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钩弋夫人是个怎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何要立子杀母?史书记载可靠吗

钩弋夫人是个怎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何要立子杀母?史书记载可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3254 更新时间:2024/3/10 21:42:44

钩弋夫人身上有三个谜团,即玉钩之谜、生育之谜、死亡之谜。

太始元年(前96年),60岁的汉武帝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24次巡行,这一次他从长安东出至泰山,再跨过黄河一路北上,最后从雁门、太原返回长安。

在驻跸河北河间国时,身边一个擅长“望气”的方士向汉武帝进言:这地方有个神奇的美少女。汉武帝一生最钟爱的就是宝马和美女,既然是一位能惊动望气者的“奇女”,汉武帝当然得召见。

玉钩之谜

不一会儿工夫,当地的官员果然带来了一位十几岁的少女赵氏。少女的美自不必说,但神奇在哪里呢?官员说,这孩子从出生就双手握成拳头不能伸直。

如果不是看在少女太漂亮的份上,估计汉武帝会一巴掌呼在官员的脸上:你说的神奇就是指残疾人呐?

但汉武帝的爱心让事件真的神奇起来,他爱怜地掰掰少女的拳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少女握了十几年的拳头居然舒展开了,而且手掌心还握着一枚玉钩。

奇女子当然只有皇帝才能匹配,于是汉武帝打包带走了她,还为她特地创造了一个妃嫔的等级——婕妤。又因为那枚神奇的玉钩,时人亦称她为“钩弋夫人”。

那么我们怎么解读“玉钩之谜”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骗局!从医学角度,一个“鸡爪疯”不会不治而愈,更不可能伴着玉钩出生、生长,所以后人推测这无非是当地官员编造的故事,以渲染赵氏的不同凡响,进而变相拍马屁。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这位钩弋夫人绝非平民女子,其父是个官员,因为犯罪,被判宫刑后入宫做了中黄门,后死于长安。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其一,赵氏是河北望族,钩弋夫人应该就出生于这个家族,结合其父的履历就不难看出,这是赵氏家族与当地官府联合上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想通过钩弋夫人换取利益。

其二,钩弋夫人的父亲在宫中服务,对汉武帝的脾性掌握得很透,甚至汉武帝是个极度迷信的人,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因此,哪怕汉武帝明知是被人哄骗他也不会戳穿,相反会乐于配合。

生育之谜

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下一子刘弗陵,于是天下震惊。人们的好奇心放在两点上:其一老皇帝都62岁了,还能生吗?其二钩弋夫人孕期很不正常,别人是十月怀胎,她却足足怀了十四个月才产子。

怀疑归怀疑,但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知道汉武帝去世后,有个人公然质疑刘弗陵的身份说“立者疑非刘氏”,意思是继承人很可能不是老皇帝的骨血。

这个人是谁呢?很打脸,他居然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燕王刘旦。儿子质疑弟弟不是老爸的骨血,直接冲老爸头上泼了一盆绿油油的漆!

那么这个事件该如何解读呢?

首先,古代男人62岁生育确实比较罕见,但不代表不可能,比如唐高祖李渊,62岁之后至少生了一个儿子,所以拿这个疑点作证据理由不充分。

其次,如果钩弋夫人夹带“走私品”进宫,那就应该是早产,而不是延后生产。除非有证据表明,在钩弋夫人怀孕第十个月至第十四个月期间未受到汉武帝的宠幸。

嫔妃怀孕是件大事,这种事情不可能出现意外,所以后人猜测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怎么理解十四个月的孕期呢?

我个人认为一是钩弋夫人的生理周期出现异常,导致误诊,或者手下人勾结,故意哄汉武帝开心。第二个可能性更大,即汉武帝为了自我神化,亲自编造的谣言。

传言,当年帝的母亲就是怀孕十四个月生了尧帝。汉武帝的心思可能是这样的:你们不是怀疑我62岁还能生子吗?我告诉你们,我不但能生,还能生个贵子,闭上你们的臭嘴。

为了让戏演得更像一点,他一边令太医篡改钩弋夫人的怀孕日期,一边还装模作样地将“钩弋宫”改为“尧母门”。

死亡之谜

钩弋夫人的死有两种记载,《汉书》的记载是,有一次钩弋夫人不知道犯了什么错,遭到汉武帝的训斥。在极度惊吓之下,钩弋夫人郁郁而终。

《史记》记载:汉武帝决定立刘弗陵为接班人后不久,找了个借口责骂钩弋夫人,又不顾美人的哀求将她赐死了。

褚少孙的身份不是史官,他的专业是《诗经》,尤其擅长《鲁诗》,但他同时又是个《史记》的狂热小迷弟。

在西汉时期,《史记》虽然开始在民间流传,但总体上来说它还是一部禁书、谤书。因此褚少孙的增补不是官方行为,而是私下悄悄进行的。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他的取材缺少可靠的原始官方记录。

《汉书》则不一样,这是一部正史,它的取材更严谨。班固是可以看到《史记》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采纳褚少孙的版本,那就说明班固掌握了《增补》中不实证据,至少班固认为褚少孙的记载不可信。

既然如此,后人为何就记住了《史记增补》中的“立子去母”说呢?

很显然,前一种郁郁而终的女子历史上不计其数,太脸谱化了,没人记得住。“立子去母”呢?那就不一样了,它是汉武帝的“发明专利”,极其残忍,又极其具有感官冲击力。后来北魏统治者将它“发扬光大”,将“立子去母”制度化。

两个故事哪一个更吸引人还用说吗?那么,褚少孙是如何替汉武帝解释“立子去母”的理由的呢?

“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

理由之一:深远的谋略,“俺不想江山改了姓”

西汉初年最惨痛的一场教训就是“诸吕之乱”,汉武帝认为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就是因为吕后专权,导致吕氏一族凌驾于皇权之上,如果不是周勃陈平,江山或许就改了姓。

如今大汉的局势比汉初还要严重,刘弗陵时年才6岁,即位时7岁,人家汉惠帝即位时好歹16岁了。这种情况下,刘弗陵唯一的依靠就是母亲,没有半点独立性。

很显然,假如钩弋夫人趁机提拔赵郡赵氏家族,其破坏力远在吕氏之上。

理由之二:自私的人性,“俺不想死后被抹绿”

如果说第一点理由是为了江山社稷,第二个理由纯粹就是为个人名誉。

汉武帝说:太后太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必然欲望正盛。此时又没人能管束得了她,其结果就是“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这让他想起当年的赵姬秦始皇之母),万一也搞出个“嫪王爷”,再给刘弗陵弄出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那就不是汉武帝坟头一片绿的事了。

这两个理由看起来很充分,这个故事也很精彩,其实可信度不大。

我倒觉得有一种可能性很值得研究,有人猜测,导致太子被杀的巫蛊之祸,其幕后导演就是钩弋夫人,是她先唆使李广利、刘屈氂对太子发动攻击,太子死后又设计出卖李广利和刘屈氂。

后来汉武帝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在不能声张的情况下找个理由赐死了钩弋夫人。

不知你们更相信哪一个?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死得冤?了解3件事,或许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钩弋夫人,刘彻,卫太子,刘弗陵,江充,宦官,汉武帝,赵婕妤

    古人讲究母凭子贵,无论是多低微的身份,只要生个儿子,那么地位和财富也会随之而来,甚至还会坐上皇后乃至于皇太后的位子。比如慈禧她老人家,就是因为为咸丰皇帝生了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才从懿嫔到懿贵妃,仅次于皇后。载淳登基后,慈禧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皇太后。当然,母凭子贵并不绝对,就像宋仁宗的生母并没有因为有

  • 钩弋夫人:妙龄嫁给六十多岁的汉武帝,汉昭帝生母,却被去母留子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钩弋夫人,刘彻,刘弗陵,汉昭帝,吕雉,太后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他对女人可以说是无情至极了。“金屋藏娇”故事里的陈阿娇,与汉武帝青梅竹马,却在汉武帝当上皇帝后被打入冷宫。母仪天下的卫皇后,因为一场所谓的巫蛊之祸,被逼自尽。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是汉武帝的女人。她受宠于老年汉武帝,却因汉武帝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将她杀了,来了个去母留子。她就是

  • 汉武帝搂紧钩弋夫人,破口大骂:不过一个贱人,一个贱种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刘彻,钩弋夫人,陈阿娇,卫子夫,卫太子,江充

    征和二年,汉武帝正与钩弋夫人饮酒作乐,突然传来消息:皇后卫子夫自杀了。汉武帝又惊又怒:难道是因为那件事?他怔愣片刻,将卫子夫的遗书撕成碎片。汉武帝搂紧钩弋夫人,破口大骂:不过一个贱人、一个贱种罢了,他们死不足惜!卫子夫陪伴汉武帝近50年,稳坐后位38年!她当了皇后,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汉宫中不再有

  • 汉武帝的痛苦抉择与钩弋夫人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静守时光城标签:钩弋夫人,刘彻,江充,刘弗陵,卫太子,李广利

    电视剧《汉武大帝》讲述了大汉王朝强势崛起与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在第58集中,刘彻和钩弋夫人带着皇子刘弗陵,来到功烈乡看望曾经征战的老兵。刘彻颁布罪已诏,对连年战争进行深刻反思。看到这里,观众一定会对这位心胸宽广的帝王点赞。然而,刘彻立弗陵为皇太子,却赐死生母钩弋夫人,老百姓不理解,司马迁不理解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要留子去母,看看钩弋夫人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刘彻,钩弋夫人,刘弗陵,吕雉,卫太子

    河间有一奇女子,天生容貌静丽美好,但是身上却有一处奇特的地方,令河间众人无不称叹。后来汉武帝带领众人打猎归来,经过此地的时候。意外的从望气者口中听闻了这个奇女子的传闻。汉武帝这一生也算是见过了许多的奇闻异事,但是这个女子的奇特之处,他却是闻所未闻的。也正因此他很快就传召了这个女子——赵氏。不仅如此,

  •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子夫,钩弋夫人,刘彻,陈阿娇,江充,平阳公主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带走,

  • 汉武帝为什么要以“立子杀母”的名义杀掉钩弋夫人?你读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钩弋夫人,刘彻,刘弗陵,卫太子,卫子夫,刘邦

    如果我说历史上的钩弋夫人从一开始就是主动往一个死局里面钻,相信很多朋友会说我是事后诸葛亮,只知道放马后炮。但是,我还是希望用最大的诚意来一一展开生活应有的逻辑和历史本来的逻辑。先说结论!钩弋夫人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注定难得善终?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该去凑合一些她把控不住场面的热闹。一个人一旦被卷入了某种漩

  • 钩弋夫人:身世成谜的汉武帝晚年宠妃,正值妙龄为何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钩弋夫人,刘彻,吕雉,陈阿娇,刘弗陵,汉昭帝

    汉武帝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前承秦皇,后启光武,可以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与中国古代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刘彻的一生充满传奇,而最让后世人唏嘘感叹的莫过于他的情感经历。在汉武帝的一生中有四个极为重要的女人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他的生命。第一个是陈阿娇,虽说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婚姻是一场政治交易,但最开始

  • 汉武帝宠爱的女人,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到底谁的结局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卫子夫,刘彻,钩弋夫人,卫太子,江充,卫皇后

    一,汉武帝的皇后嫔妃们,有三种死法1,被废,然后孤独的死去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是被废黜而进了长门宫,孤独一生,寂寞而死。当然陈皇后的死有自己的原因,无子,泼辣,巫蛊,妒忌等等,被废也说得过去。之后就是卫皇后了,被废,然后绝望自杀。2,病死,比如李夫人,年纪轻轻就得病死了。汉武帝为此做了一首赋

  • 西汉君主的原配,为何多数没什么好下场?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卫子夫,钩弋夫人,刘彻,卫太子,王政君,刘弗陵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哪个更惨?其实这不是个体现象,而是西汉的普遍现象。作为皇的女人,免不了勾心斗角,参与权谋。因此西汉后宫压根就不消停,尤其是皇帝的原配,小日子很不好过。汉太祖刘邦的原配吕雉,折腾了半辈子,失去了丈夫的疼爱,失去了儿子的信任,去世以后,连家族都被功臣集团一锅端了。汉惠帝刘盈的原配张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