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对专制关中的咸阳王冯异竟如此信任,实在令其他开国帝王汗颜

刘秀对专制关中的咸阳王冯异竟如此信任,实在令其他开国帝王汗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4/1/23 9:16:21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53)

主笔:江湖闲乐生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随着东汉军队攻下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斩杀江淮军阀东海王董宪,刘秀已基本统一了关东。东汉统一战争的重心遂从东线转移到了西线。驻扎在长安的征西大将军冯异,也感觉肩上担子陡然重了起来。

如今汉军在西方面对的敌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西南方的蜀帝公孙述,一个是西北方的陇右大军阀隗嚣。

但刘秀相信,只要有冯异在,公孙述和隗嚣就别想东进关中哪怕一步,他对这位征西大将军真是放心到了极点。

但是,他们君臣间能有如此相谐,之前还是经过一番波折的,而正是因为这番波折,才使得冯异与刘秀成为史上模范君臣,两人友谊,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原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随着冯异在关中的权威越来越大,甚至未经上报就擅自斩杀了犯法的长安县令,于是朝中就有些人坐不太住了,便偷偷上书给刘秀打小报告说:“冯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又申理冤屈,怀来百姓,以至民众归心,号为咸阳王,恐有异志,陛下当小心提防此人。”

也难怪有小人度君子之腹,冯异以征西大将军专任西方,手握关中军政大权,不仅连战连胜、所向无敌,而且恩威并施,军民归心,其派头实与“关中王”无异。且这关中三辅之地乃中国的核心地区,自秦以来便是帝王之基业所在。而这征西军中邓晔、于匡等诸将都是冯异亲手提拔或收降的亲信,其中并无一人可掣肘其权力,只要冯异把函谷关一封,然后与隗嚣和公孙述结成战略同盟,这关中就能成为他的独立王国。

然而,刘秀看了这举报的奏章后,却只是一笑,然后派人将它转发给冯异看。冯异看后大惊惶惧,忙上书陈情,对自己先斩后奏长安县令一事进行谢罪,并表明自己绝无异志,最后要求皇帝准许他暂回洛阳朝中任职,毕竟如今这事实在太敏感了。

不料刘秀却拒绝了冯异的请求,一者关中乃对付隗嚣和公孙述的前沿、又屡经战乱,这摊事儿也只有文武双全且行事稳重的冯异能搞得定;二者刘秀这辈子最信任的人就是冯异,这世界上谁都有可能拥兵自重做咸阳王,只有冯异绝对不可能!刘秀之所以发书给冯异看,只是让他自明心迹,以清谤言罢了!于是,刘秀回诏道:“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冯异得诏,非常感动,便在建武六年初亲自来长安朝见述职。刘秀为了彻底消弭谤言,特地召来朝中全部新进大臣,介绍道:“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披荆斩棘”典出于此)完了又对冯异大加赏赐珍宝钱帛,并下诏回顾了当年河北患难之情,时君臣阖陷危难,饿冻交迫,几至丧命,幸冯异忠心追随,又辛苦搜得热豆粥(传说腊八粥源出于此)、麦饭献上,而成全了刘秀生平最香甜的两次救命晚餐,如此深谊厚意,天地可鉴,一日未忘,永志不忘。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碗粥!”现在群臣全明白了,刘秀与冯异两人间感情不是自己能比的。他们是兄弟,是挚友,是生死与共的患难之交,这份情谊无可替代,谁也无法动摇他们。

冯异看了刘秀所下诏书,回顾往事,也不由感动的垂下泪来,顿首道:“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君臣相勉,终霸齐国!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冯异投奔刘秀于颍川郡巾车乡)

刘秀闻听此言,笑涕交加,忙下座扶起冯异,抚慰一番,又留他在洛阳小住十几日,君臣久别重逢,相聚日短,自然要天天泡在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同时商量一下怎么对付公孙述与隗嚣。

商量来,商量去,临别之际 ,冯异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原来隗嚣起事之初,曾与陇西诸将血盟:“凡我同盟三十一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盟书血迹未干,他却欲反汉独立,这便是背盟弃义、欺骗神明,如今凉州“拥汉派”士大夫对他已多有不满。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刘秀心领神会,茅塞大开,遂与冯异相约,待天下大定之时,君臣当再聚洛阳,欢会痛饮,共享这来之不易的太平!最后,刘秀还下令冯异的妻儿老小全都随冯异回关中,以示对冯异的绝对信任,并由此彻底封住那些打小报告的小人嘴舌。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没想到刘秀身为帝王,却对功高震主的强臣如此之信任。前朝的刘邦与后朝的朱元璋若地下有知,当万分汗颜。

就这样,冯异离开洛阳返回长安,积极筹备伐陇事宜。同时刘秀亦依照冯异之计,派出多位使者,使用分化离间、拉拢示好等政治手段,说服了隗嚣手下郑兴、杜林等好几位儒宗大名士,及其后方重要盟友——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金城诸羌部落等归顺了朝廷。

公孙述与隗嚣见此,都深感危机,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的时间里屡次联兵侵入关中,但都被冯异击退。可冯异却把功劳全推给了其他将领。刘秀大为感叹,下诏称冯异功若丘山,却不自矜功伐,盛赞其谦让之德。

建武八年,冯异又以偏师伐陇,连斩隗氏大将,刘秀对他非常满意,遂又下诏表扬他道:“闻吏士精锐,水火不避。购赏之赐,必不令将军负丹青,失断金。”(断金者,即“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所谓生死之交也。)

这就不像表扬信,倒有点像情书了。

然而,眼看伐陇战争就要大功告成之时,一条噩耗忽传至洛阳京师,刘秀闻之悲不自胜,

原来,由于冯异多年征战,戎马倥偬,竟然积劳成疾,于建武十年夏攻打隗氏大本营落门(今甘肃武山东北)时,黯然病逝于军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冯异将军之大树英姿,令人千百年下,想见风采。

而刘秀痛失臂膀、好友、忠臣、良将,这无论对他的感情,还是他的统一大业,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打击。

再忆起当年河北创业,他们君臣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一起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努力,不曾想四年前洛阳一会,至今竟已永诀,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他们再没能等到天下大定君臣欢聚痛饮的一天。

落门,落门,竟落我大将也,悲夫!人世间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有再也回不去。暮色苍茫中旧路已不见,无奈,向前看吧!

刘秀遂下令,赐冯异谥号为节侯,而以其长子冯彰继承他的阳夏侯爵位。第二年,刘秀思念冯异,又封冯异次子冯欣为析乡侯。第三年,又封冯彰为东缗侯,食三县之封邑。

刘秀身为皇帝,却拥有如此深厚的君臣友谊,比之其他开国之君又不知强上几倍?

标签: 刘秀冯异公孙述关中隗嚣

更多文章

  • 大树将军冯异,治国统军无一不精,典故无数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冯异,邓禹,平定,关中,隗嚣,汉朝,光武帝刘秀

    冯异,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为人谦恭有礼喜好读书,精通儒家学说和兵法,在跟随汉光武帝刘秀征战期间不求功绩,每当诸位将军聚集在一起并坐论功的时候,冯异便一人独自坐在大树之下,于是便有了“大树将军”的称呼。洞察天下,治国有略在昆阳大战之后,刘縯、刘秀兄弟二人名声大噪,更始帝刘玄见两人对自己产

  • 薄姬生育汉文帝,栗姬之子刘荣做过太子,为什么没有妃嫔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栗姬,刘荣,薄姬,刘恒,刘邦,妃嫔,汉文帝,刘荣(临江王),军事制度

    自古以来,上至皇亲国戚,下及平民百姓,女子以子为贵,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纵观历史,身为女子有很多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儿子地位尊崇,享受荣华富贵,可以说“母凭子贵”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薄姬和栗姬这两位在自西汉占有重要地位女子没有被正式妃嫔封号?毕竟薄姬生育汉文帝,而栗姬之子刘荣做过太子。究其原因,其

  • 栗姬不是输在骂皇帝上,而是输给了自己,她如果留些余地何至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栗姬,皇帝,刘启,王美人,王娡,刘彻

    汉文帝得到皇位的过程充满巧合,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历史上就不会有汉文帝,更不会出现汉景帝。但历史没有巧合,一切都是必然的。但汉文帝是幸运的,而汉景帝是不幸的,因为汉文帝做皇帝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根据,虽然临危受命做了皇帝,但对他的影响只有好的。反而是汉景帝,因为汉景帝的嫡子都夭折了,他从庶长子变成储

  • 汉景帝宠妃栗姬,是如何败给不怎么受宠还是二婚的王美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栗姬,王美人,刘启,馆陶公主,刘荣,刘彻

    栗姬有倾国倾城之貌,又能歌善舞,没进宫前已是艳名远播,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一次外出游玩,对栗姬一见倾心,便带回京城,封为孺子,栗姬进宫后非常受宠,先后为刘启生下了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瘀。汉景帝刘启在平定七国之乱后,薄皇后无子,庶长子刘荣被立为了皇太子,栗姬在后宫的地位已然等同于皇后,馆陶公主

  • 公元前149年,汉景帝卧病在床,看着眼前的栗姬,试探道……

    历史解密编辑:花芷兮标签:栗姬,刘启,刘彻,王娡,刘荣,汉景帝,馆陶公主,平民百姓

    公元前149年,汉景帝卧病在床,看着眼前的栗姬,试探道:“朕百年归老后,请你照顾好所有的皇子,可不可以?”栗姬一听,脸色立马黑了下来,撇着嘴说:“凭什么?我又不是他们的奶妈,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当时的栗姬要是能参透其中的奥秘,说什么都不会冒出这样一句话吧?公元前151年,汉景帝找借口废去了皇后薄氏,

  • 美貌栗姬侍宠而骄,拒绝汉景帝的托孤请求,女人心海底针

    历史解密编辑:皓月奇史堂标签:栗姬,刘彻,刘荣,平民百姓,汉景帝刘启

    公元前150年,38岁汉景帝奄奄一息,他拉住太子母亲说:“栗姬,你要善待我14个儿子啊!”栗姬怒喝:“哼!我才不要,他们又不是我的儿子。”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在民间游玩散心,遇到了多才多艺的绝色美人的栗姬,刘启被栗姬深深地吸引住,便当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把栗姬带入了宫中。刚刚入宫的栗姬,极受刘

  • 因性情暴躁而失去一生尊荣—汉景帝刘启的妃妾栗姬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刘启,栗姬,汉景帝刘启,刘彻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人物是汉景帝刘启的妃妾,她本来可以荣宠一生,最后却因性情暴躁而失去一生尊荣,她就是栗姬,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栗姬的出身不高,她的具体家世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她是齐国人,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进宫做了宫女。栗姬生得貌美,她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太子刘启宠幸了,成为了

  • 皇后太子之位都不要,栗姬到底有多蠢?坑完自己坑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唐德看世界标签:栗姬,皇后,馆陶公主,刘启,刘荣,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原则,太子之位本来不应该是刘彻的,而且在刘彻之前,汉景帝本来已经有了一位太子,那就是皇长子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栗姬为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荣,刘德和刘阏,此时的栗姬并没有因为母凭子贵而坐上皇后之位,因为此时汉景帝已经有了一位皇后,那就是他的

  • 拒绝与别人分享皇帝老公的栗姬:作丢了儿子皇位,成就了汉武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栗姬,皇帝,王娡,刘启,刘彻

    作为一个女人,不容其他女人染指自己的丈夫可以理解。在封建时代,小门小户一夫一妻只能这样。侯门公府三妻四妾虽然是正常,但也有这样的烈性女子。比如名相房玄龄就因为惧内不敢纳妾,唐太宗李世民直接让房玄龄领着两名如花似玉的宫女回家,而且还命人端着一坛毒酒,如果房夫人不肯接受那两位妙龄少女,就必须喝下毒酒。而

  • 后宫生存法则:比《甄嬛传》齐二哈还蠢的妃子,“栗姬”作死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风绾梦境悠plus标签:栗姬,齐二哈,王娡,后宫,皇后

    排版丨青黛编辑丨后宫冷婶儿汉朝后宫的“齐二哈”!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稀烂的。《美人心计》中的栗妙人,又是一个小宫女靠美色上位的优质案例。她的后宫生存法则就是赤裸裸的“美色”。能歌善舞,容貌出众。有着皇帝的宠爱,自己的儿子还做了太子,原本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却把一手好牌烂在了自己手里。她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一