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对中央集权有了进一步想法,但由于不好更改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只好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做出改革,也就是所谓的“推恩令”。
这项政策带个“恩”字,在规定上又指明诸侯所管辖的区域,从只能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看似对刘氏宗亲子嗣非常友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按照当时情况,分封出去的诸侯并不少,每个诸侯国的地盘不比县城小,汉武帝见此明白长此以往是不行的,于是用这个政策将诸侯国的地盘分薄,以此削弱诸侯的势力。
而刘秀就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他作为刘邦的九世孙,虽然体内流着皇室血脉,但早已家道中落成了穷小子,除了身份有点说头外,在家境上并不比平民强多少。
不过刘秀人穷志不穷,早年读书时他就放出豪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这诗句原本并不出名,说的是当官就得当执金吾,这是西汉时期专门保卫京城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禁卫军统领,也算是位高权重,后一句则是,娶妻就得娶阴丽华这样的贤妻。
按当时的情况刘秀一穷二白,实话实说前途渺茫,但他以此话明志,并显示出了一往无前的气魄。虽然在封建制度下,女子的地位很低,但就算心仪某个女子,也得按规矩一步步来,不然就会被人看做下流无耻,而刘秀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撩妹”则是僭越了。
刘秀这个举动看似是因为爱情,但实际目的就不好说了,估计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纯粹,更大可能是出于政治需求,刘秀以此来讨好阴家。根据史料,阴氏家族是名相管仲之后,虽然在西汉时期没出过高官显宦,但依旧是豪门大户。
也许正是阴家缺少政治势力,却不缺钱粮,又有一定的名望和人脉,正好符合刘秀的要求,到底是否如此如今已是不可考究,但日后的阴家确实成了刘秀的后盾。
也不知这是否是一脉相承的,后来的刘备凭借一副厚脸皮,就得到了不少政治利益。回到正题,当时西汉已经灭亡,王莽已经篡汉为帝,建立了新朝。
在这个大好时机,刘秀无论是想恢复汉室江山,还是重新开邦立国,阴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外援,所以刘秀非娶阴丽华不可,爱情只占据很小一部分。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刘秀的生命中,更多的是胸怀天下,所以娶了阴丽华后,没几年又了郭圣通。
郭家属于河北派,虽比不上阴家富贵,但政治势力更强,尤其是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谋反伏诛后,为了安抚河北派势力,刘秀称帝后,不得已之下将郭圣通册立为皇后。
不过这种政治联姻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刘秀在地位稳固以及国家安定后,逐渐削弱了郭家的势力,到了建武十七年,更是以皇后行事有“吕霍之风”为由,废除了郭圣通的后位。
刘秀在铲除了郭家的势力后,便把阴丽华封为皇位,表面上看来刘秀是个痴情种子,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初的承诺,但实际上也有利益考量的。
因为阴家在朝中没多少势力,身世清白,刘秀不用担心外戚擅权。基于此,也许刘秀与阴丽华之间也有爱情,但在刘秀心中,阴丽华万万不能与皇位相比。
当然,刘秀肯定很爱阴丽华,因为刘秀的后宫,并没有所谓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生只有三个女人,这在历代开国皇帝中,也是十分罕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