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格格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有15天。古人又将这15天分成三段,每5天一候,用来进一步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吴汉杰国画作品 《秋韵》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为过冬储备能量;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阳气也逐渐收藏起来;“禾乃登”的“禾”指的是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迎来丰收,五谷丰登的意思。
吴汉杰国画作品 《荷塘余雨声脆》
处暑前后,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此外,处暑节气多食粥、银耳、秋梨等润燥食物,帮助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宜早睡早起,早晚锻炼,加强正气。
处暑之后,日光渐短,秋意渐浓。秋天的闲适,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吴汉杰国画作品 《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