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花虞美人古诗四首:动摇缘体弱,非是感悲歌

夏花虞美人古诗四首:动摇缘体弱,非是感悲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初衣胜雪 访问量:1994 更新时间:2024/1/20 7:23:34

美人花开,以及虞美人花的来历,和虞姬故事

之所以将虞美人列为夏花,是因为这种花草往往盛开在晚春早夏。

很多年前,路边的花坛有种植,但是近年来不常见。或者因为其花酷似某种禁止栽培的植物。

偶尔在江边看到零星几处,高挑的花枝,轻艳的花朵,摇曳在浩瀚江风里,剪影舞姿秀美飘逸,仿佛红裙少女,做永生的眺望。在江流的背景下,让人想起温庭筠的名句“楚水幽幽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是虞美人就给人这样一种摇曳婆娑之美,让人想到青春,艳丽,欢快,无处安放的爱情和惆怅。

现代植物学家将虞美人定为原产欧洲大陆的花卉,但是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却语焉不详。

从中国历史文字上来看,虞美人花,最早记录于唐朝四川,在宋朝已经普及到江南,到了明清两代成为常见的草本,且文学上虞美人花和秦汉项羽虞姬的故事紧密相连,连名字都和虞姬一样,让人产生了追溯虞美人花的兴趣。

它到底是外来品种,还是本土奇花呢?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唐 ·杜甫《江头五咏其五丽春》

唐朝杜甫的江头五咏,写的是四川长江边五种晚春早夏的花和动物,极其具有当地的代表性,分别是丁香,丽春,栀子,鸂鶒,花鸭。

在这里是这样写丽春花的,说晚春丽春最应景,丽春花开的时候,颜色绚烂且花朵密集。花朵开在枝条的顶端,像漫出来一样。

纷纷开花的桃李树可以四处移植,独独这种丽春花,没有多少人知道,也没有经过广泛的移植。但是立春花看起来如此艳美贵重,让人流连不已。

杜甫说的这种花,是草本,开在晚春初夏,唐朝以正红深紫为最贵重的颜色,而丽春恰恰有此华丽的色彩,却没有人知道。仿佛也是怕有人知道一样,藏在四川的山地水边。

是当时四川的特种本地草本。

那么这种花,当地叫丽春,为什么后世认定就是虞美人呢?

在杜甫稍晚时代的唐朝《酉阳杂俎》载:“虞美人草,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在茎之半相对而生,人或近之,抵掌讴曲,叶动如舞,故又名舞草。出雅州。”

也就是在杜甫几乎同一时期的人,比如段成式,言之灼灼的谈到四川有一种草,叫虞美人,又叫舞草。此时四川虽然是唐朝的一个重要区域,但是一直以山地险峻连绵,交通不便,是唐朝重要的边塞地方。正是这里流通传播较闭塞,到了唐朝,才有荔枝,海棠等重要的植物慢慢流通出四川。

那么杜甫所看到的丽春花,就是当地特殊的地方草本花卉,以其晚春初夏,盛放水边,红艳华丽,当然是非“虞美人”莫属。

中唐和晚唐,这种花已经有了丽春,舞草,虞美人多个名字。

设若这种草本一直就是四川的本土花卉,那么虞美人产生欧洲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因为这里崇山峻岭,除非欧洲大规模的人流或者鸟类迁徙,才有可能将虞美人花的种子带到这里。

设若虞美人花是从欧洲传播过来的,那么四川的虞美人,有可能上升到更古老的古蜀时段,毕竟那个时段还有尚未破解的三星堆文明。还有一个时期,就是唐朝水运发达,很多西亚欧洲商人,通过南方进入中国,沿着长江上行,滞留在长江沿线,将虞美人花带来。欧洲水仙就是这种方式进入中国的,后来成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

在中晚唐段成式时代,唐朝的歌舞业发达,开始从前朝故事里,寻求创作和慰藉。其中霸王别姬的故事,以英雄美人震动着血气充盈的唐朝人的思想和心灵。比如唐朝的教坊曲牌《虞美人》,就是宫廷表现历史上霸王虞姬爱情故事的官方曲牌。

而这种将奇异的花草,赋予虞美人的故事,在民间和歌舞曲目中已经成型。

如同水仙,发源于唐朝的荆州地区,却在宋朝得到推广,流行到全国。

虞美人也是宋朝开始,在四川之外广为种植。这当然和宋朝的文化有关,人们更注重花卉的培育欣赏和消费。并赋予历史和情怀审美。

“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

芳菲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虞美人草行》曾子宣夫人魏氏

由于虞美人花轻盈艳丽,小风小震动,就摇曳婆娑,姿态灵动艳美。

用以来形容项羽虞美人的故事,凄艳投合。

话说项羽末路,三军三进,战旗倾倒,军帐中的虞姬,看着就神情憔悴。

她死在夜晚的刀剑光影之中,血化作了荒园战地的碧草。

虞美人花是她不死的芳魂,听见了仿佛的歌舞的声音,就会聆听摇曳,仿佛思念和渴望。

而这种带着情怀的审美,一直成为虞美人花欣赏的主流。

它就是虞姬的化身。

“尤物钟芳草,虞兮柰若何。

动摇缘体弱,非是感悲歌。”南宋 ·洪适《杂咏下虞美人草》

在主流的文化审美之外,还原虞美人花草本身的娇艳,也有人写得非常客观。

人们将历史上的薄命红颜虞姬比作了芳草虞美人,是感叹虞美人的奇特悲伤的爱情命运。

而虞美人草能够跳舞,并不是因为能够感受歌舞中的感情,还不过是因为它实在纤弱,不胜风力。

“浪传本是帐中草,鼓掌便如舞袖低。

大抵轻盈易为动,其歌未必即虞兮。”清 ·弘历《虞美人》

传说中虞美人草是项羽军营中的草,人们鼓掌,它花朵摇曳就像舞袖招展。

实际上是虞美人花轻盈,容易为外界环境所动摇。

这种花草,有震动歌舞和风,就足以摇曳婆娑,未必是非要听到霸王别姬的哀伤之个才会如此。

之另外一首诗里,乾隆更明确的说,虞美人草到底只是草本,那些歌舞传说,只是人们的附会,它岂能感知岂能有情?

但是虞美人盛开的晚春初夏,那红裙笑脸的摇曳,焉不让人动容。

是因为花美,而中国传统古诗的爱情更美,才赋予了这种天然草本无限人间深情。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杜甫虞姬盛开悲歌艳丽夏花虞美人

更多文章

  • 天香牡丹园再拍虞美人花

    历史解密编辑:天地旅游标签:花枝,焦距,光圈,牡丹园,虞美人花,nikon

    时间:癸卯四月初五摄影:南天一剑我特别喜欢拍摄花卉,一年四季都在拍,虞美人花也是我非常爱拍摄的花卉题材之一。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夏时节,虞美人花随着暖阳的沐浴,暖风的微扶,还有那来的非常及时的夏雨滋润,虞美人花俏然绽放,花朵小巧玲珑,姿态万千,色彩多样靓丽,随风摇曳,尽显风情万种之神韵!器材:NIKON

  • 张子琪、张欣悦、刘雅晴、崔国豪、刘荣宇,好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伍总聊天小能手标签:刘荣宇,张子琪,崔国豪,张欣悦,三轮车,被救者,刘雅晴

    昨天上午,海兴县张会亭乡杨店村的3名女子专程来到张会亭中学,向救人的5名学生表示感谢。原先,几天前她们的父亲不慎落水,幸好被这5名学生及时发觉并帮助救上岸。张子琪、张欣悦、刘雅晴、崔国豪、刘荣宇(从左至右)。4月16日,张会亭中学学生刘雅晴和刘荣宇从学校回暖和庄村。忽然,两人看到路边3米多深的水沟里

  • 刘荣荣:“孤立青年”为何成韩国弱势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韩国,日本,生活,霸凌,刘荣荣,弱势群体,荣荣在农村

    来源:环球时报近日,韩国社会的“孤立青年”问题引发舆论关注。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19岁至34岁青年群体中有5%处于“孤立状态”,约53.8万人,较2019年新冠疫情前增加1.9%。孤立青年不上学,不工作,长期隐居在家,基本不与他人社交,所以有时也被称之为“隐居青年”。44

  • 创新赢未来,创效助发展----访山东双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刘荣辉经理

    历史解密编辑:搜猪网标签:猪场,刘荣辉,畜牧业,山东双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第二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于2023年5月18-20日在蓉城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功举办,现场聚集了来自畜牧业全产业链的1500余家参展商,山东双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参展商之一,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在了大众眼前。 搜猪网/金猪商城记者现场采访了访山东双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刘荣辉经理,刘经理为我们介绍

  • 刘荣有一个猪队友母亲,其不断挑战汉景帝底线,终于导致刘荣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荣,刘启,栗姬,长公主,刘彻,王娡,汉景帝,刘荣(临江王)

    现代的女人都喜欢说撒娇的女人命最好,所以很多女人都喜欢在一定程度上撒娇来获得男人更多宠爱,这种撒娇只要掌握好度,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有的人总会心中无度,从而肆意妄为,最终把撒娇变成任性,酿成悲剧。事实上不仅现在的女人会因为撒娇过度造成悲剧,在古代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尤其是在帝王家,要是撒娇

  • 中医呼吸专家刘荣奎医生讲: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应做到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杏林讲坛标签:肺病,中医,哮喘,医生,刘荣奎,呼吸专家,慢性支气管炎

    刘荣奎,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肺病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主任中医师,获国家专利发明一项,被山东中医药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被山东省卫健委聘为“五级师承”导师,主持科研六项,第一主研人获济南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创

  • 中国广电刘荣辉:打造智慧广电新网络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历史解密编辑:通信世界标签:专网,刘荣辉,大数据,中国广电,中国电信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50%。在2023世界电信与信息化日大会暨系列活动主论坛上,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监刘荣辉表示,中国广电将持续构建智慧广电

  • 继承汉景帝刘启皇位的,为何不是长子刘荣,而是十子刘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启,刘荣,刘彻,汉景帝刘启,栗姬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刘启册封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册封第十子刘彻为胶东王。从这一角度上看,刘荣继承皇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谁都不会想到,公元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刘启会废掉刘荣的太子之位,并在四个月后,立第十子刘彻为太子。也正是汉景帝的这一操作,才有了后来的汉武大帝。刘彻也不会想到,在兄弟

  • 刘武周横扫河东,李唐遭遇第一次重大危机,李世民出击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李渊,唐军,太宗,画家,隋朝,唐朝,刘武周,李世民,李唐(宋朝)

    李唐立国之初,虽然拿下了关中,但是局势动荡,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关中也还不是一块足以支撑李唐的根基,局势稍有变化,李唐可能还有灭亡的可能,唐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原隋朝的马邑校尉刘武周,在经历了扩张实力后,联合突厥,大举南下,直接将李唐的根基河东之地几乎连根拔起,这是李唐立国之初,遭遇的第一次重大

  • 柏壁之战当中,李世民是如何打垮了刘武周?还收复了猛将尉迟恭?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李渊,唐军,隋朝,李世民,刘武周,尉迟恭,唐太宗,书法家,柏壁之战,尉迟敬德

    在《隋唐演义》当中,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三鞭换两锏’,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主要所讲的,是在隋末唐初的时候,李世民率军征讨刘武周。当时李世民麾下有个大将叫秦琼,刘武周麾下有个大将叫尉迟恭,两人都十分能打。阵前打了数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尉迟恭放出话来,说要互相击打对方身体,看谁先受不住谁就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