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支遁:和尚不务正业,好钻研老庄、养马放鹤,却屡登魏晋时尚杂志

支遁:和尚不务正业,好钻研老庄、养马放鹤,却屡登魏晋时尚杂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273 更新时间:2023/12/28 18:44:24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支公即清谈大师支遁,陈留(今河南陈留)人,生活在东晋中期的他,是在《世说新语》中出场最多的僧人。

支遁容貌奇异。

谢安称其:“双眼黯黯明黑。”

孙绰称其:“棱棱露其爽。”

一次,王濛在病中,亲疏不通,支遁来,守门人告知:“一异人在门,不敢不。”王笑道:“此必林公(支道林)。”

1、性喜老庄

支遁虽许身佛门,但性喜老庄。

在支遁之前,魏晋名士解析庄子的《逍遥游》,义理皆不能超越向秀和郭象。

及至支遁,以佛理解释庄学,并于余杭白马寺当众精讲《逍遥游》,引起轰动,成为玄学与佛学合流后清谈场上的沙门代表。

王濛曾如此感慨:“支遁法师探寻玄理的功夫不亚于我们的天才王弼。”

当然,支遁的佛理本业也没放下,他写有著名的《即色游玄论》,认为“色即是空”,后成为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他的一些诗句已见谢灵运山水诗的端倪。

2、清谈名士

此外,大师还爱养马放鹤,畅游山水。

也就是说,支遁一人兼有众多身份:高僧、清谈名士、诗人、旅行家、皇家玄学顾问、宠物爱好者。

支遁是在二十五岁时放弃世俗生活的。

他早年栖于余杭山,后迁剡县讲经。其间往返于剡县与京城建康间,与当时的名士会稽王司马昱、谢安、王珣、孙绰、许询、王濛、刘惔、殷浩郗超、王羲之等人交游,在很多著名的清谈聚会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清谈时,支遁的唇齿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人生到宇宙,高议非常,往往令清谈高手们措手不及,束手就擒。

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支遁从建康返回剡县,路过会稽时与内史王羲之相遇: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清谈中,支遁那如繁花灿烂般明丽的语言与哲思征服了王羲之,乃请其入驻灵嘉寺。

支遁后返剡县隐居,并逝于山林。

他一生潇洒,尴尬时候只有两次:

早些时候,支遁欲在剡县买山隐居,受到僧人法深的讽刺;另一次,王徽之与谢万共评支遁的相貌,王说:“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须发何关于神明?”支遁说:“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

3、爱养马与鹤

大师爱养马与鹤。

关于养马,有人议论:一个和尚家的,天天玩马……

支遁答:“我爱的仅仅是马那神骏的气韵,你等俗人哪知其中奥妙!”

相对于养马,支遁更爱养鹤。

竹与鹤是东晋名士们标榜情怀的符号,支遁大大小小的鹤养了一群,天天徜徉其间。当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比如有的仙鹤养着养着就飞走了,这实在让支遁郁闷。后来,为了防止它们飞走,支遁的弟子为他出了个主意:何不把它们的翅膀管剪短了?

支遁一听,觉得是个不错的办法,依计而行,那些仙鹤果然老实了不少。

一次,有朋友从建康慕名拜访,带来一对小鹤作为礼物,支遁特别高兴。后来,这对小鹤渐渐长大了,翅膀管硬了,也有想飞的苗头,支遁照样将它们给剪短了:这回你们俩飞不了了吧?!两只小鹤回头看看翅膀,郁闷而忧伤地低下头。

望着被剪秃了的仙鹤,支遁突然难受起来:鹤本云中物,飞冲云霄是天性,怎能够将其束缚而做玩物?!

自此,大师再也不干剪鹤的翅膀管的事儿了。

等那两只仙鹤的羽翼丰满后,支遁登上高山将其放飞。

按宗白华先生的说法:“晋人酷爱自己精神的自由,才能推己及物,有这意义伟大的动作(支遁放鹤)。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有了放鹤这意义非凡的动作,支遁清谈更见哲思,佛理的加入也恰到好处。

佛教于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直至三国乃至西晋,其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但到了东晋后,突然大行其道,名僧辈出,寺院林立。佛教之兴,与其教义切合动乱时代人们的内心特点有密切关系,此外还沾了清谈风气的光。

4、佛门宣传名片

东晋时,玄学在义理上已难有新开拓,名士为了使清谈更有滋味,只得借助于佛理,而后者反过来又借助名士的地位,推进其传播。可以这样说,玄学和佛学的互相利用,是佛教在东晋大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殷浩,在当时被认为是清谈之宗,北伐失败废居东阳,在郁闷中开始接触佛经;名士孙绰也很信奉佛教,并专门为其写论;再比如何充,以宰相之位到瓦官寺,非常虔诚,遂有阮裕之语:“你的志向比宇宙还大,超越古今!”

何问:“您怎么今天忽然推崇起我来了?”

阮答:“我只图做个食邑数千户郡守,而你却想成佛!”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则认为:成不成佛放一边,常读佛经,陶冶性情的功效还是有的。这是当时的皇帝的看法。

南北方佛教交流频繁,总有僧人南下授道,此日又有僧人入建康瓦官寺与支遁共论《小品》。

《小品》是佛教“般若学”的一种,其义讲的是:一切皆因“缘”起,但其本性是“空”的。另一位名僧法深和名士孙绰也在座。辩论中,北来僧人屡设疑难,被支遁一一化解。作为当时一流的清谈家和佛学理论家,支遁对《小品》深有研究;殷浩晚年研习佛经,对《小品》有了心得,欲与支遁辩论,竟未实现。

现在,支遁与北来僧人共讲《小品》,辩答有致,言辞清丽,风度绝佳,没一会儿对方就招架不住了。

见此情景,孙绰跟身边的法深说:“大师,您是逆风家,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法深听后笑而不答。

在这里,介绍一下法深。

5、佛门高士——法深

作为东晋高僧,法深也被称为道潜和尚。永嘉之乱前,法深曾游历长安,登坛讲经,对佛教经典的讲解深入浅出,听众云集。永嘉丧乱,法深独自南下,一为避难,一为弘扬佛法,受到皇帝、宰相的欢迎和礼遇。

晋成帝时,庾亮的弟弟庾冰一度执政,对僧人不拜皇帝、以异服随意出入宫廷等种种做法看不惯,提出对僧人进行限制与打击,但遭到信奉佛教的大臣何充的反对。在这种争论的背景下,法深离开建康,前往剡县山林隐居。

法深与会稽王司马昱关系颇好。一日,大臣卞壸去司马昱府上,遇到了法深,有下面的发问:“僧人自当超脱尘世,怎么还交游官宦人家?”

法深答:“在你眼里,这里是贵族朱门;但在我眼里,却与贫寒人家没什么不同。”这就是所谓“君自见朱门,贫道如游蓬户”。

支遁喜与名士交流,出镜率比较高,但在资格和造诣上,法深都不在其下,只是相对来说比较低调。当时,有后起者对法深指指点点,惹得法深不快:“黄口小儿,还是别对久经沙场的老人进行点评了!知道吗?我曾跟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因佛理渊博,并不含糊支遁,不会望其风而倒,所以法深被孙绰称为“逆风家”。

6、大师风流

现在,法深笑而不答,于是支遁向其发难:“白旃檀确实很香,但哪有逆风的本事呢?”

白旃檀是一种香树,产于印度。佛经道:世间树香有三种,采自根部称“根香”;采自枝部称“枝香”;采自蕾部称“华(花)香”,此三香只能随风扩散,不能逆风。而波利质多天树却可逆风飘香。法深自明其意,但面对支遁的挑战,仍不予理睬,神情更为高迈。

支遁便越发急了。

按理说,关于白旃檀的比喻算个利器,但法深未发一言,以沉默为盾,于无声中占得上风;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沉默使得法深真的成了波利质多天树,即使逆风也可飘香。姜还是老的辣,法深到底高支遁一筹。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366年,大师故去。八年后,旧友王珣路过支遁墓,伤感不已,他是怀念一个时代的远去吗?站在墓碑前,王珣心怀黯然:“遗迹未灭而其人已远!”后来,艺术家戴逵又过其墓,所言更令后人唏嘘:“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繁……”

即使大师如支遁,也难逃时光的利箭,高逸的身躯终被岁月的枝叶掩盖。但是还好,其人虽远而德音未远。还有那云中的白鹤,其龄若有百年长,是否也于远天上听到大师那智慧的声音了呢?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 支遁王羲之谢安名士僧人和尚

更多文章

  • 皇甫谧故里的文学之旅——“由文学‘灵台现象’看平凉小说品牌”研讨会侧记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文学,小说,皇甫谧,灵台县,平凉市

    皇甫谧故里的文学之旅——“由文学‘灵台现象’看平凉小说品牌”研讨会侧记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小龙三月的灵台大地,路边柳丝发新芽,山上桃花始盛开。3月19日,平凉市文联、灵台县委宣传部、灵台县文联主办,平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平凉市作家协会、百里镇人民政府、灵台县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由文学‘灵台现象

  • 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搬迁及新院区业务启动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新院区,中医院,灵台县,住院部,门诊部,皇甫谧

    致全县人民及社会各界朋友们: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是我县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健局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下,新院区建设已全面竣工,经主管部门同意,已实现整体搬迁并正式投入使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新院正式运营时间

  • 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让皇甫谧针灸康养技术走出灵台,惠及更多群众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皇甫谧,灵台县,中医针灸,一个中医世家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有效解决干部思想僵化、本领恐慌和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灵台县卫生健康局坚持把抓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有力抓手,依托东西部协作交流培训项目,采取送出去“取经”的方式,加强与天津津南区的人才协作交流。3月8日,该县卫生健康局选派

  • 灵台:“弘扬皇甫谧针灸文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活动准备工作就绪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针灸,皇甫谧,灵台县,大健康产业

    “弘扬皇甫谧针灸文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活动于5月22日至24日在灵台县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保护传承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5月22日,记者在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开幕式筹备现场看到,主席台、观众席桌椅、彩旗等设施已经摆放到位,工作人员正

  • 一夜飞雪,万树琼花——皇甫谧文化园雪景美轮美奂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雪景,琼花,皇甫谧,灵台县,文化园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审:马文军审核:杨彦东 刘 娜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 “弘扬皇甫谧针灸文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直播预告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直播,针灸,皇甫谧,灵台县,大健康产业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刘 杨编审:马文军审核:杨彦东 刘 娜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 微视频 | 参加“弘扬皇甫谧针灸文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的领导、专家、学者陆续报到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皇甫谧,灵台县,针灸文化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刘 杨编审:马文军审核:杨彦东 刘 娜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 “弘扬皇甫谧针灸文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日程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针灸,皇甫谧,灵台县,大健康产业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刘 杨编审:马文军审核:杨彦东 刘 娜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 省市针灸学会专家开展皇甫谧针灸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义诊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中医,皇甫谧,针灸术,针灸学会,义诊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23日,省市针灸学会专家在县皇甫谧文化园开展了皇甫谧针灸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就诊群众络绎不绝,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序排队等候。义诊专家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查看病历、仔细听诊,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详细解答,综合患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为就诊群众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指导意

  • 【视频新闻】县皇甫谧纪念馆荣获“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灵台融媒标签:中医,针灸,甘肃省,灵台县,皇甫谧纪念馆,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我县皇甫谧纪念馆榜上有名,成为我县首个省级科普基地。县皇甫谧纪念馆建成于2011年,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由《皇甫谧生平史迹陈列馆》《针灸文化陈列馆》《中医药陈列馆》三个单元组成。先后获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拜祖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