣征战疆场,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对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与青睐,可以说柴荣在的时候让赵匡胤身居要职,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做了皇

  • 清朝这九位皇帝之最 第四位最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顺治,嘉庆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下面咱们介绍清朝十个帝皇之最!最痴情的皇帝——顺治顺治帝是否出家还是个谜,但他宠爱贵妃董鄂

  • 揭秘杨贵妃的结局真相:究竟死了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原名杨玉,据说她幼时父母称之为玉奴,成年后称之为玉娘,直至封为贵妃,才叫玉环,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卒于公元756年,号太真。杨玉环出生在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杨玄琰,曾是蜀州司户。杨贵妃像关于她的出生地,史上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既然她的父亲曾是蜀州司户,那么杨玉环的家乡应该就在

  • 无名狱卒 只因替一人收尸名满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隗顺,袁崇焕,

    这两个小人物都牵联着两个大人物,这两个大人物从某种程度上都有着相似性,他们都是中原抵御外族的最后希望,都没有死于沙场,而被皇帝弄死。网络配图第一个是岳飞高宗年间,岳飞被冤杀于风波亭。英雄含冤而死,奸雄甚嚣尘上。岳飞的尸首卧在临安的监狱里,畏于秦桧的淫威,亲人流放千里,门生故吏不敢叩门。岳飞的遗体只能

  • 中国历史上最早交际花公关小姐是谁?有何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最早交际花,刘陵

    有句古话叫英雄难过美人关,生动地说明了美人计的实用性。女性在外交上有天生的优势。不管是刺探情报、收集信息,还是打通关节,美女总是更容易一些。 当然这样的女间谍不是只在现代才出现的,自古就有利用美人儿来做交际活动的例子。今天说一位西汉时期的交际花、公关小姐-刘陵。刘陵长得还非常漂亮,口才也很好,反应灵

  • 从女奴到皇后:汉武帝背后重要的女人卫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卫子夫

    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去,卫子夫仍不失为一个身世传奇、儿孙满堂、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的幸福女人。可惜她仍然不识趣地、顽强地活了下去。对她来说,那多活的几年只能是多寿多辱。先是感情上被遗弃,再是地位上受威胁,卫子夫胆战心惊、风雨飘摇地活着。她家族里那些地位尊崇、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在盛年死去?

  • 清朝皇帝雍正登基的悲哀与乾隆继位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登基,乾隆继位

    同样是排行老四,雍正与乾隆这对父子各自的承继手续,却在人们心中,得到的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幸运的乾隆,在乃父登基后,备受重用,不少学人认为他是康熙理想的异代继承者,父凭子贵,造出胤禛掉包陈家幼儿取宠的小说情节。雍正称帝前,不得父皇过多的宠爱与封赏,康熙对故太子三立三废,众阿哥争斗不休,最后留下了一桩关

  • 乾隆皇帝缘何豪掷亿元接待英国通商使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皇帝

    据估算,英国使团一行,清政府花费了51.9万两白银,即17.3万磅白银,折成今天的币值,约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帝赏赐的礼品18世纪末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于是英国派出使团出访中国。1792 年(乾隆 57 年),英国以补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名义派出以马戛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