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子
在古代社会,历史是男性主导的,能在史书里留下足迹的女性寥寥无几。在男权盛行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存在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更多的女性只能成为历史的基石,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便是那些在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杰出女性,也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汉公主刘介友与新疆疆域的关系。
新疆
新疆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新疆在我国古代的实际地位尤为重要。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西文明发展和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途经古代西域诸国,最后将中原的丝绸物品卖到东罗马及更远的地方,同时把欧洲的物品卖到中原王朝。
汉武帝寻找解决匈奴问题的方法
我们都在史书上了解到,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挖窟窿,让西汉王朝认识了西域诸国,这就为西域开辟了先决条件。地区被并入中原王朝版图。
汉武帝时期,北方游牧部落匈奴势力最强大,经常骚扰掠夺北方边疆。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他们居无定所,物资匮乏时就会到农耕文明中掠夺。他们的民族特点使得他们的骑兵机动灵活,打完就可以走。这给西汉的边防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成了汉武帝一生都在追寻的答案。
汉武帝意识到,要想彻底解决匈奴的后患,就应该主动消灭他们的生机。汉武帝得知西域大越氏与匈奴的世仇,决定派使团寻找大越氏,劝说他们与西汉联手攻打匈奴。张骞就是这群人的代表。历经千辛万苦,张骞终于到了西域,见识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也找到了大月氏国。大月氏国在新的领地里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们不想再开战了,也不忍再回去攻打匈奴了。
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汉武帝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收复了河套地区,让匈奴逃到了漠北。但这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尧明元鼎六年,匈奴入婺源,杀太守;酒泉杀了船长;天汉二年,汉将李广利在天山与匈奴右贤王交战。汉将李陵被围困投降匈奴...
巨额的军费投入,不仅掏空了国库,让百姓背上了巨大的负担,也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采纳张骞的建议,断绝与匈奴诸侯国乌孙的联盟,共同对付匈奴。最好的结盟方式,莫过于通婚。元丰三年(前108年),宗室刘简之女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而惜君公主却在元丰六年(公元前105年)病逝。汉武帝将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
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她的祖先刘娇,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祖父刘武曾经是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武起兵参加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他战败而死,他的家人也成了罪人。从此,解忧公主和她的家人长期受到怀疑和排斥,陷入无法挽回的苦难之中。江都王刘坚之女因嫁给乌孙坤模郁郁而死,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娶了刘介友为妻。刑部尚书,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为公主。
刘介友嫁给乌孙后,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她一直在为乌孙与汉朝的友谊而努力。乌孙作为匈奴的附庸国,处境十分尴尬。他一方面愿意与汉朝联合,另一方面又害怕匈奴对他的进攻。
西域划入汉版图
西汉昭帝末年,乌孙被匈奴、车师联军攻打。解忧公主向西汉朝廷求助,希望出兵帮助乌孙。恰逢汉昭帝驾崩,没有派兵前来相助。宣帝即位后,派出十五万骑兵,率领五位将领,协助乌孙作战。汉宣帝至前三年,匈奴大败。从此,匈奴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西汉在乌孙设西域都护府,监视乌孙的一举一动。
宣帝元年(公元前53年)甘露元年,乌孙内乱,汉宣帝派破羌大将辛武贤讨伐乌孙.西域都督郑济派乌孙右将军夫人冯氏(解忧公主的侍从)劝降。乌孙国最终投降,成为西汉的诸侯国。从此,西域并入中原版图。
甘露三年冬,汉昭帝,七十多岁的刘婕妤终于回到了她倾尽一生守护的汉朝。两年后,刘介友去世。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终于让自己躲进了伟人之地。
解忧公主的历史事迹
介有功牺牲青春,远离故土,流落异乡。他以对祖国的热爱和智慧,让西域成为西汉的版图。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没有轰轰烈烈的沙场战争,但她所取得的战绩却不亚于那些征战杀戮场的将领。
解忧公主与乌孙的联姻,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融合,让乌孙了解了汉朝的强大,对乌孙回归汉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西域并入西汉版图,对后世乃至今天的版图划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