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到和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我党面临着不同的经历与挑战,而在党的号召之下也聚集了许许多多优秀干部,他们始终怀揣崇高理想,是战争年代的无畏战士,也是和平时期的开拓先驱。
现如今我们的共和国已经成为现代化强国,它之所以劈波斩浪数十年,能够在国际浪潮中始终平稳前行,是这些先驱们用毕生精力去探索与奉献换来的。在浙江的建设史上,曾出现过一位这样兢兢业业的好领导,他叫葛洪升,宁波的建设与发展,与他数十年的竭忠尽智是分不开的。
葛洪升1931年生人,他的故乡在今山东临沂。上世纪30年的中国狼烟未熄,中华广大地区都归国军管辖。那时候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反动派又非常黑暗,山东省的百姓一直在生存线上挣扎。
葛洪升的家境不好,可他的父母却十分开明。为了让葛洪升有书念,一家人即使忍饥挨饿,也要挤出钱来为孩子攒学费。在小镇的学堂里,家里十分穷的葛洪升反而成绩最好,连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葛洪升尚且年幼。亲眼见到仇寇劫掠乡里,杀害乡民的他对侵略者怀有无比强烈的恨意。那时候葛洪升最希望见到的,就是在山东打鬼子的八路军战士。
山东省大多地区都沦陷了,只有神出鬼没的八路军一直坚持不懈地在与敌作战,小小的葛洪升心里早已经将游击战士们看作了这世上最厉害的人,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参加共产主义事业,成为了不起的革命斗士。
再后来,日军战败,内战开始,这时候葛洪升已经十几岁了。因为学生时代成绩优秀,他被安排在莒南县政府负责管理钱粮。葛洪升很年轻,却一点也不心浮气躁,他做起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组织上见他这样沉稳,就批准他入了党,不久后又让他在县政府给领导做秘书。
随着解放战争凯歌高奏,一座座城市面临解放,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建设人才缺口。葛洪升是贫困出身,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组织对他十分信任,便把他分派到了浙江台州参加解放后的建设管理工作。从此之后,葛洪升背井离乡来到了浙江省。
建国以后,葛洪升担任过台州的土改队长,处理过许许多多的农民问题,又在台州地委、浙江省委的下属部门相继担任过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等职位。
1977年时,葛洪升已经在浙江省委做了局长,负责管理电力工业和经济建设工作。1983年,葛洪升又被调到了宁波出任市委书记,这时改革浪潮将兴,与其他地市的领导干部们一样,葛洪升被推到了时代潮头,他开始着手宁波市的全盘建设。
在葛洪升的大力倡导下,宁波跻身为“计划单列市”,宁波大学、开发区、飞机场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在他的带领下相继竣工,短短几年之间,宁波市面貌发生极大改变,自身也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本,从此以后,宁波的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80年代后期,葛洪升又离开宁波,出任了浙江的省委副书记,1990年任浙江省长。此时的他对于改革开放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他在全省抓经济,抓生产建设,重视人才培育和招商引资,为浙江经济注入了很大活力,致使一直到如今,浙江省在商贸、科技等领域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葛老一生活了90岁,大半生的时间都生活在浙江,为了国家的建设发展,他一直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少能够抽出时间回到老家山东好好去看一看,他是浙江省的好领导,同时也是山东百姓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