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戾太子刘据没有自杀,汉武帝:我会让他做储君

假如戾太子刘据没有自杀,汉武帝:我会让他做储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502 更新时间:2023/12/10 12:20:40

假如戾太子刘据没有自杀,汉武帝可能让他做储君。

汉武帝一生总共有六个儿子,

戾太子刘据,卫皇后之子,巫蛊之术发生之前继位的可能性最大。

次子刘闳被封为齐王,其母王夫人生前颇为受宠,子凭母贵,刘闳也受武帝的爱幸,但英年早逝。

第三个儿子叫刘旦,被封为燕王,和四子刘胥广陵王乃是一母同胞,母亲是李姬,虽然是汉武帝后宫中产子最多的但却不受宠爱。

刘髆是汉武帝第五个儿子昌邑王,母亲是宠妃李夫人,娘家实力雄厚。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母亲是钩弋夫人,颇为受宠。

如果巫蛊之祸没有发生,那么刘据登上皇位的可能性是很大,但是这其中昌邑王刘髆还是可以和其抗衡的。一方面卫子夫年老色衰,笼络不住汉武帝的心,而后来者李夫人却很受汉武帝喜欢,其舅舅还是汉朝大将军李广利,和左丞相刘屈氂交情不浅,有朝中两大官员拥护,刘髆至少还可以和刘据争上一争。

当然以李广利的实力肯定比不上卫子夫的娘家,光是卫青或霍去病一人就可以将其碾压,但他们两个虽然名声显赫,但人已经去世多年,虽然权势还在,但话语权却大大降低,而李广利正值意气风发之时。再者,晚年的汉武帝薄情寡义,猜忌心特别重,卫氏家族在朝中的权势早已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满,其实巫蛊之祸很大一部分也是汉武帝想要削弱外戚和太子的势力。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股势力的相争,一个是以戾太子为首,一个是以昌邑王刘髆为首。

不得不说,巫蛊之祸真的给刘弗陵带来了巨大的好处,鱼蚌相争,渔翁得利。先是戾太子被陷害自杀,等到为他平反以后,昌邑王刘髆也失去了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可能,两个最有可能当上继承者的皇子先后失去了机会,就剩下了无权无势,底细清白,又颇受宠爱的刘弗陵。

前面说了,如果没有发生巫蛊之祸,那么可以和刘据抗衡的要数昌邑王刘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巫蛊之祸发生,但是戾太子刘据没有自杀的情况。

如果太子刘据没有自杀,那么他的势力将会损失惨重,此时卫皇后逝世,他的几个姐妹也都离开人世,卫氏一族元气大伤,身边可用之人也所剩无几,刘据这个太子也将会变得丝毫没有份量。不过,不久后的平反对他会十分有利,这时昌邑王刘髆将无缘于皇位,汉武帝可能会对刘据心生愧疚,想找机会弥补,但这并不代表汉武帝会将皇位相赠。刘据的确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本来就是按照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进行培养的,但是经历此次劫难后,刘据的实力会大大减弱。

相比之下,刘弗陵聪慧讨喜,很像汉武帝年轻时候的样子,深受汉武帝喜爱,唯一的不足就是年龄太小。况且刘弗陵继承皇位还要面临很大的风险,辅佐大臣如果在此期间权势大涨,很可能会控制皇帝,江山易主,在这一点上,刘据比刘弗陵要可靠很多。毕竟年龄和资历在那放着,至少会比一个尚处于懵懂之中的小孩子要强,再者当初汉武帝也算是倾尽心血培养的刘据,怎么会太差?反正我认为刘据在这一点上比刘弗陵要强的多,况且汉武帝再怎样也不会拿江山开玩笑。

传说,刘弗陵被孕育十四个月才生下来,和帝一样,所以汉武帝对其更加爱戴,有意培育他为继承人,不过这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而且十四月才生下来没有科学依据,可能是后世为了彰显刘弗陵登上皇位的理所当然性,才故意说的。

总而言之,在皇位这件事上,以刘据的实力,资历和年龄来看更为恰当。

更多文章

  • 刘彻雄才伟略,刘据仁义善良。他们怎样才能避免兵戎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卫太子,刘彻,唐玄宗,刘询,隋炀帝,刘病已

    一,汉武帝早死。如果武帝早死,太子刘据顺利接班,自然不会“兵戎相见”了。二,太子早死。如果刘据早死,汉武帝只会惋惜,不会“兵戎相见”。说不定还会像后世的朱元璋一样,死了太子,直接传位给太孙——历史上刘据死的时候,已经有了孙子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可见他的儿子已经成年了。三,发生动乱。像唐玄

  • 为什么刘据之孙汉宣帝继位后没有替卫子夫平冤昭雪?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卫太子,卫子夫,汉宣帝,刘彻,刘病已,霍光

    在汉武帝晚年曾经发生过巫蛊之祸,结果就是太子刘据彻底与皇位无缘,皇后卫子夫被逼自杀了。虽说汉武帝死后幼子刘弗陵接班为帝了,但是他没有儿子,所以兜兜转转,皇位又到了刘据的孙子刘病已的手里。那么身为刘据的孙子,在登基后为什么没有替卫子夫平冤昭雪呢?其实汉宣帝之所以没有给卫子夫平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能够当上

  •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刘据之死,但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刘病已,卫皇后

    汉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在对匈奴政策上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逐匈奴于漠北,打通西域之路,由此有著名的丝绸之路。令人遗憾的是,汉武帝晚年丧子,成为汉武朝一大败笔。公元前91年,汉武帝多病,胡巫们说此病系被宫中之人行巫蛊之术诅咒而致,因此汉武帝责令绣衣使者江充负责将下至宫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

  • 汉武帝明知刘据是被陷害,为何不为他平反,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胤礽,刘病已,卫子夫

    征和二年(前91年),有人诬告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用巫蛊咒武帝,并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被下狱而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被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受牵连者上万人。京城之中人心惶惶。宠臣江充因和太子有隙,趁机构陷太子刘据,并与宦官苏文、

  • 刘彻一共有六子,刘据一脉已被废,为何霍光不选他人而选刘询为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彻,卫太子,霍光,刘询,汉昭帝,刘弗陵

    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为昭帝无子,霍光选择了刘贺为帝。根据史书记载,刘贺荒淫无耻,短短27年之内犯下1000多个错误,于是霍光与上官皇后等将之废除。国不可一日无君,刘贺被废之后,霍光要挑选新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刘据一脉已经被废除,简而言之就是失去了皇位继承权。既然如此,

  • 汉武帝为何要处死太子刘据,逼死挚爱的皇后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奶思兔米鱿标签:卫太子,卫子夫,刘彻,皇后,江充

    当历史的烟云消散之际,那些尘封在岁月长河的记忆也随之打开。不得不说的是,汉朝从建立之初,就已经注定其不平凡的历史。在汉朝的皇帝当中,从汉高祖争夺天下,到后来的汉武帝的励精图治。整个汉朝的辉煌也就集中在了汉武帝的身上,是非功过在刘彻的身上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刘彻当政时期,扫清了危害整个大汉朝廷的匈奴势

  • 刘彻雄才伟略,刘据仁义善良 他们怎样才能避免兵戎相见?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卫太子,刘彻,唐玄宗,刘询,隋炀帝,刘病已

    一,汉武帝早死。如果武帝早死,太子刘据顺利接班,自然不会“兵戎相见”了。二,太子早死。如果刘据早死,汉武帝只会惋惜,不会“兵戎相见”。说不定还会像后世的朱元璋一样,死了太子,直接传位给太孙——历史上刘据死的时候,已经有了孙子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可见他的儿子已经成年了。三,发生动乱。像唐玄

  • 可怜的太子刘据:他本该顺利继承皇位,却遭人构陷巫蛊之罪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刘弗陵,卫皇后

    巫蛊,是以民间礼俗迷信作为观念基础而施行的加害于人的一种巫术形式。汉武帝时巫风大盛,“巫蛊之祸”是发生于汉武帝统治晚期的一场政治风暴,它给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造成巨大影响,并改变了西汉的历史轨迹。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现在仍然有许多疑点在历史的迷雾里扑朔迷离。图为巫蛊小人一、巫蛊事起汉武帝一生沉

  • 如果舅舅卫青, 表哥霍去病都还在, 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吴的娱乐标签:卫青,刘彻,江充,丞相,刘据,汉朝,霍去病,卫太子,汉高祖刘邦

    “巫蛊之祸”是卫太子刘据极其背后卫氏外戚覆灭的主要事件,其事件本身在于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但同时卫氏外戚因为卫青和霍去病的军功地位显赫,卫霍死后,卫氏子孙中没有能够获得皇帝亲近的人,地位显赫却没有近臣庇护,卫太子和卫氏集团就面临了灾祸。首先我们来看下整个事件,每个家族败亡的发起,

  • 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太子刘据是否能顺利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卫青,霍去病,卫太子,江充,刘彻

    太子刘据的悲剧命运,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如果卫青、霍去病在的话,他是否还会这样悲剧呢?我觉得,即使卫青、霍去病在,刘据的命运也不会改变。即使卫青不死,他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汉武帝很早就已经开始冷落他了。霍去病崛起之后,汉武帝就更信任、重用霍去病,而冷落卫青。大汉朝最精锐的骑兵,都由霍去病统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